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雇佣关系的交换关系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凯 《生产力研究》2011,(12):31-32,100
雇佣关系的实质是交换关系,归根到底是雇佣双方利益的反映和交换。因此,雇佣关系可以从交换平衡的视角寻求治理机制和路径,关键在于找到雇佣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标准,基于雇佣关系交换平衡的微观框架,雇佣关系治理的核心在于雇佣双方利益目标维度的内在统一,以及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维度。  相似文献   

2.
正自斐济独立并接受对外援助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是斐济最大的援助国,在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斐济援助协调中起主导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斐济并不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受援国,在澳大利亚的10大受援国中,只有在1997-1998年度斐济排在第九位,其余年份排名均未进入前十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日本对外援助的优先问题、优先区域以及援助渠道和方式三个方面,通过与DAC国家对外援助的比较,分析日本对外援助实施与以2003年《日本ODA宪章》为基础的日本对外援助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得出日本对外援助"重经济型援助,轻社会型援助"、"偏好中低收入国家"以及"偏好贷款型援助"的结论。造成日本对外援助这些特点的原因包括日本在对外援助中追求经济利益、强调受援国"自力更生"以及日本对自身利益与国际压力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4.
受和平宪法制约与日美同盟的影响,战后日本一直以援助作为对非经贸战略的基石。以援助为先导,包括贸易和投资等手段在内的经济外交成为日本对非经贸战略的主要实现形式,而国家利益原则始终贯穿其中。战后初期的日本对非援助战略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确保日本在非洲的经济利益是对非援助的首要目标。冷战时期,日本对非援助战略中的新重商主义特征逐步减弱,地缘政治色彩逐步加强。冷战结束后,在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的多边合作框架下,对非援助战略被纳入了日本的大国外交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利益在日本对非经贸战略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而战略和政治利益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5.
受"和平宪法"制约与日美同盟的影响,战后日本一直以援助作为对非经贸战略的基石。以援助为先导,包括贸易和投资等手段在内的经济外交成为日本对非经贸战略的主要实现形式,而国家利益原则始终贯穿其中。战后初期的日本对非援助战略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确保日本在非洲的经济利益是对非援助的首要目标。冷战时期,日本对非援助战略中的"新重商主义"特征逐步减弱,地缘政治色彩逐步加强。冷战结束后,在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的多边合作框架下,对非援助战略被纳入了日本的大国外交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利益在日本对非经贸战略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而战略和政治利益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6.
严淑林 《当代经济》2018,(8):122-123
劳动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动力,但是总有一些因素会制约和阻碍劳动关系的和谐.文章从劳资关系入手,找出了劳动关系和谐的主要制约因素:利益分配不均、组织力量失衡和权力义务关系不对等.  相似文献   

7.
周扬波 《经济论坛》2011,(9):215-218
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是一种资方为主导型的利益关系,劳资双方在权力和利益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格局,加剧了劳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当前,应全面探索建立劳资利益均衡机制,实现双方利益合作。本文运用博弈模型论证双方在动态的利益博弈中如何实现双方的利益均衡与合作。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我们认为,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均衡机制,关键是增强工会的组织效能和利益谈判功能。本文最后就如何提高工会的组织效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对于日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外交、安全和战略价值。二战结束以来,东南亚一直是日本对外援助的首要和重点地区。日本对东南亚援助以基础建设为主,关注民生项目,日本援助促进了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东亚经济的一体化,也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双边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存在贷款援助附带条件增多、援助部门分配比例失调以及技术援助效率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以登盛总统为首的缅甸民选政府成立后,日本基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以及制衡中国等方面的考量,重开对缅大规模援助和投资。日本将缅甸纳入"价值观外交"体系,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政商学考察团频繁访问缅甸,开始全方位介入缅甸。除了提供大量援助以外,日本还借机介入缅甸民族和解进程,日本企业也大举重返缅甸,日缅关系迅速升温。  相似文献   

10.
卿涛  郭志刚 《财经科学》2005,(6):125-130
薪酬是雇佣双方进行交换的价值尺度。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薪酬代表了雇佣双方基于雇佣合同的一种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可以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分别进行解释,薪酬交换关系的解释对企业建立薪酬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核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刚 《财经科学》2008,1(5):88-94
劳动关系是雇佣双方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契约关系,这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中兼具冲突性和合作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劳动关系内在冲突和合作动因的探讨,分析其心理契约内核,认为劳动关系的和谐关键在于社会交换关系的外在和内在平衡,并提出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指出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其中的棱心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数额首次超过美国,引起了经合组织成员国及发展中国家对日本援助的关注。然而日本援助数额的增加却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相反人们对日本近年来的援助实绩仍然是贬多褒少,其原因何在? 一、日本对外援助的现状1988年日本提出了为期5年的官方发展援助翻番目际,计划迄1992年将官方发展援助的规模由5年前的250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即年均援助额为100亿美元。1991年日本对外发展援助预算超过100亿美元,官方发展援助占整个援助预算的比重增加极为显著。按1989年不变价格计算,1988—1991年日本官方发展援助的年均增长率达6%以上。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国际上重要的对非援助国家,研究日本对非洲的援助对于他国及日本未来国际援助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自1993年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平台建立以来,日本重新关注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并在20年间取得较为重要进展,但与主要DAC国家相比其不足之处仍较为明显。本文从日本对非洲援助的动机切入,研究了该平台建立20年来日本对非洲援助的措施与特点,并分析了该平台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吴思在<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一书中引述的一系列生动故事,淋漓尽致地对"血酬"一词进行了诠释:血酬就是为保存生命愿意付出的费用,亦即是涉及生命的报酬,代表着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它是基于利益为出发点,谁按照权力的规则办事,谁就会得到利益.  相似文献   

15.
1999年8月10日,日本政府通过了新的“政府开发援助(ODA)中期政策”。这是指导日本政府今后五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全文共分5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出台背景基于21世纪全球的环境保护、贫困与开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市场化、民主化的考虑,做出日本应有的贡献。有效地实施对外援助,与日本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更紧密地协调配合。强调以“人”为主的开发和以“人的安全”为中心的援助。强调面对面的援助,增强对日本的信赖和评价。充分与民间合作,活用民间的经验、技术和智慧,提高援助效果和增进被援国的理解。重点课题支…  相似文献   

16.
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简称OECF),是日本重要的对外援助机构,也是当今世界提供国际经济援助的主要机构之一。1987年,日本官方开发援助总额为74.53亿美元,而OECF提供的援助占其中的43%,总额达32.13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和美国国际开发署而居世界第三位的国际援助机构。近年来,日本经济实力增长快,且有大量国际收支盈余,其对外经济援助增长也快,OECF作为日本的主要援外机构,在国际经济援助中的地位还将有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日本前首相大平访华承诺官方发展援助(ODA)以来,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ODA提供国,援助额占中国所接受援助总额的一半以上。到2000年度为止,日本对华ODA总额已达3万亿日元左右,其中有偿资金援助26507亿日元,无偿资金援助1233亿日元,技术援助1244亿日元。日本对华ODA与贸易和投资一起,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对此,中国方面已多次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了感谢。然而,自1999年度日本对印度尼西亚ODA达16.07亿美元、超过了对华ODA的12.26亿美元以来,日本对华ODA出现了连年大幅度下降的局面。2000年度,对华ODA减少为7.69亿美元,不仅低…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的发展援助正在朝多极化和新格局演变。美国实力下降,日本、欧共体和北欧国家的影响力上升,日本未来几年内将取代美国成为提供发展援助最多的国家。但是,美国的援助实力和影响力仍不可低估;西方七国的援助额占经合组织24国援助总额的3/4以上,主导着援助政策的制订。  相似文献   

19.
我国PPP项目合作中的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P项目融资模式的成功运用,离不开其利益相关者的收益与风险利益关系的协调。从激励角度考虑,将利益分配作为解决公私双方利益冲突的途径之一。通过对公私双方利益的分析,充分说明了双方利益协调的必要性。以公私合作利益分配原则为前提,建立起基于风险调整的利益分配模型,提出了基于资源投入和风险分摊等因素的合作双方收益公平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是日本对外援助60周年,本文主要探讨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的对外援助领域发展、援助政策的演变以及其融入国际援助体系的过程。首先介绍了日本对外援助的历史以及各个时期援助的特点;之后分析了日本对外援助的政策变化;最后简要回顾日本融入国际援助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