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通信技术的极大进步,现如今通信终端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有通信各种应用的影子,不容置疑的是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人口众多,通信服务市场广阔,通信业务中通信增值业务已经成为各大通信运营商主要经营的品牌,如何使中国联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获得较大收益已经成为目前联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领域当中,移动阅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移动阅读内容的多样化、互动化,类型化、和人性化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随时随地的信息需求,引领了新时代的阅读潮流。在移动阅读时代,图书馆应利用手持阅读器移动设备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积极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为图书馆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共信息服务机构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图书馆从“以信息知识为中心”变为“以用户利用为中心”的跨越。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上网已经不再是一件新鲜事物。据估计,至2010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将突破3亿。巨大的移动网络用户群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各大商业银行争先在网络银行的基础上推出了各自的手机(WAP)银行服务业务。尽管在各大银行手机银行的具体服务项目上有着各自的差异,但是,在其各自的手机银行定价策略上,渗透定价策略几乎都成为各大银行的首选策略,针对这一现状,从手机(WAP)银行的成本特性,价格敏感度以及与取脂定价策略比较三个方面对该策略在手机(WAP)银行服务定价上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日,福建移动泉州分公司首个自营厅手机大卖场在石狮开业,这是继泉州移动在全市各大自营厅设立手机终端销售专柜后,创新手机终端销售模式,以“大卖场”方式介入手机终端销售的又一有益尝试,同时也标志着移动运营商在手机终端销售这条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即MCN)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交通部经国务院批准,作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原名国际海事组织)的中国签字者,向Inmarsat投资,负责Inmarsat业务在中国的管理和经营,并担负中国境内有关国际移动卫星通信业务的政策制定、帐务结算、业务推广以及终端销售等职责。作为世界上卫星通信产业中较早引入的系统之一Inmarsat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由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引进,已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参加了中国通信现代化的每一阶段的发展,融进了经济及社会的日常生活业务初期主要是为远洋船舶提供遇险和安全通信…  相似文献   

6.
孙正良 《经济师》2009,(10):259-260
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它让用户以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移动支付企业有巨大的业务拓展空间。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新形势下,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提出适合我国移动支付企业业务发展的整套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终端办理有关银行业务的简称。移动银行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不仅能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以便利、高效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移动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延伸,是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应对信息化大潮,本着随时随地服务于客户的宗旨,创新和发展出的又一项崭新的银行业务产品。移动银行因其“贴身金融管家”的特点。将随着手机的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和手机技术的完善而为银行带来巨大的业务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通信终端技术的进步,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覆盖的延伸,SIM卡,作为运营商进行用户身份鉴别、通话加密的识别工具,其供应链系统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本文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市移动公司sim卡供应链近年来变化情况的调研,简要分析了该企业sim卡成本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出现,加剧了手机发挥效用的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当前中国手机电视运营遇到的问题主要有政策管制缺位及政策支持不力、手机电视接收终端技术不成熟、受众享用成本高、手机电视服务市场缺乏成熟的合作模式、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严重匮乏、公共手机电视缺位等。政府应对手机电视业务给予政策支持。政府发展公共手机电视,市场发展商业性手机电视,并从传输网络、电视内容、收费模式等方面提出手机电视运营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自智能手机于2011年在中国开始普及,越来越多的网上商城APP在移动终端手机上开展,形成了各大网上商城APP抢占智能手机电子商务平台的局面.2012年,随着微信的发展与成熟,各大品牌开始注册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旗舰店,利用微信的便利性开展电子商务.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基于移动终端WiFi下的APP电子商务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3G手机终端的特点,将PKI技术与3G手机终端相结合,增强3G手机终端的安全性,为在3G网络上开展的各种增值业务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贾凤菊 《时代经贸》2010,(24):143-144
移动支付作为电子支付的先进方式,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是个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伴随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以及POS动终端普及率的不断提升,移动支付的用户基础越来越广泛。而手机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应用趋势尤为明显。度文主要介绍了移动支付在我国的三种商业模式,并通过实际应用展现了移动支付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最后对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简要介绍、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同时提出了移动支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陆桥视野》2007,(1):90-90
在此次发布会上,原体操世界冠军、成功人士的李大双、李小双兄弟成为“世界风”双网双待手机形象代言人。中国联通欲通过借助李大双、李小双“双双”代言组合来表达双网双待手机的“双双”功能。发布会现场,李大双、李小双表示联通公司独有的双网双待机技术,真正满足了商务人士与世界时刻联通的通信需求,使“世界风”业务具备了强有力的终端支持。中国联通同期对新近推出的八款双网双待手机展开强劲的宣传攻势,也充分展示出该手机领跑当今世界双模通信尖端技术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3G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手机成为一种更为便捷的交易终端。手机支付在支付方式上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的消费,为人们在商业生活中提供了便利。然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使手机支付的使用意愿还存在着一些顾虑,对于手机支付的理解还不明朗。目前,国内手机支付产业尚处于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并行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7)
手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终端,承载人们太多的生活需求与应用,以其为载体的手机银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各类线上支付结算功能及其它周到全面的金融服务。文章提出拓宽手机银行传统银行业务范围、搭建业务填单平台、新信息模块化发布等想法,旨在提升手机银行的客户体验。同时粗略地讨论了手机银行的普及应用对银行业务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手机电视已被业内视为一个极有发展潜力的移动增值新业务。本文首先介绍了手机电视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技术架构及实现方式,其次讨论了手机电视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随着电子产品急速发展,移动设备已成为电子产品发展的主体潮流,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移动智能设备,智能信息化管理,与无线设备相结合的功能更成为现代移动设备的发展方向。这也意味着无线通信与IT行业融合和相互创新,一种整合了手机通信平台和PDA平台的代表现在潮流电话正在普及和发展。然而智能手机包括娱乐和商务两大功能,但是现在被人应用最广泛的是娱乐功能中的聊天功能。显然智能设备聊天软件已经成为了今后手机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行各业纷纷以革命性的途径去创造新的利润点或者增长点。随着现代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Internet技术及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LBS业务应运而生,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获得有关位置信息的服务称为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简称LBS),这种新型的业务涵盖了几乎人类动态活动的每一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它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位置服务体验的同时,也为LBS企业增加更多收入、创造新的盈利的机会。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e)公布了E-911定位需求,最终促成了LBS服务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末,LBS开始了商业化运营,其应用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扩展。从本世纪初起,中国国内一些移动通信企业相继推出了LBS业务,已经发展了3年多,现在正处于市场成长阶段,发展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如今NGN+EPON通信组网技术,已成为河南南阳油田新住宅小区的首选。本文以NGN、EPON技术在河南油田各小区通信组网中的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各小区所使用的相关设备、组网模式及业务提供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应运而生,它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传递。由于不同业务需求的变化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通信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