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文章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安徽省产业的分布特点,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2005-2013年间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FDI的引入并未有效地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FDI对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固定效应分别为0.76、-1.05和0.28,说明安徽省FDI对第二产业产生了副作用,对第一产业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对第三产业产生了较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与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2~2007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确实对我国环境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成立。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进一步考察,本文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与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完全一致,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我国能够更为合理地引进和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聚类方法,根据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划分,进而针对各组地区分别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加速发展的工业化对服务业比重具有挤压效应,并且挤压效应随地区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减弱,表明中国服务业比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江苏省服务业FDI的不断增长,并将逐步成为外商在江苏投资的主体,势必会对江苏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一定地影响。本文选取1990~2007年的江苏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作为样本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关于FDI是否会对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FDI是现代或传统服务业增加值的格兰杰原因,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报酬率大于对传统服务业增加值的报酬率,即FDI促进了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方法,对1990—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的外商投资地区差异的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超过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弹性系数方面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宁波产业的分布特点,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1996~2008年间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三大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FDI的流入促进了宁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但是FDI的流入对宁波三次产业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FDI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与第一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西部地区1997~2011年十一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整体和各省市的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的地区总产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其对不同产业的促进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方法,对1990-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的外商投资地区差异的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超过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弹性系数方面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测度。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每增加1%,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358%。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特征相一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华FDI区位选择的差异——基于存量调整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我国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利用存量调整模型,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对华FDI区位选择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经济发达国家不同,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国制造业FDI存量调整到均衡水平的速度快于服务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时,服务业FDI看重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水平,受集聚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制造业则看重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成本,倾向于投资到产业集聚度高的地区。此外,由于政府优惠政策多向制造业倾斜,因而地方政府控制力越大越有利于吸引制造业FDI,而不利于吸引服务业FDI。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以往文献存在一定的争论,有观点认为市场因素最主要,还有观点认为前期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对当前服务业FDI的流入最重要。本文利用我国1997~2008年各服务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没有前期服务业FDI流入时,我国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率及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吸引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而存在前期服务业FDI时,制造业FDI、前期服务业FDI的流入,即集聚因素成为吸引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1993年-2005年),检验了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金融发展可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从而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有利的运行环境,防止宏观经济大幅度的波动.此外,回归结果还表明金融发展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得以实现的,而不是投资总量.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投资结构与增长和波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国际R&D溢出渠道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3~2008年中国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3条渠道传递的国际R&D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无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却显著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进一步揭示,对外投资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无显著影响。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利用3条渠道的国际R&D溢出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中日双边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88~2008年中日贸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制成品特别是SITC5+7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日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且中国在中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日人均GDP差异、市场规模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中日市场规模差异与中日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面板单位根及面板协整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1995—2008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研究。结果发现:R&D资本和R&D人力对R&D产出都具有显著贡献,但其贡献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或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此外,市场势力与R&D效率具有倒U型特征,企业规模对R&D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国有产权比重却具有显著的负影响。政府为此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