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娟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273-274
资产证券化是很重要的一种融资模式,风险隔离是资产证券化运行中最核心的设计,是SPV设立方式的指导原理,主要分析了SPV的几种设立方式和组织形式,然后简单阐述了风险隔离对SPV组织方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从法学角度分析,它是由一系列的法律合同为前提的,是一个复杂的法律关系组合。本文从法律的视角出发,就资产证券化中资产的真实销售、SPV的破产隔离问题从法律判断和隔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使资产证券化能在我国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自二十世纪70年代创新以来获得迅速发展,它以灵活的交易方式和有力的信用支持逐渐改变着全球的金融结构和信用格局。SPV作为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构建有效的结构机制,使基础资产与发起人及其自身的破产风险隔离,从而保证证券化顺利实施。SPV配合资产证券化发行完成诸如破产隔离、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等重要工作。就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而言,在设计SPV时面临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运行面临的制度障碍(一)设立特定目的载体SPV(专业操作资产证券化的中介机构)的法律制度障碍。特定目的载体以金融中介的形式巧妙实现了信用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动和聚合,同时有效地进行风险隔离,增进了效益。因此,法律对SPV所作规定与制约,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资产证券化中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产生大规模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包装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相比普通公司证券,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更高。基于资产证券化的特性,维护投资者权利要从SPV的设计、资产转让、增级和评级三个环节着手,设计一个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增强证券信用,使投资者的回报稳定可期。  相似文献   

6.
特殊目的机构(SPV)的设立对金融机构提高收益即其风险的管理至关重要。从SPV所起的特殊目的着手,简要阐述了SPV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增级结构方式以及国内引进SPV模式所面临的税收、会计、法律等实施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特殊目的机构(SPV)的设立对金融机构提高收益即其风险的管理至关重要。从SPV所起的特殊目的着手,简要阐述了SPV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增级结构方式以及国内引进SPV模式所面临的税收、会计、法律等实施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隐患的日益增强,以及银行监管所要求的资本量增加,使得作为风险转移方式之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充足率不足、银行业所处的环境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投融资体制的现状,说明了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势在必行。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有广阔的需求前景,大量的国外成熟、成功的经验以及我国成功的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决定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其法律结构、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以及信用评级过程中。不明晰的法律结构和不彻底的破产隔离将扩大资产证券化本身的风险,而不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将阻碍风险的识别与测量。要使企业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真正成熟、完善,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重点关注SPV的法律界定和信用评级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巨灾风险债券SPV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玲  左斐 《商业时代》2007,(30):76-78
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特殊目的机构)是巨灾风险债券运作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力量。本文从我国当前的市场条件出发,借鉴资产证券化相关研究成果,并考虑到巨灾风险债券的特殊性,对SPV的法律组织形式、设立主体和风险隔离措施等巨灾风险债券运作中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左武荣 《商场现代化》2007,(16):390-391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在中国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介绍资产证券化入手,简要分析了SPV的法律性质,着重探讨了资产证券化中SPV的组织形式,并详细阐述了我国在SPV组织形式构建上的立法障碍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流行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尤其对我国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及中介机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会蕴涵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降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中SPV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华 《商业时代》2007,(10):64-65
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诞生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认为是当今资本市场上最富生命力的金融产品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同样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特殊目的载体(SPV)入手,简要介绍了SPV的法律性质、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着重阐述了SPV的构建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法上的立法障碍,最后提出了我国进行SPV构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试析我国资产证券化SPV的法律组织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SPV组织形式欠缺法律规定这一现实.文章在分析确定资产证券化SPV组织形式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较详尽地探讨了我国应该引进信托和公司两种组织形式作为我国法定的SPV,以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沈锟 《商场现代化》2006,(23):198-199
风险资本的退出是关乎风险投资成败的重要环节,资产证券化为风险资本的退出和再循环创造了新的途径。实现风险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在于,根据风险企业的特点寻找适合证券化的资产,实施规范化的运做,确保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  相似文献   

16.
对证券化专门机构若干问题的基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英 《财贸经济》2001,(10):65-68
对于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实践,业内有过较多讨论,涉及到模式、品种等方面.关于这些问题,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对于证券化专门机构的认识问题.对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说清作为SPV运作对象的债权系列,二是说清SPV的设立方法和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证券化业务方面的初始设计定位,三是说清独立型SPV的综合运作和与此相关的证券种类问题.至于有些背景分析对我国现实经济和资产管理公司、银行有什么启迪性,不是本文详细分析的范围,本文主要是原理性的分析,但也明确说明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初始设计定位应是独立型SPV.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当前金融机构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可用的新型金融产品,极大地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种类,提升了我国大量欠流动性但又存在未来现金流的资产收益。本文在我国2012年重启资产证券化并在全国推广后,阐述资产证券化对于青海经济发展的影响状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资产证券化机制本身的构造方面、地方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方面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基础设施以及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被证券化的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型,一种是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资产,一种是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资产,还有一种是企业收益专项资产。其中以不良资产本息偿还为现金流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类型,被认为是化解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增强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手段,而得到众多商业银行的青睐。然而,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程序非常繁杂,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也就非常多,对其进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笔者就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控制问题展开论述,文章分别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起人、资产证券化的中心环节——SPV、信用评估机构、担保人以及受托管理人等五个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分别分析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的控制问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中的SPV设置通常具有破产隔离、承担发行证券的业务以及税务筹划的功能,本文结合中美两国的实践与经验初步回答了双SPV模式缘何兴起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资产证券化中双SPV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于基础资产存在权利瑕疵、未来现金流不稳定难以特定化的情况,通常采用"信托+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双SPV模式;"私募基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模式在资产证券化的同时兼具资产并购重组的特点,适合对项目公司有控制权要求的业务需求方;"资金信托+资产支持票据层面的信托"模式因在银行间市场公募发行,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其对发起机构的要求门槛较高。  相似文献   

20.
龙振红  苏力 《江苏商论》2012,(7):130-132,140
美国2007年底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该文以此为背景,以马克思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理论,探讨资产证券化风险的起因,系统梳理相关的文献,归纳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引发类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