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商》2005,(3):24-24
蒙牛乳业董事长、总裁牛根生最近宣布.将捐出全部股份成立基金会,以支持蒙牛长久发展。作为国内成长最快的企业,1999年创立的蒙牛以365%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成长,2003年跻身全国乳业三甲。去年6月蒙牛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  相似文献   

2.
6年前,牛根生创建了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蒙牛从一无所有开始,发展成为行业老大,其收入达72.138亿元,仅次于伊利乳业的87.34亿元,而蒙牛3.194亿元的净利润却远远把伊利抛在后面。凭此,牛根生进入了2004年《福布斯》富人排行榜,身价1.35亿元。从牛根生身上。我们看到当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如何与行业龙头博弈,在利用国际资本这把双刃刨时,如何才能不伤及自己。  相似文献   

3.
牛根生是一本创业教科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当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如何与行业龙头博弈;在利用国际资本这把双刃剑时,如何才能不伤及自己。牛根生所领导的蒙牛从1999年开始创业,从一无所有开始,在群雄并立的“乳业江湖”硬是拼下了最大的一块地盘,到2004年蒙牛已经成为行业老大,其收入达72.138亿元人民币,仅次于伊利的87.34亿,而蒙牛3.194亿的净利润却远远把伊利抛在后面。凭此,他进入了2004年《福布斯》的富人排行榜,身价1.35亿元。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中芯国际”(0981.HK)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之后香港中资股IPO持续低迷了几个月,直到6月“平安保险”(2318.HK)“蒙牛乳业”(2319.HK)等7家发行总额近300亿港元的内地企业相继登陆香港,再度掀起中资股IPO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5.
老牛卖猪     
《三联竞争力》2009,(7):15-15
蒙牛得银子,中粮得面子,老牛与宁高宁合演了一出经典的民嫁官喜剧。 2009年7月,中粮集团和厚朴基金以7:3的投资比例合资,出资逾61亿港元收购了蒙牛乳业约20%股份,中粮集团间接持股14%,成为蒙牛乳业的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6.
牛根生求援?是的。 根据蒙牛提供的资料显示,老牛基金会曾将牛根生所捐献的一部分蒙牛股权,抵押给摩根士丹利,此部分股权占蒙牛香港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5%。蒙牛股价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大幅下挫后,“可能会引起被抵押的股票被动出售”(蒙牛官方声明)。  相似文献   

7.
范亮 《网际商务》2004,(9):28-28
外界在评论牛根生领导下的蒙牛集团高速成长时常用的一个词汇是:“奇迹。”这个“奇迹”的轨迹是:3年时间,蒙牛乳业从行业排名千名之外到跻身四强,并成功打造出一个中国驰名商标。1999年,蒙牛乳业成立当年便实现销售收入4365万元;2000年,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2002年,蒙牛的三期工程竣工,销售收入突破20个亿元:2003年更是达到51亿元。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内增长最快的乳业企业蒙牛集团正式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于6月10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蒙牛这次的招股价相当于该公司 2003 年市盈率的 19倍,发行股份3.5亿股,占扩大后股本约35%,每股净资产 1.17元,募集资金近14亿元人民币。 蒙牛从一个 5 年前还不存在的民营品牌,成长为一家具有深厚国际资本背景的大企业,蒙牛的故事非常令国人振奋,个中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跑赢大市,一夜之间,蒙牛改写 《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 蒙牛这次香港上市,是在市场困难的情况下获得了空间的成功,激活了一度低迷的香港股市,成为香港人认购最热烈的红筹股。 …  相似文献   

9.
民企的困境     
他们生于同1958年;都曾当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一个是“新国企”的领军者,一个是民企领袖。在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和蒙牛公司董事长牛根生的共同推动下,中粮联手厚朴基金共同投资61亿港元(中粮集团持股70%)收购蒙牛公司20%股权,成为“中国蒙牛”单一最大股东。  相似文献   

10.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11):102-103
北青传媒(1000.HK)2004年12月22日在香港上市,发行价定在区间上限18.95港元,发售4700万股,集资9亿港元;上市当天收盘22.7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0%,成为“内地传媒海外(IPO)第一股”,风头强劲,一时无两。当时其他媒体对此次发行也多持正面报道,好评如潮。如笔者所知,北青传媒的成功上市,颇刺激了其他一些类似的媒体,也纷纷筹备香港上市事宜。  相似文献   

11.
《北京商业》2005,(2):34-34
最近大摩以8.46亿港元代价收购了上海永菱房产发展有限公司92%的股权,其中包括中海发展旗下福邦投资持有的60%股权,从而将“上海广场”收入囊中。作为“上海广场”的发展商,上海永菱分别由福邦公司、PrudentialSurplus及上海永业集团拥有约60%、32%及8%的股权。2005年6月13日,摩根士丹利分别以约5.52亿港元及约2.94亿港元的代价,购入福邦及Prudential所持股份,控股“上海广场”。  相似文献   

12.
孙勇杰 《大经贸》2011,(12):86-88
‘小事情也会蔓延,触动公众神经,公司需要反思这个事情,中粮会非常小心地处理这件事情。”蒙牛乳业“致癌门”之后,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极为谨慎地表态。2009年7月6日,中粮和厚朴以61亿港元的高额资本共同入股蒙牛,开创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这一交易也是迄今中国食品行业中交易金额最大的一宗。  相似文献   

13.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1):101-101
北青传媒(1000HK)2004年12月在港发行4774万股H股,发行价在14.95~18.95港元之间.约可集资9亿港元。报章多以“内地媒体香港上市第一股”来称北青传媒,其实这一说法不完全确切。户外媒介如白马广告、媒体伯乐、媒体世纪、江苏大贺等早在两年前即已陆续登陆港股市场.联办旗下的《财经》杂志等业务也在香港买壳上市。但北青传媒采取的是H股IPO方式,集资额较大.声势也较高调,故采用“内地媒体香港上市第一股”的说法也无不可。  相似文献   

14.
牛根生的影响力来自于蒙牛六年来近乎“疯狂”的成长。在蒙牛的招股书上,蒙牛截至2003年底以来的三年,蒙牛集团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137.1%,2004年的营收已达70余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郎咸平 《新财富》2001,(5):23-27
李泽楷直接从高度市场化的香港拿到64英亩的“办公用地”.在这片地块上,住宅用地占了整个开发区70%以上;获取该土地的成本,是投资70亿港元建设基础配套设施.而这笔费用,由多家银行筹资垫付;保守地估计,该项目利润为93亿港元,而作为一笔绝好的无形资产,该项目更为其主人拓出资本市场辗转腾挪的空间,于是便衍生出不久后鲸吞“香港电讯”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08,(12):13-13
2008年11月4日,蒙牛证实:牛根生的万言书已见成效。而挺“牛”与倒“牛”的争论在业界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10月初的一场众多中国知名企业家的聚会上,牛根生向参加饭局的柳传志、傅成玉、田溯宁、马云、郭广昌、俞敏洪等哭诉:在遭受牛奶下架、股价暴跌的连续打击之后,陷入现金流危机的蒙牛将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说到动情处,牛根生哭了。  相似文献   

17.
赵妍 《大经贸》2009,(1):58-60
近来,作为国内乳制品行业老大的蒙牛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事情是这样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蒙牛”未能幸免,股价暴跌,直接导致蒙牛股份缩水,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股票面临被出售的危险。在一次圈内聚会中,牛根生声泪俱下地向企业家朋友们哭诉了蒙牛的窘境,并于次日发出一封引起无数争议的“万言书”。  相似文献   

18.
根据雅士利国际(01230.HK)最新发布的公告,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张氏国际”)日前已经行使股份交换权:蒙牛方面向张氏国际转让雅士利国际3.03亿股股份,约占股本8.53%,进而注销了张氏国际在中国蒙牛国际有限公司(下称“蒙牛国际”)中持有的股份。  相似文献   

19.
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医药及生物科技股份只有13家,其总市值为53亿港元,即平均每家仅4亿港元。这类股份的股价表现异常参差,约70%的预测市盈率在5~15倍之间,市场似乎已排除这类股份,认为在短期内给股东带来“惊喜”的可能性极小。它们的股价表现也呈个别发展。与上市价比较,中国生物制药(8027)升幅最大,超过85%,但它的预测市盈率也仅为10倍。康健国际(8138)跌幅最大,下挫82%。由于康健国际今年不须再为收购商誉做大量筹备,盈利有望重上2000万港元,预测市盈率也只是8倍左右。在香港上市的药业或生物科技股  相似文献   

20.
“蒙牛乳业”中国企业高速增长的奇迹:创办4年后就成功地跻身中国乳业四强;在公布的2004年业绩中以3.193亿元净利润第一次超过光明乳业,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乳业企业。蒙牛高速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何处?蒙牛业绩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其完善的、针对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