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口岸效率、 海关环境、 规制环境和金融电商四方面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指标体系, 对 “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了测算。 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整体效应、 分区域效应和分措施效应等 3 个方面的分析。 研究发现: 贸易便利化水平、 沿线国国内生产总值、 沿线国与中国接壤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均能对中国向该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正向影响; 而关税水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沿线国首都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则会对中国向该国的出口贸易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5-2003年期间6类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增长是影响我国污染排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反向作用,然而后者具有一定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均GDP是解释各类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然而污染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人口转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口出生率、劳动力占比、人口增长率、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等人口变量对人均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不一致,说明了人口转变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冲击处于一定的转折期,但是技术进步可以弥补这个阻碍作用,起到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此外,东部省份除了广东和福建之外对人均经济增长的作用均为负值,并且2004年是人口转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的转折点.这意味着中国东部省份的产业转型和经济方式转变已经非常关键,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要注意推进产业转型和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构建城镇化及其与就业、收入差距、投资、贸易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据此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各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作用机理看,城镇化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依次提高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5.
服务贸易的日益快速增长是我国入世后服务贸易的特点之一。本文通过引入贸易竞争指数,对入世前后两个阶段的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的比较分析,以寻求对入世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入世以来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受到的冲击较大。对此,文章将发挥静态比较优势和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相结合,就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2年~2003年SITC四分位贸易数据分别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的总体产业内贸易、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起到了正面的影响.人均GDP差异与3种类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动方向相反,这说明需求结构的相似性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自由化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正效应,但在此以后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东亚各经济体的地理位置、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贸易不平衡因素对产业内贸易水平测算中的低估作用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测度的福建省各市间经济差异在1978~2009年期间表现出发散的趋势.通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数方差的分解,结果表明:区域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σ趋同的主要原因,而就业率差异的变化虽对σ趋同出现与否有影响,但相关性不大;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化又由投资效率差异和资本密集度差异共同决定;投资效率、资本密集度、就业率以及它们的协方差共同作用,决定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发生σ趋同.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资出逃、贸易萎缩等问题引起广泛担忧,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及二者对东道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问题再次受到重视.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中国东部地区FDI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东部地区FDI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对外贸易是FDI的格兰杰成因,对外贸易与FDI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研究还表明,对外贸易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FDI虽然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负面影响,但作用力度很小,聊与对外贸易的交互项则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跨国经营中资金的筹措●边可为国际资本运动的宏观理论表明,就一国经济来说,资金的丰缺程度是制约该国经济增长,同时也是影响该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在一般条件下,货币化的资金拥有量概括地表明了该国现实拥有的经济资源的数量多寡。这些能够...  相似文献   

10.
梁云 《山东纺织经济》2012,(8):25-26,90
利用新疆198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协整理论、VAR模型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都将导致GDP的增长,但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不同,进口明显大于出口。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部分时期处于低迷状态,随着时间推移,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计算了1995~2009年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碳排放量,结果显示近15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碳排放量增长迅速,期间又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即1995~2003年碳排放量小幅波动阶段,2003~2009年碳排放量快速增长阶段.接着对长江三角洲人均碳排放、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人均GDP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弹性为0.4868,人均能源消耗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弹性为0.7658;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原因,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碳排放与能源消耗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原因,碳排放是能源消耗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长江三角洲节能减排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体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引导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及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已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尤为显著。虽然贸易摩擦是一国经济迅速增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当该国成为贸易大国时贸易摩擦更是不可避免。但中美间的贸易摩擦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 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使东道国实体经济行业结构优化, 增进进出口贸易, 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 本研究采用东盟10 国 2003~2017 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 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盟国家投资效率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积极影响; 东盟国家当年投资效率对其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 但是前一年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却有显著正向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盟国家投资效率交互作用项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呈负向影响, 但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自产业革命以来,许许多多新技术都是通过物化的技术装备对生产发挥促进作用的。其中,技术装备的生产部门-装备工业对技术进步的物化程度有关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印证装备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地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是我国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老工业基地衰落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分析其共性,发现是资源市场配置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在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国际贸易、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内在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通过对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并系统地分析了在环境污染进入效用函数的情形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贸易对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的影响,污染外部性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约束等.最后给出了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现实涵义.  相似文献   

16.
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一直非常显著,因此对贸易出口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Extreme Bounds Analysis , EBA ),采用2003~2012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最终消费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Robest )”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回顾了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然后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这两组变量的关联性,其中企业家精神以私企、个体从业人员比例、万人口科技活动人数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收入来衡量.最后得出结论: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紧密相连,要想保持区域经济增长,培育企业家精神、大力发展私营企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省会城市数据,应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将时间和空间信息纳入到模型之中,从空间异质性的角度考察我国各个省域的教育、FDI、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对GDP的空间交互作用及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FDI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并呈现出异质性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对各地经济增长贡献减弱;进出口贸易对各地经济增长贡献增强。因此,加强各地区教育水平,优化产业 结构成为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就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讫时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披露要求等说明了“借款费用”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济自由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中国的检验(1978—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内,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自由及其增量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越自由,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经济自由不仅直接对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同时也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途径产生间接的影响。分指标检验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城乡人口流动自由、金融自由和非国有化都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率,而通货膨胀、税收负担和地方政府干预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方法表明,中国的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这使我们认识到推进经济自由并不是单纯的制度建设,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内在耦合的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