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一家公司承接了欧洲300吨市场走俏的“粉红女士”苹果的订单,但只卖出去20吨合格品。原因就是地处苹果优产区的陕西渭北黄土高原的农民依照传统经验办事,粗放管理,图省事、省钱不套袋,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果面粗糙、出现斑点,使用无机氮肥过量,使果肉酸甜串味,达不到国际质量标准,最终导致到手的订单又“飞”跑了。渭北黄土高原的农民以自己的损失交纳的这笔数额不小的“学费”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加入WTO,对农民的影响是非常直接而又现实的,一方面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农民朋友可以更顺…  相似文献   

2.
蔡以国 《乡镇论坛》2011,(11):14-14
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邮政局100多个“农资服务站”人员下村入户和到田间地头,为农民配送化肥、农药、种子等,帮助农民扩大生产种植。开春以来,全县邮政“农资服务站”帮助农民配送农资,减少农资流通中间环节.将农资直接从工厂配送到地头,让农民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3.
日前,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加北乡,一位农民在质监部门举办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上动情地说:“我们农民最怕的就是化肥和农药掺假,听了专家的介绍我心里塌实多了,质监护农“春雷行动”是真正为我们农民办实事……”  相似文献   

4.
标签是商品的“身份证”,而农药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特殊商品,其标签不仅表明农药本身的性质、特点,更是农民使用农药的依据,因此标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忻城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药市场去检查时发现,市场上80%的农药标签标识不合格,农药标签的规范化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近日,我们在种植大蒜253亩的山东成武县农村采访时达现,无论在村头、田间地头、年沟里,随处可见乱扔的农药安瓶、塑料袋等。群众告诉笔者:“to4kndMWMMfor”在采访中得知,该县25万多亩大蒜在春灌中,亩均冲施4瓶农药、小袋微肥10多袋。如果厂家能回收这些“田间垃圾”,经过再加工处理,不但能降低其产品成本投入,也可为农民增加一些收入。如今无人问津,农民使用完后随手乱扔,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也容易发生中毒事件。据调查,该县每年大蒜春灌后,因乱扔农药空瓶,导致不懂事的)L童因玩农药空瓶而中毒、甚至死亡的事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正是春耕备播时节,农民朋友在购买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使用了假劣农资,会带来减产、减收乃至绝产、绝收等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应当如何购买农资,发生农资纠纷后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7.
法律护“农”好湖北省江陵县马山镇农技推广站,在向农民供应农资时,发给有法律保护的信誉卡,凡持信誉卡的农民,可向农技站或有关保险单位反映质量问题和索赔直接经济损失,从而赢得了农民的信赖。近年来,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农民到市场上购买化肥、农药、种籽时疑虑重...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下基层搞农资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基层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门市部营业员的农技知识十分贫乏,他们对一些农药的用途用量也讲不清楚,对一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就更谈不上了,虽然门口挂有“庄稼医院”的大牌子,但“医生”仅仅是卖化肥、销农药,服务很单一。“庄稼医生”不懂诊病开方,问题就严重了。农民碰上情况到“庄稼医院”来咨询,对什么药治什么病弄不清楚、答非所问,或者胡乱开个方子,岂不误事?人家误了工时又浪费钱,更重要的是影响生产,“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句老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日子久了,农民对我…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展开了全国范围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近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这次农资专项打假重点产品为化肥、农药、农机和农机配件,农民消费者如遇农资产品质量问题,可拨打“12365质监热线”进行投诉和举报。  相似文献   

10.
来自“假”、“高”、“多”的负担减轻农民负担是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各地把减负工作业作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抓出了成效。但一些隐性负担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民感到压力大。隐性负担一是来自于“假”。假冒伪小化肥、农药、种子骗农、坑农之...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三件宝:种子、化肥和农药。时下,正是看耕大忙时节。年初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农民利益的要求。在“三农”问题成为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大背景下,做好农资保障工作。千方百计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透要农资市场,本刊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对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进行深入 质量调查,然而,从江苏、河南、黑龙江等省市反馈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假种子使稻农颗粒无收;假化肥让烟农一年劳作泡汤;假农药使果农欲器无泪……脸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从土地里刨生活。然而,却有不法之徒从他们的脊背里疯狂地榨取血汗!面对假冒伪劣农资的肆无忌惮,多少农民兄弟在流血流泪!  相似文献   

12.
谢恩     
正月十六,小城醴陵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虽然时间已近八点,但往店里赶着去上班的李静感到街上的人似乎特别少。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在满是烟花残骸的路上,李静对自己身处的这个全国烟花之乡有了一丝“怨意”。李静承包的农药店坐落在醴陵市的近郊,虽说农药这玩意利润不厚,但仗着自己是药剂师出身,对这一行十分熟悉,进的农药质量有保证,加上有时自己还调配点新药,所以,李静的小店在当地口碑很好,农民都爱到她这里来。几年下来,虽说“发财”无望,但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想想远在江南工作的女儿即将生产,自己就要做外婆了,李静不禁感到喜滋滋…  相似文献   

13.
不可如此“跑田坎”搞农村工作,免不了要“跑田坎”。“跑田坎”的干部,一直被农民朋友视为自己的贴心人。但是,近年的眼见耳闻,有些干部在“跑回坎”中所施行的一些新招,不仅使人膛目结舌,也使农民朋友大失所望,在农民中产生了不良影响。一谓“蜻蜒点水”。这种跑...  相似文献   

14.
当前,市场上的农药问题严重,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状况。 一是伪造生产日期,使过期农药成为“合格品”。今年初,某县技术监督部门在该县的一农药生产企业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正通过更换产品标签的方式伪造生产日期,使过期农药重新变成“刚生产”出的“新”产品,蒙骗农民群众。执法人员将伪造完毕等待出厂的10吨农药予以封存,并依法进行了处  相似文献   

15.
“鬼子”进庄农民遭殃邹德萍种子、化肥、农药是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生产资料。可如今,假劣农资肆虐农村市场,农民形象地说:"鬼子"进了庄,农民就遭殃。种子: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山西黎城县种子公司一伙不法之徒,盗用单位名义,伪造《种子质量合格证》,将已经转...  相似文献   

16.
别让“农二哥”作难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广大农民群众也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一些农用品的说明变成白话文,使农民听得懂,记得牢。有的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在"使用说明"中也尽量说明白。如1000-2000倍液喷雾,2%-3%水溶液喷洒,农民一看就懂,使用起...  相似文献   

17.
“锄头”理念 成就伟业 创业至今,连文成一直秉承着“锄头理念”——向农民学习:先播种,再管理,然后才有收成。 曾几何时,农民企业家早已不是个新鲜的词儿!而在许多成功的农民企业家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城里人的今天,却也有始终愿意当泥腿子,始终执着于自己农民身份的人。连文成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有农民投诉称,他们被一些自称是化肥厂家销售人员,拉进县城大酒店开会,并以免费收割小麦、打农药、收秸秆为诱饵,忽悠农民购买化肥。可是麦收后,这些推销化肥的人食言不见了踪影。种粮农民遭遇“化肥忽悠团”今年四月中旬,一支神秘的“团队”以管饭为由,每天早晨在夏邑县农村四处拉人,到该县的孔祖大酒店、东宫大酒店开会。会场的大门由专人把守,  相似文献   

19.
日前,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原告王本华等988户农民诉被告建湖县林场经营部(下称林场经营部)、被告大丰市某农化公司(下称大丰某公司)产品责任纠纷一案,有力地保护了近千户农民的合法权益。2002年8月下旬,王本华等978户农民为防治稻曲病等,从建湖县林场经营部购买了大丰某公司生产的、上海迪拜农药有限公司总经销的“禾果利”农药,与“稻金山”等农药配比混合后对水稻进行喷施。使用后,水稻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反应,主要表现在水稻“包颈”,不能正常发育抽穗。经建湖县农林局组织有关人员复查和鉴定,王本华等970户农民水稻药害面积…  相似文献   

20.
乡村采录     
有关部门在哪儿?一位农民饱受假农药之害,庄稼绝收,于是找到上级主管领导要求查处此事,赔偿损失。这位领导接过上访信件,便大笔一挥,写上了“请有关部门解决”七个大字。这位农民拿着批示一连跑了好几个“有关部门”,得到的答复几乎异口同声:这个问题不该我们这里解决,你去找某某“有关部门”吧!推来推去,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位农民老兄万般无奈,不禁问道:‘’有关部门”在哪里?时下,“请有关部门解决”是一些领导干部回答问题、批复请示、拍板表态的常用语。这种含糊其辞、似是而非的做法,不但造成一些部门遇事推诿扯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