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武 《新前程》2007,(5):28-29
2007年4月,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突然宣称,娃哈哈陷入了合资方达能精心设下的圈套,达能欲以40亿人民币的低价恶意收购娃哈哈旗下没有与达能合资的非合资企业51%的股权。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7日,达能集团声明称接受宗庆后辞去娃哈哈合资企业董事长职务,由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接任董事长。宗庆后在给达能的信中说“今天我告别达能,明天达能告别中国”。的确,宗庆后的离开将在相当大程度上动摇娃哈哈在快速消费品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达能能否摆脱宗庆后离开的阴影、重塑娃哈哈品牌形象将是决定娃哈哈生死存亡的关键。那么,失去宗庆后,娃哈哈将何去何从?达能失去的不仅仅是宗庆后。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中国境内爆发了一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哇哈哈集团与欧洲第三大跨国食品集团法国达能集团之间由商标权争夺引发的并购大战,并进而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达能与娃哈哈并购之争(简称"达娃之争"),历经两年半,诉讼30余起,最后以和解结束。本文描述了达能与娃哈哈复杂纷争的背景,并引出对我国企业处理复杂利益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小企业》2008,(2):83-83
本书全面剖析了娃哈哈如何通过营销革命开创本土饮料企业营销蓝海的实战案例,展现了娃哈哈在品牌活力、竞争策略、文化再造、战略创新等方面的成功之道。对宗庆后的后管理时代予以解析,及对达能娃哈哈纠纷给予了客观的评价。作者还在书中对于娃哈哈的营销革命进行了把脉,力求分析和挖掘中国民营企业的扩张战略以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娃哈哈是一家食品饮料企业。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只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它的创业者宗庆后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到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  相似文献   

6.
相俊红 《经营者》2007,(8):15-15
从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标使用合同来看,确实娃哈哈因“麻痹”而受到了限制,但这个合同可认为是娃哈哈主观上失误导致的“缔约过失”,显失公正,可请求采取行政协商解决,废除合同。而通过立法对外资恶意并购和垄断进行审查,既符合国际潮流,也是扶持国内企业的有效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7.
企业史     
《生死之战——达能娃哈哈国际商战内幕》;《汇源内幕》;《扭转乾坤——我如何拯救美国深陷危机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余四林 《财会月刊》2007,(11):83-84
中外合资能取得协同效应,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风险。本文以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为例,在分析该事件本质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企业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欣 《中国企业家》2010,(20):101-102
达能进入中国23年,可用"异常折腾"来形容。从乐百氏、光明到娃哈哈、蒙牛、汇源,纠纷不断、多番离婚。达能曾认为,一步步渗透、控制这些行业领先企业,从而实现在中国的宏伟战略并非难事。然而经过一次次战役,达能却几乎屡战屡败。  相似文献   

10.
《东方企业家》2007,(5):10-10
[背景]2007年4月8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称达能收购娃哈哈其他非合资企业的要求是恶意并购。自此,娃哈哈与达能之间的股东纠纷迅速演变成倍受关注的商业事件,其中的重要催化剂是民族品牌论。虽说是一桩实实在在的商业纠纷,但宗庆后先生打的民族牌,达能坚持的契约精神品位都不低。有赖于宗庆后先生的主动曝光和媒体采访的逐步深入,使我们可以这样近距离观察到巨型企业之间契约的私密,为有兴趣研究企业生长的人们提供这样一个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阳翼 《中外管理》2007,(5):80-82
娃哈哈反击达能收购使得“合资中如何维护民族品牌的自主性”再度成为焦点。联想到同样牵手达能却败落的乐百氏,两个相似的本士品牌何以命运迥异?本士企业与外资豪强各应反思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娃哈哈与法国达能这场罕见的合资企业冲突,经过4年的对峙终以外方离场收尾。9月30日,达能与娃哈哈集团发布联合声明,达能将接受现金和解,向娃哈哈出售在39家合资公司里的51%股权。交易完成后,双方将终止与此纠纷有关的所有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3.
在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的纷争中,乐百氏是始终绕不开的一个节点。这是因为在水饮料市场曾经有过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三足鼎立的格局。当叱咤多年的乐百氏淡出人们的视线之后,娃哈哈的宗庆后含悲辞去合资公司董事长一职,使得娃哈哈与达能的纷争带有一定的前仆后继的民族情绪。业内人士从市场规范、商业伦理的角度加以评论,虽然客观了许多,依然跳不出个人素质的羁绊。其实从竞争规律上看,当娃哈哈的竞争有悖"三分法则"的时候,它已无力回天。近日宗庆后整合乐百氏方案的曝光,揭开了其中的"另类"隐情。  相似文献   

14.
娃哈哈是品牌吗?应该是,如果娃哈哈不算品牌,那中国食品饮料业就没有品牌了。娃哈哈品牌知名度最高、企业规模最大、营收增长最快,在中国任何一个角落的小店,你都能发现有娃哈哈产品,娃哈哈绝对称得上是品牌。  相似文献   

15.
宗庆后提及当年签署的合同追悔莫及,“由于本人的无如与失职,给娃哈哈的品牌发展带来了麻烦与障碍,现在再不亡羊补牢进行补救,将会有罪于企业和国家!”我看到了两个娃哈哈的老板,一个是希望调动社会情绪给自己毁约创造条件的小商人形象。一个是忧心忡忡关注经济安全的大企业家形象。前者不惜将达能代表的跨国公司群体在  相似文献   

16.
娃哈哈是品牌吗?应该是,如果娃哈哈不算品牌,那中国食品饮料业就没有品牌了.娃哈哈品牌知名度最高、企业规模最大、营收增长最快,在中国任何一个角落的小店,你都能发现有娃哈哈产品,娃哈哈绝对称得上是品牌.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10日,"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TOP10"颁奖活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娃哈哈公司入选"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TOP10"。这是娃哈哈继与达能结束品牌纠纷之后又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但是,就目前情况看,虽说娃哈哈已跻身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十强行列,可它以前的"硬伤"还存在,甩掉达能这个洋拐杖后又将面临新的问题,现在还不是笑哈哈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备受关注的达能与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之间的矛盾,在经历短暂的“五一”休假沉默后再次爆发。5月9日,达能集团正式启动法律程序,要求娃哈哈合资企业的董事长宗庆后代表合资企业起诉“未经合法授权”、“非法销售”与合资企业相同的“娃哈哈”品牌产品的杭州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5,(8):46-47
宗庆后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2004年销售额:120亿元 合资史:1996年,宗庆后拿出盈利 最好的5间工厂,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 卖给达能、百富勤51%股份。后百富勤 倒闭,股份卖给达能,达能在合资公司 里形成控股。此后,娃哈哈和达能又一  相似文献   

20.
备受关注的达能与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之间的矛盾,在经历短暂的“五一”休假沉默后再次爆发。5月9日,达能集团正式启动法律程序,要求娃哈哈合资企业的董事长宗庆后代表合资企业起诉“未经合法授权”、“非法销售”与合资企业相同的“娃哈哈”品牌产品的杭州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