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信用担保作为一种抵押品替代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贷配给。台湾农业信用保证是伴随台湾农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政策性农业信用担保制度,其以独特的委托代理和反担保机制共同运用的内部制度设计和超然的法律地位及多元化的抵押担保物的外部制度保障在台湾农业金融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其建立、发展、现状及具体的制度安排对探索在我国大陆地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农业信用保证体系和实现其与基层农户贷款保证的对接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项目中,具体工程通常由工程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合作完成。本文应用博弈论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工程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之间的"囚徒困境",通过引入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对模型进行帕累托改进,证明工程担保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演化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思想与方法,分析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演化.现存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是有偿使用制度演化的基础,构成参与主体利益博弈的基本规则,决定了制度的演化方向和演变结果,因而制度是博弈的基础,也是利益博弈的结果.短期来看,有偿使用制度的演化将是资源税和补偿费各自在局部范围内进行调整,不会向统一或合并方向发展;长期来讲,有偿使用制度的演化必将涉及矿产资源财产制度的修改与完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和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的财权制度,但这种制度如何建立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保证担保:应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带来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使生源地助学贷款持续地发展下去,形成农信社的一项基本业务品种,弄清这些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决它。总结起来的问题有: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缺乏基础机制;生源地助学贷款违约比例较大;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成本高;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健全。  相似文献   

6.
征地制度改革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剖析征地制度改革研究静态分析的缺陷,厘清征地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和把握征地制度改革的动力和演绎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收益—成本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征地制度改革要得以推进,改革所产生的收益—成本要具体化为参与方利益集团的收益与成本之比较。研究结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三方各自追求效用收益极大、成本极小的互为因果的博弈行动驱动着征地制度改革的演进,演进方向应是创建Pareto改进的非零和博弈的规则。而参与改革三方的多阶段重复博弈决定了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抽象化的博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服务型补贴制度或者附加条件的激励补贴制度是有效的私有林补贴制度。把模型置于现实条件,财政压力、政府失灵、补贴金额计算困难、私有林主反应差异等因素制约私有林补贴制度的有效性,产生政策效应偏差。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度设计的选择:输入补贴模式是主要补贴模式;降低代理者寻租机会的补贴制度更为有效;对一般林农采用服务型补贴制度效果更好;对于企业与合作组织激励型补贴制度更有调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运用静态博弈对政府环保部门、潜在污染企业和保险公司三者之间相互博弈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了潜在污染企业在缴纳保险和不缴纳保险两种情况下的收益情况,以及环境事故发生概率对政府环保部、潜在污染企业和保险公司两两博弈中的影响,论证了政府环保部门强制潜在污染企业缴纳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并且政府要给予承保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一定的补贴是最合理的决策,而且证明了发生事故的概率在企业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田水利制度的分散实验与人为设计:一个博弈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理论探讨正逐渐从强调实体要素投入转变到注重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上来,但现有的制度分析往往局限在静态层面,忽视了不同使用者属性和物品属性下制度安排的动态性和适应性,对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下灌溉制度的演进与适应性关注较少。本文基于博弈均衡分析理论,通过对四个村级案例的考察和分析,试图说明农田水利中分散实验与人为设计的制度实践,分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制度演进的基本逻辑和内在机理;整合制度分散实验和人为设计模式的优点,重新设计了一种基于内生博弈的阶梯式制度演进模型,为我国农田水利制度建设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主导的外生的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出现后,产生了四大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信用社社员、农村信用社"内部人"、以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过程就是四大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与均衡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主要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政治博弈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新时期农村信甩社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管理应该系统地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含保修阶段)。但目前,具体实施工程管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管理人员接受工作后,工程马上开工,形成边干边熟悉、对工程并未深入的掌握和熟悉的局面。对于规模相对较大、技术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影响因素众多,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财政调节制度,是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其政策目标在于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由于我国现行财政转移制度尚不完善,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存在很大的政策博弈空间,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而采取的策略选择行为,使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衔接进程中,医疗资源的整合是首当其冲,这必然会涉及到医保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其实质就是一个部门利益博弈的过程。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不同管理主体如何走出"囚徒困境"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指出政府在推进城乡居民医保衔接进程中应实现由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的政策转变,同时应积极促成医保资源管理主体间的利益联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在这一过程中引发的征地补偿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从博弈论的角度,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出了促使纳什均衡结果合理化的因素变动关系,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面临的巨大信用风险严重抑制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的管理.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信贷双方的动态博弈分析,认为各种制度的缺失和农村金融机构微观的风险管理能力欠缺是农村金融信用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依赖于独立信用风险主体的培育、农村金融生态工程的建设、博弈主体之间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博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及引导农村金融借贷双方重复博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以后,国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和防护林工程6个林业重点工程。国家对工程区的农户采取了补贴、限制(禁伐)采伐、优惠贷款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农民收入。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四川、河北、陕西和江西等4个省9个样本县的2353个样本农户的数据,对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测度与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分权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户生计等方面,中国集体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文采用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的观念改变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采取功能、权力、自适应学习和同构等形式,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复演化博弈,中央政府为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介入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呈现的间歇性均衡和多重均衡是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持续演化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社会化发展的制度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由部门办林业到社会办林业”的制度转型,实际上就是要建立林业社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这种制度体系大致应当包括林业主体的多元化、林业生产经营目的商品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林业生产组织形式的规模化与专业化、政府林业管理职能的(服务)规范化、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化等方面要素。对各要素的组成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特大型工程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利益主体,解决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关键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问题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首先构建特大型工程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矩阵,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测算出项目的关键利益主体:施工方、项目法人、地方政府及移民;然后基于博弈理论,对关键利益主体利益冲突进行博弈分析,以找出影响博弈均衡的关键因素,并讨论复制动态演化点;提出了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大投机行为处罚力度、建立合理的移民管理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林业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玉林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2):166-169,172
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制度安排上存在与“社会办林业”不相适应的一系列问题:⑴在林地与森林资源产权界定上存在着不严密与不完整;⑵林地和森林资源产权主体虚置、权能不清;⑶森林资源产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扭曲,同时缺乏约束机制;⑷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安排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标准、使用管理等方面制度安排不科学等问题。研究认为,要保障我国社会办林业战略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对我国的林业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