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宏侃 《发展》2007,(11):78-80
这几年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接连不断,出台的政策也不少.但是,为什么房地产市场需要连年宏观调控?而且越是宏观调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越快、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越多、房价越是高涨或飚升.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购房以改善居住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全国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从2010年国十条出台以来,政府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一波接着一波。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尽管这种房地产宏观调控一直难见切实有效的效果,但毕竟遏制了国内楼市”高烧”不止的势头,并推动了房地产市场渐渐转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且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约束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当一线城市的住房销售出现快速下跌,当一些城市的住房价格开始松动并向下调整时,当国内经济增长有放缓迹象时,总是会有利益攸关的部门或人出来要求政府弱化这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暗暗希望当前的房地产政策会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突然逆转。而这次美国债信危机,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6,(1):21-21
2006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如何发展?房地产宏观调控是否会继续进行?尽管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2005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整已经初见成效。因此,2006年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应该结束,甚至有人说2006年对房地产业来说,不会出台宏观调控的政策。上述的言论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一厢情愿,还是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我们得作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当篇幅涉及有关房地产方面内容.就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矛盾来说,房价上涨过快是整个市场矛盾的核心,这几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直把稳定房价作为根本,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也就围绕稳定房价作为.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政府会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来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今年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近两年来,国家把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控制房地产行业过热,2004年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土地和资金纳入宏观调控范围。各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房地产的  相似文献   

7.
外资掘金烂尾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宏观调控以遏制过热的房地产投资,为外资逐鹿中国房地产市场铺下了“红地毯”。近期来中国寻找房地产投资机会的主要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基金,一批著名的海外基金投资机构纷纷活跃在烂尾楼市场。而外资之所以钟情“烂尾楼”市场,是因为烂尾楼交易及开发速度快,适合基金快进快出。事实上,近两年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烂尾楼收购市场,早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基金和投资银行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升级和细化,我区南宁市也进入了"限购"城市的行列,政策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影响不断深入,调控效果初步显现,市场降温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步放缓,企业资金不断收紧,新开工面积下降,销售面积增速较大回落,商品房价格涨幅放慢,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9.
易成栋 《西部论丛》2005,(10):29-3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急剧变化,会危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社会生活的稳定。为此,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从“收紧地根”、”加息”、“国八条”、“新八条”到最近的七部委新政,反映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鹏 《产权导刊》2012,(2):72-72
2011年10月份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持续性上涨之后终于在"国十条"、"新国十条"等相关宏观调控下放的作用下,出现了止涨和部分地区回跌的局面。面临楼市冬天的房地产企业很"难过",一向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意见"分歧"的潘石屹和任志强甚至组成联盟,联合其他18家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发起了国内首个房地产电子商务联盟,打着将“定价权”交给购房者的旗号,准备“网上卖房”,被网友称为是“抱团取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