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计算2003年深圳市龙岗区生态承载力和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结果显示,龙岗区居民六项生活消费(食物、衣着与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物)的足迹总和为1.5061hm2/人,而生态承载力仅为0.0717hm2/人,生活消费足迹约为生态承载力的21倍,存在较大的生态赤字。居民的食物、生活用能、生活用品消费以及生活污染物的生态足迹较大,从而对耕地资源、化石能源用地和水域产生较大环境压力,是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方面。为了减少居民生活消费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建议适度控制区域人口规模,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并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现代化矿区的必然要求,可以促进企业保护生态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伦理观和生态理念,立足于潞安矿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实情,构建了潞安矿区生态文明体系。体系由生产、生活和文化三领域构成,其中共栖、寄生、附生和混合等四种工业共生模式是生产领域的追求目标,伦理责任、健康消费、绿色交往和生态住宅等四种理念培育是生活领域的主要内容,文化领域则主要体现在人本管理文化、安全生产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三方面。这些均可为其他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3.
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规则界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的基本功效是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消费相对于绿色消费而言它更具有适度性、全面性与协调性等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绿色消费应寓于生态消费之中,并成为生态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发挥的功效均为一种正向溢出效应,而违背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所形成的是一种负向溢出效应。因此,抑制违背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行为,必须从规范生活领域的消费与生产领域的消费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治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7-148
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发展生态消费力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论述:发展生态消费力,对提高消费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作用很大。接着从消费力的主体、客体、生态环境等方面说明我国当前生态消费力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生态消费力的对策:要培育高层次的生态消费观念,发展生态产业、产品,优化消费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最后提出:发展生态消费力,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烟台市及其所属的各行政区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行政区中,人均生态足迹除长岛县盈余外其余均为赤字;烟台市人均生态赤字为3.280ha,总生态赤字达2.121 1×107ha,是其国土总面积的15.4倍。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较严重,其中又以北部地区最为严重;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承载能力,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应大力提倡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型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城市与产业发展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减少生态足迹、缓解生态赤字,以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从广东已推进的生态文明实践来看,生态文明贵在制度创新,重在制度建设,其使命是挑战制度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及构建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在生态文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硬件建设上成效斐然,但依然面临诸如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因素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补偿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是把生态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环境经济手段,需要政府与民众合作,建立完整的生态补偿体系。该文提出构建生态补偿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其主体包括企业、各类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大众;其主要渠道包括市场交易运作、多种市场化金融和社会化生态补偿。其中,市场运作生态补偿包括直接把资源环境作为市场交易对象和通过市场交易机制间接实现生态补偿两种形式;生态补偿多种市场化金融支持,包括借款、贷款、集资、债券、租赁、绿色保险、BOT、TOT、PFI投资基金等;社会化的生态补偿,包括建立以环保基金会为主体的多种生态补偿公益团体、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捐赠、发行生态保护类的彩票等。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低碳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在城市内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其实践基础就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事关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大局。在推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溶入生态文明是十二五规划的文中之意。提出了河南省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明产业体系和生态文明生活环境,并针对河南省情提出了六条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态消费对市场经济切入的促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消费的提出和发展体现了人们要求生态意义上的消费和经济意义上的消费实现和谐统一的愿望.理想的途径是在现有市场经济完善和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使生态消费内容完整地切入到市场体系中,和经济消费一样随着市场机制运动,在运动中充分实现生态意义上的消费价值.在生态消费切入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利用消费的经济属性促进其自发地切入,又要借助外部力量实现和促进消费的自然属性切入到经济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需要与生态消费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生态需要是人类需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需要的实现形式是生态消费。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的生态需要,并给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态消费形式,对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上述理论观点基础上,对如何创造条件,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艺术类学生和非艺术类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现状的问卷调查,从该群体的网络消费性别特征、网络消费时间、网络消费类别、网络消费认同度、网络消费情绪体验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艺术类学生网络消费具有普适性、超前性、个性化、多元化、情绪性等几大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消费耗费时间长、存在一定的从众消费、消费风险意识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良性发展。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生态消费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培养正确的网络生态消费观、开展系统的网络生态消费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消费环境,进而实现大学生网络生态消费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家生态消费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司金銮 《经济纵横》2004,(12):16-17,21
生态消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需要相应的生态消费政策推动与系统引导 ,本文重点探讨可纳入国家生态消费政策体系的几个新政策。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转变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生态税制改革是指增加对价值耕费活动 (包括过度使用环境资源 )课税 ,并减少对附加价值活动 (包括劳动和资本 )课税的一种租税体制改革 ,借以解决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中 ,过度消费自然、低度消费人力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与劳动就业问题。近年来 ,生态税制改革已成为欧美国家达成改善环境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这些国家的主要作法是 :课征各种环境税 (包括能源税 /碳税等 ) ,同时削减所得税、附加价值税或雇主负担的社会保障费用 ,以维持财政收入的中立性。可以预期 ,在逐渐调整的生态税制结构之下 ,资源的使用将充分…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社会革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需要进行新的改革。改革的要点包括:建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与评价体系中;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循环经济模式;培育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大力倡导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明确表示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作为文明体系的整体内容,针对当前社会的生态危机,为了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响应党的要求和全社会永续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对策:呼吁树立全球生态忧患意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意识,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消费模式,以及做好学校对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利益补偿法律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生态功能区被规划入"限制开发区"极大地限制了功能区内农民原有的自由生活方式和经济开发行为,在法律上剥夺了其对土地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与发展权。重点生态功能区利益补偿机制是一种矫正环境不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利益补偿法律制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应当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征收生态税和拓宽生态补偿的融资渠道;在微观层面,从健全生态地役权制度、自然资源物权制度和自愿生态保护项目制度三个维度建立起重点生态功能区利益补偿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利益的全球革命,是当代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佳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