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4年初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建.  相似文献   

2.
2004年初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建。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将从单一的公共养老金制度逐步转变为以“社会养老保障、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三支柱的保障体系。但是,企业年金市场启动以来,发展态势并不如预先设想那样乐观,增长形势一般。应该说,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企业年金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在需求,但为什么没能转化成现实的需求,这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新办法确定了企业年金管理的治理结构,明确了有关主体参与服务的运作规则,搭建的企业年金市场化运营框架,对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投资工具范围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年金的建立、管理和运作行为实施监管,本文就石河子目前的企业年金发展为何如此艰难,为全面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应采取的措施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1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财农[2001]190号)在全国部分省试点取得经验后,正式出台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4]169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2003年1月20日正式生效的《退耕还林条例》(第367号国务院令)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4]34号)到《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相似文献   

5.
财经要闻     
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发布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成为三次产业中比重最高的产业。财政部:鼓励金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日前,财政部发布《国有金融企业年金管理办法》,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美联储宣布推出QE4 2012年12月12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美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为850亿。  相似文献   

6.
<正>国办发〔2015〕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公开发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  相似文献   

7.
贯彻政府采购法,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9号)、《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0号)、《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令第31号)。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金,也叫职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私人养老计划,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而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我国早在199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进而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但经过10多年的时间我们发现,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规范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农业部和财政部先后制定了《农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简称"新准则"),对包括林木资产  相似文献   

10.
农业企业尤其是农垦企业肩负三化、三增任务,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又具有一定特殊性,统一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使企业公正、平等进入市场,势在必行。为此,财政部遵循我国会计改革目标、会计标准体系的构建,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会同农业、林业有关部门制定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于2004年10月11日由财政部正式下发。为学习贯彻《企业会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我们在这里举办第一期师资培训班。我讲两点意见: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必要性(一)统一会计政策的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会计》2004,(5):26-27
国资发产权[2004]176号2004年2月6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2003年12月31日公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对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作出了规定。为做好《办法》有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是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实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国资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2.
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下发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吉林省2004年启动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结合本省实际出台了《吉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明确规定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行报账制管理.  相似文献   

13.
经国务院批准以财政部部长令发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后,财政部相继颁布了《林业事业费管理办法》。笔者根据以上法规和文件的有关条款,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林业财务会计改革中的粗浅见解。一、根据财农字[1997]131号文件第三条规定,针对育林基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财政部关于颁发《林业事业费管理办法》(财农字[1997]131号文件)的通知,通知第三条林业事业费的资金来源:包括纳入财政部门管理的林业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但不包括育林基金。因此,纳入财政部门管理的林业系统行…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我国尤显重要,而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影响其发展。本文分析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信息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原因,并借鉴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为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丹  龙影 《绿色财会》2007,(9):23-24
为了规范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农业部和财政部先后制定了《农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简称"新准则"),对包括林木资产在内的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相关问题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年金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学界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探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年金基金准则的有关内容,并对完善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34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5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6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处理规定,并以(93)财会字第83号文发布,要求企业从1994年1月1日起执行。现将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转发,供学习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已经国务院颁发,现对有关会计处理办法规定如下;一、会计科目(一)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会计》2007,(4):18-20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下发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吉林省2004年启动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结合本省实际出台了《吉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明确规定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行报账制管理。全省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形成制度,走向正规。实  相似文献   

20.
森工企业根据中共中央中发(198)20号文件精神,从1987年起,实行所得税基数包干,超包干基数部分企业与主管局六、四分成,这一制度的实行,不仅有利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同时也促进了森工企业的发展。《通则卜《准则》实施后,财政部明确指出:森工企业执行《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制度》第五十八条规定:……实行财务包干办法的国有企业按包干办法上缴利润。在《林业企业新旧财会制度衔接转换问题与指导》一书中,第四章也指出:……实行财务包干和实行所得税基数定额上交、超基数近还办法的森L企业,“八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