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目的]旅游扶贫已成为乡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扶贫的可行性探讨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前提。[方法]在识别鲁南贫困区域并测度该地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基础上,评价该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构建贫困指数识别该区域的贫困状况;运用离差最大化决策法对鲁南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进行比较排序,并分析鲁南不同县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IPA方法分析鲁南贫困县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可行性。[结果]鲁南绝大部分县区贫困指数较高,贫困程度较深;各县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水平差异较大,分布不均;利用贫困指数与潜力指数将鲁南县区划分为高贫困—高潜力、低贫困—高潜力、高贫困—低潜力及低贫困—低潜力4种类型,其中山亭区、蒙阴县、沂南县、泗水县等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较高,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相对较好,其他县区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可行性相对较低。[结论]鲁南各县区进行乡村旅游扶贫时需正确认识区域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条件实现脱贫,旅游扶贫可行性较低的区域应积极探索其他的扶贫方式,切勿盲目发展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贫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人力充沛,全国一半以上贫困乡村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旅游扶贫是行之有效的科学路径。文章总结了旅游扶贫具有贫困人口参与面广、扶贫效果快、返贫率低、防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突出优势和特点,并根据党中央"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在梳理各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扶贫是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的最佳路径和中坚力量,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要强化战略引导,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文还重点分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的"旅游+片区开发、旅游+N(农业、文体、商贸等)"模式,认为重庆市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整合资源、立体扶贫,创新机制、多样带动的乡村旅游扶贫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增加当地的旅游人文资源,形成西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对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还能推动西藏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目前主要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比较分散、缺乏高素质服务人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提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民族传统旅游品牌、培养旅游人才和优化服务质量等建议,从而促进西藏旅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业给很多农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营效益。很多基层政府都将发展乡村旅游业视为非常重要的产业扶贫策略,而乡村旅游经济增长能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吗?在亲贫困增长理论下,仅仅借助经济增长是难以达到减贫目标的。尽管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政府应针对贫困群体制定出长期的战略规划,减少贫富之间的差距,使得贫困人群能够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可观的收益。在本文中,笔者从亲贫困增长的内涵入手,对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扶贫的关系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经济亲贫困增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基于乡村旅游的产业扶贫则是践行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举措。研究解读以乡村旅游为拉动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背景;揭示乡村旅游产业特色不特、精准不精,贫困农户素质不高及利益回馈渠道不畅通等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能的若干问题;给出精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投资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精准设计旅游收益回馈机制等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6.
动态     
<正>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在稳增长、促消费、减贫困、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巩固我国当前经济稳中向好势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行动方案》提出了"因地制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女性开始参与旅游创业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经营民宿业。通过对台州乡村女性民宿主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乡村女性旅游创业不仅有助于摆脱经济贫困,而且为消除人文贫困提供了可行途径。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即身心健康脱贫、文化素养脱贫、事务参与脱贫、生活环境脱贫和自我价值脱贫。同时提出了实现人文扶贫的旅游创业战略,以促进农村妇女旅游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帮贫困乡村脱贫致富,开展旅游业务是一条很好的致富渠道。本文对旅游扶贫激励的优点在以下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如:贫困人口参与数量大、扶贫见效快、返贫的概率较低等,同时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三位一体"的扶贫策略,在对各地区的扶贫激励经验和模式的整理过程中,发现对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激励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乡村旅游扶贫,同时,旅游扶贫也是乡村扶贫的重要的环节,将乡村旅游产业壮大,对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都会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全新机遇,为农村产业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进程中,要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中寻找结合点,通过整合农业、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发挥融合经济效益,将乡村特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有文化灵魂的旅游景观,使乡村旅游收益持续惠及贫困群体。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减缓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程度,在实现全面脱贫之后,旅游引发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等相对贫困问题依然长期存在。通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延长产业链扩大包容性、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扶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型"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在于全面实现农村"自然美、基建美、乡民美、人文美"。贫困乡村产业基础都比较薄弱,迫切需要寻求可以助力乡村发展的某种产业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其他方式相比,旅游产业能以强大的市场优势、产业活力和强劲的造血功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聚,发挥旅游乘数效应,达到发展贫困乡村经济的目的。在旅游扶贫背景下,贫困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通过加大特困区扶贫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措施,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特困区乡村由表及里真正变美。  相似文献   

12.
农户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不少地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乡村旅游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争夺或旅游开发均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那么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究竟能否给贫困地区人口带来收益?本文基于农户感知视角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相对贫困农户的帮助,提高其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参与率。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贫困内涵、贫困发生区域的多维度和复杂性,进而对贫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精准化进行剖析,最后探索了精准扶贫的可行路径,并阐述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种特色路径的优越性和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14.
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问题之一,我国政府极其重视扶贫。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对于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进行评价,对把握脱贫工作的不足和方向、提高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选择2011—2016年为时间结点,将熵值法与加权评分法两种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榆林市和延安市21个“国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重点县”为研究对象,研究陕北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其精准扶贫效应,并对其做出评价。[结果]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经济效应总体为显著,且延安市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 在改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教育及生活水平方面,乡村旅游产生的效应不显著; 在改善贫困地区贫困居民健康水平方面,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比较显著。[结论]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总体处于显著和较显著两个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我国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乡村旅游扶贫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当前,旅游扶贫工作已进入精准施策、深入攻坚的关键时期,国家也适时地提出了许多支持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政策,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部分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着资源开发不足、交通落后、专业技术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旅游战略,提出发展农村旅游扶贫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6.
整合现有的制度经济概念以及相关研究,通过半结构和开放式访谈收集资料,借助较有代表性的乡村,从制度视角探索西藏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制度有旅游业内部制度、乡村内部的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研究吞达村旅游发展情况,对多方博弈视角下的制度嵌入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了乡村开发模式转变过程中制度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湘西十八洞村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腊尔山是典型的贫困纯苗族村寨地区,自从2013年习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视察后,5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十八洞村村民充分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改变当地落后状态,并由此总结出了影响全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十八洞村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为我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战略振兴战略计划提供了脱贫致富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贫困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重点社会问题。在我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是非常有效的路径。在本文中,笔者对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与驱动机制展开深入阐述,并提出借助乡村旅游开展扶贫工作的具体策略,为该方面的实际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江苏省农村贫困治理体系的不断演进,传统的扶贫方式和减贫模式所释放出来的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出现衰减的态势。而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有助于构建乡村旅游和贫困人口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以深层次地改善扶贫绩效,最终实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并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20.
西藏经济发展滞后,是国家连片贫困地区和脱贫攻坚的难点。实现全区脱贫过程中,西藏在应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挑战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拥有许多宝贵经验。以堆龙德庆区为例,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理论推导等,分析西藏脱贫攻坚成果,探索贫困脆弱性的原因,以推动地区反贫困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