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改革以来我国国家财政一直处于困境之中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家财政一直比较困难,目前这种困难还有加重的趋势。财政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改革以来的12年,年年有财政赤字,而且从“七五”以来,无论赤字的绝对量还是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加。目前财政赤字的水平已相当高,从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GDP的数值与GNP基本相同,故用赤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央地财政关系协调失灵导致地方财政赤字扩张偏向的理论假设和现实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协调博弈理论模型,运用我国1995-2012年省级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GS 2 SLS 和System GMM的回归分析,系统研究了“央地财政关系”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扩张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存在财政赤字决策的相互模仿行为,中央政府存在通过财政协调机制来协调地方政府的财政决策行为,但并不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央地财政关系”确实存在协调失灵,进而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持续膨胀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制度进行了研究,它对于完善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财政风险来源看,我国财政风险具有明显的转轨性特点,它可分为一般性财政风险、转轨性财政风险和特殊性财政风险。本文按照"财政风险的衡量标准、形成机制、形成原因、制度控制"的基本思路,以转轨性和特殊性财政风险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从赤字融资方式的角度,构建了财政赤字率、隐性赤字率和政府收支赤字率等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指标,试图建立一个既能与国际上通用口径可比,又能反映我国真实财政风险的赤字率衡量指标。政府收支赤字率是财政赤字率和隐性债务赤字率之和。(2)本文采用隐性债务赤字的直接估算方法,从而得出了1980~2008年期间我国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水平,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都在3%之内,隐性债务赤字率在6%~10%之间波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收支赤字率围绕10%波动。债务是赤字的积累。2008年年底我国国债负担率仅为17.73%,总债务负担率却高达67.5%。隐性赤字和隐性债务是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3)本文用经济学、博弈论理论,构建了财政风险形成机制模型,证明了所有地方政府都举债是地方政府博弈的纳什均衡,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无限膨胀的内生机制,中央政府对地方举债往往采取财政机会主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最大容忍度主要受举债的挤出效应的影响,偿还税率高低对其没有实质性影响。(4)本文对影响财政风险的5个定性方面的原因进行了量化,构建了一组分析财政风险原因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认为政府收支赤字率是最能反映真实赤字水平的指标;地方经济竞赛对财政风险的影响非常复杂,一方面会导致地方政府以债务积累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赤字率的过快上升。财税体制不合理和预算制度不完善也是财政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5)本文从建立赤字率和债务的警戒线、改革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改进政府激励约束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控制财政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希腊、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等国家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在全球金融市场搅起波澜,引发了西方国家对金融危机影响新的忧虑.纵观其他发达国家,财政赤字水平和公共债务水平较金融危机之前大幅上升,财政状况恶化日益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及发展形势对发达国家财政状况的恶化进行重点分析,首先阐述了引起发达国家财政问题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挖掘发达国家财政状况恶化给目前社会经济带来的风险,最后提出解决财政问题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财政的收入与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财政增收也意味着国家的经济在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在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增长,国家的财政收入以税收为主,我国的税制结构中主要以流转税为主要税种,正常情况下流转税应该与国家的GDP同步增长,但如果增长过快而超出了国家的GDP增长速度,同样会对造成财政增收风险.本次主要针对我国财政增收风险的构成进行分析,进而分析了财政增收风险的相关危害,最后提出了几点化解财政增收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文 《经济问题》2012,(9):15-19
"坚决不打赤字财政",是陈云一贯而鲜明的主张,因为在他看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建国初期,我国人民饱受通货膨胀之苦,而"币值下跌、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庞大"。因此,陈云力主财政安排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出现赤字,尤其忌讳将赤字用于投资。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预算保持平衡,物价基本稳定。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财政赤字渐成常态,相应地物价亦呈不断上涨趋势。尽管近年来连年出现的财政赤字主要依靠发行公共债务来弥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下的欧债危机警醒了我们,陈云提出的"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坚决不打赤字财政”,是陈云一贯而鲜明的主张,因为在他看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建国初期,我国人民饱受通货膨胀之苦,而“币值下跌、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庞大”。因此,陈云力主财政安排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出现赤字,尤其忌讳将赤字用于投资。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预算保持平衡,物价基本稳定。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财政赤字渐成常态,相应地物价亦呈不断上涨趋势。尽管近年来连年出现的财政赤字主要依靠发行公共债务来弥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下的欧债危机警醒了我们,陈云提出的“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胡建莉 《经济师》2005,(4):84-84,86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给我国财政带来很大风险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对此 ,我们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控制财政支出 ,优化国债结构 ,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财政脆弱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海英 《财经研究》2002,28(10):9-14
本文运用财政脆弱度分析框架,对我国的财政状况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初始财政形势以及短期财政风险等面上,中国财政有着较大的脆弱度。中长期财政状况虽然反映出我国财政可持续能力较强,但如果近期经济形势和财政体制性因素不作大的调整,财政赤字状况恶化以及财政危机的出现还是很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关于预算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和物资供求平衡三者综合平衡的理论,是从1956年发生财政赤字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一理论本应指导我国的财政平衡工作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遗憾的是,多年来主要由于政治路线上的错误,使这一理论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光辉,又曾多次出现比过去更为严重的财政赤字。“二五”时期以来多次出现的赤字,特别是1979年出现的赤字,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无疑可以使我们的财政平衡理论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财政风险是财政支付危机的总和,是深层次的宏观经济风险。目前,随着我国许多地区财政赤字和债务包袱沉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压力,我国财政自身的安全受到了严峻挑战,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走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认识和有效防范我国的财政风险,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2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高达974 200亿元,其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速,M2/GDP的值已高达1.88。通过对国内1990—2012年M2、GDP、M2/GDP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纵向比较,以及对中国2012年M2/GDP与同期世界各国M2/GDP的值进行横向比较,得出我国货币超发的结论。我国货币超发主要是由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居民的高储蓄率和外汇占款的增加而造成的。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黎艳 《时代经贸》2013,(2):161-162
恰当地使用财政赤字会起到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如果财政赤字规模得不到有效控制反而存在着巨大的财政风险。如何控制财政赤字规模、弥补财政赤字对发挥财政赤字的积极作用、加速经济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意义。本文对建国以来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财政赤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弥补财政赤字的思路,以期能为当前及未来我国的财政赤字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国债发行规模的确定 (一)根据需要偿还的债务本金和预算安排的财政赤字确定年度发债规模。 作为防范财政风险的措施之一,从2000年起我国将国债利息支出列入经常性预算,与国债本金分开。这样,我国年度财政预算中确定的国债发行规模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即当年需偿还的国内外债务本金和当年形成的财政赤字。年度财政决算时,由于债务收入大于支出部分用于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利用2005至2014年间江苏浙江两省的省以下政府间税收收入分成体制的变动作为识别税收收入分成体制与政府间财政激励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从平均意义上来说,从总额分成体制转向分税种分成体制,导致县(市)政府本级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下降了1.712%至2.159%;第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分税种分成体制导致县(市)政府本级财政赤字与GDP之比的更大幅度的下降;第三,在财政赤字与GDP保持近似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分税种分成体制对县(市)政府财政扩张冲动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基于分税制原则,通过分税种分成体制建设来进一步完善省以下政府间税收收入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视角》2002,(6):48-48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着三种抉择: 第一种抉择,继续执行现行扩张性政策,目标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遏制GDP增幅下降。为此,必须加大扩张的力度和强度,按照所谓国际公认警戒线的标准(当年赤字占GDP3%;国债余额占GDP60%),以更大的规模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一抉择,也许能保住GDP的增幅不至于掉下来,但扩张性政策强化、长期化所带来的政策负面效应必然会进一步扩大,财政和金融风险必然会进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财政赤字没有得到彻底的抑制,还呈蔓延趋势。有相当一部分县乡行政人员和教师工资不能保付,建设资金十分困乏。目前,我国财政集资和分配资金的方式,严重地阻碍了改革的进程。财政体制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本文就财政体制改革谈点初步构想。 构成财政困难的原因 造成财政困难,形成财政赤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这几个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8.
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标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品珍 《经济师》2005,(10):207-208
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是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测,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应从目标定位、内容范围以及设置方式等方面来制定内部会计控制的标准。包括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部分,一般标准以具体标准为基础,同时也是具体标准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一系列有待克服的困难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国家财政的困难和持续12年之久的财政赤字。从1979年以来,国家财政已经连续12年出现赤字,累计已达700多亿元,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能否在经济调整过程中使财政赤字不断减少以至最终消除,就成为经济调整成败的主要标志之一。 体制缺陷是导致财政困难的根源 从表面上看,导致财政赤字的直接原因是财政支出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或者说财政收入的增长赶不上财政支出的增长。但实际上,财政的运行状况向来都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我们必须从整个国民经  相似文献   

20.
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力量,财政救助是促进全球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财政赤字加重、道德风险上升等潜在成本。本文认为,政府在关注财政救助收益的同时,更要关注其风险及成本,以实现财政救助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