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刘浪 《金卡工程》2009,13(10):63-63
量刑建议制度是量刑建议在整个刑事诉讼中的动态运作过程及其相关一系列程序制度的总称.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公诉职能,加强量刑法律监督,实现量刑程序和实体公正,提高司法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2.
张之永 《金卡工程》2010,14(9):139-139
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本文详细分析我国现行刑事诉讼中再审程序的弊端,以期改进。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是以国家起诉和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为主要模式的,并深受”探知真理”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程序的设计完全以管制思想、权力支配观念为基础,在实践中也具有被害人被忽略、犯罪改造不理想、社会关系不利于修复、案件积压、司法成本高、浪费了司法资源等传统刑事司法制度所具有的弊端。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兴的犯罪处理模式,创生了一种新的利益争端解决方式,具有诉讼分流、满足不同主体利益、化解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矛盾和冲突等司法功能。文章认为在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改革十分必要,可以弥补正义的不足,进而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4.
白玉恒 《金卡工程》2010,14(8):32-33
民事审级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程序制度,审级制度设置上的科学和完善程度也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民事诉讼各种程序制度设置上的科学程度和完善程度。然而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度的规定是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民事审级制度的概念、意义,以及对国外三审终审制的考察,分析了我国民事审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设立有限的三审终审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蒋博 《金卡工程》2010,14(1):95-95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两审终审制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基于现代审级制度的原理、西方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的现实国情,可根据以下思路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建构多元化的审级制度;重新界定四级法院的性质和功能并据此对法院系统进行调整;在重构审级制度的同时,规范再审程序,严格控制再审程序的发动。  相似文献   

6.
李兵 《金卡工程》2010,14(4):53-54
刑事辩护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当法律程序的内在要求。理性是法的思想基础,作为刑事程序法的一项制度,刑事辩护既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同时也是一种人类理性的社会活动。对刑事辩护理性涵义审视和梳理,对树立刑事辩护正当性观念,促进辩护制度立法和司法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欣 《时代金融》2012,(17):34-35,38
近年来,在恢复性司法流行的背景下,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已被西方各主要国家纳入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我国对此制度也投入极大关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设专章规定刑事和解制度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制度,但二者独立成章未能完美结合,及时建立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和解制度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先进的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制度,探讨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适用的现状及缺陷,并进一步提出需要解决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中具体程序设计、理论实务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唐嘉君 《金卡工程》2009,13(3):39-40
刑事质证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该诉讼活动对于推动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权,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质证制度的规定极为不完整,显得极为粗糙,不易操作。随着刑事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刑事质证制度的不完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刑事审判乃至整个刑事诉讼程序有效运作的"瓶颈",给刑事司法活动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郭欣 《云南金融》2012,(6Z):34-35
近年来,在恢复性司法流行的背景下,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已被西方各主要国家纳入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我国对此制度也投入极大关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设专章规定刑事和解制度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制度,但二者独立成章未能完美结合,及时建立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和解制度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先进的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制度,探讨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适用的现状及缺陷,并进一步提出需要解决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中具体程序设计、理论实务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常开平  胡森 《金卡工程》2009,13(6):19-20
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现实困境将我们的目光聚焦于如何完善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制度上来。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结果执行难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存续已久的"痼疾",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本身的程序设计是导致判决结果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概览被害人权利保护现状以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对其程序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对策即通过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程序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令状制度有着丰富的内容,内含丰富的法理,并对法治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正受着极大的挑战,为此加强刑事司法令状制度例外规则研究极为必要.总的说来,例外规则主要有经同意的例外,紧急的例外,附带的例外三种,各种例外都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和实践做法,也有较为严格的适用条件和比较规范的程序要求.通过对这些规则的研究可以有效避免刑事司法令状制被形式化,虚置化,进而推动刑事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倩 《金卡工程》2010,14(11):208-209
当前,刑事和解制度因契合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而倍受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制度主要是在审查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环节。本文从刑事和解的内涵和价值出发,通过阐述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分析我国在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对比国外先进经验,针对自身制度设计缺陷提出完善构想,以期对刑事和解制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对深化检察机关刑事和解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周朝章 《金卡工程》2010,14(10):78-78
刑事和解是现代西方刑事法学的创举,在刑事司法体系内对被害者利益及罪犯利益实现了双重保障的一项制度,刑事和解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模式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司法体制的改革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在司法实践中时常出现刑事和解身影。  相似文献   

14.
姜洪涛 《金卡工程》2010,14(5):79-80
刑事审前程序是我国辩护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两难一险的频发时期,主要原因是审前程序是收集、固定证据的最佳时期,而我国刑事审前程序在构造上不具有基本的诉讼形态,没有形成那种有中立的裁判者参与、控辩双方平等交涉的司法格局,辩护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缺乏必要的救济制度。本文主张在审前程序中确立预审法官制度,为辩护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提供救济。  相似文献   

15.
刘煜 《金卡工程》2010,14(3):21-22
作为与这项司法改革密切联系的制度,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蕴涵与我国当前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谋而合。但是,我国并没有将这项制度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法院尚无具体操作标准。因此,笔者就我国法院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存在的困境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比较符合我国法院的刑事和解制度加以探讨,以期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探索有益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秦波  严雪梅 《金卡工程》2010,14(8):135-135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是践行"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法院刑事审判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司法实践反映的问题出发,对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作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7.
叶文会 《金卡工程》2010,14(2):65-66
刑事悬赏是司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提供线索破获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刑事悬赏制度有利有弊,我国的刑事悬赏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一种制度,但刑事悬赏在我国构建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所以,提出一些构建我国刑事悬赏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裴宗全  张山 《金卡工程》2010,14(4):95-95
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不存在刑事和解制度,最有可能存在刑事和解制度的程序当属刑事附一带民事诉讼程序、被害人参与的公诉程序以及自诉案件程序,他们中都没有对刑事和解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赵洁 《金卡工程》2010,14(11):45-46
刑事辩护制度是现代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一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体现与保障。它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是刑事诉讼程序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1996年我国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辩护制度做了重大修改和完善。然而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在立法方面还是在实际操作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现行刑事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修复性司法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司法理念,重在修复犯罪人、被害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被害人保护更是修复性司法的中心所在。被害人角色被遗忘的现状客观上要求以被害人保护为中心的修复性司法制度的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和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连理和完善就成了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