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该项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企业的频繁使用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是国内、国外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在众多的原因中,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将我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是我国屡遭倾销裁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从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角度提出了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该项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企业的频繁使用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是国内、国外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在众多的原因中,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将我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是我国屡遭倾销裁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从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角度提出了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左祥宾 《中国外资》2013,(14):260-261
至今,我国已加入WTO十多年,对外贸易加速发展,但随着出口贸易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上遭受反倾销诉讼也越来越多,现已经成为反倾销诉讼头号受害国,究其问题根源,"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遭受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本文拟从WTO反倾销制度研究入手,探究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渊源,并深入剖析当今欧美国家在反倾销中仍将我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不公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产品成本在反倾销应诉中的维权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友 《上海会计》2003,(11):11-13
一、我国企业要成为反倾销应诉的主体目前,我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自1978年欧共体对我国进行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2年10月,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共计520多起。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以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将中国企业确认为“非市场地位”对其行使歧视性反倾销。歧视性反倾销政策主要表现在采用替代国制,即在反倾销调查中不用我国产品成本和国内售价作为正常价值,而用第三国作为替代国。但是,随着我国对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各国逐步取消贸易壁垒,国际反倾销案件数量剧增。而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这既有我国出口商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企业缺乏市场自律等内因,也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等外因。而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存在的误区成为应诉取胜的障碍。认识误区,则能增加胜算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欧盟是对中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之一.欧盟长期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歧视性"类比国"方法认定产品的正常价值.1998年以来,欧盟允许中国涉案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待遇",对符合条件者适用正常的反倾销规则.中国希望欧盟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今年欧盟给予较为积极的回应.即使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较快得到解决,中国企业仍将长期面临欧盟反倾销的困扰.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许多国家关税的降低,一些临时性的贸易壁垒,特别是反倾销措施,越来越多地被各国用作贸易保护的武器。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公布的反倾销案件统计结果可知,有18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对41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反倾销申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直是外国反倾销的对象,占同期全球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8.9%。基于此,文章在对倾销与反倾销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包括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处于“非市场经济地位”、部分中国企业自身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在反倾销环境下的应对措施,具体有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建立行业协会,培养专业人才、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尤其是西方一些国家频频对中国企业提出反倾销指挥、家电、钢铁、纺织、家具、打火机等行业都被涉及,一些企业“很是受伤”。WTO报告称,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中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原因何在?是中国产品价格便宜以及反倾销限制很少,容易“上手”?还是中国属“非市场经济国家”,别人的借口“堂而皇之”?中国应对反倾销指挥牢骚太盛于事无补,锐竟改革、苦红内功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期话题请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钟  相似文献   

9.
宋敏 《中国外资》2010,(12):22-23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WTO国际贸易救济制度中的一个特殊历史遗留问题,极具岐视性、不公平性与不合理性。多年来,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频频针对“非市场经济”中国的出口企业运用替代国、类比国等“非市场经济规则”提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已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美欧究竟何时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反倾销已经成为反对不公平竞争以及保护国内企业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水平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也一直面临着被反倾销的严峻挑战。外国对我国频频实行的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的产品出口以及对外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尽量减少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同时,由于受市场经济地位歧视的影响,中国被裁定的反倾销税率也是世界最高的,由此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反倾销已成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会计界必须面对的话题.因此,从新会计准则实施(2007年1月1日在中国上市公司率先采用)的视角审视反倾销,研究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权益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彦军 《中国外资》2013,(15):38+40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了反倾销措施的滥用。中国企业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施加的反倾销调查;对华"反倾销"形势严峻,以致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从倾销和反倾销的概念及特征谈起,概括了反倾销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针对当前我国企业面临反倾销的形势,提出了积极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已成为我国扩大出口的一个突出问题.西方一些国家一直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在反倾销调查中以"替代国"价格来确定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使中国的产品被认定有较高的倾销幅度,在仲裁时被征以高额反倾销税.针对这种不利局面,我国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通过政府间的双边谈判,尽早争取被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加强世贸组织中的相关法规的研究;选择最有利于我国的替代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自身利益;建立健全中国的反倾销法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尹平 《金卡工程》2009,13(11):242-243
近年来,我国贸易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对欧盟的贸易持续顺差,我国也遭受着越来越多的欧盟反倾销指控。由于世贸组织对反倾销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利用这个漏洞欧盟频频对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进行反倾销的调查和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使我国成为反倾销的严重受害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欧盟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案件,探索出欧盟对我国进行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支慧 《中国外资》2012,(10):106-107
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经常遭遇反倾销调查,给我国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反倾销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企业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反倾销会计是反倾销诉讼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介绍了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就反倾销过程中所面临的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应诉反倾销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会计事务.2005年,国外针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达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企业因国外反倾销调查而伤痕累累.从近几年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经验看,会计工作做得好坏,往往是决定应诉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反倾销会计工作才刚刚起步,必须让更多财会人员懂得应对国际反倾销的会计视域及其基点,提高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符鸿 《金卡工程》2010,14(4):206-206
欧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贸易地区之一,第一例对华反倾销案件正是由欧盟发起的,从此拉开了欧盟和世界对华反倾销的序幕,至2008年10月欧盟已经对华反倾销立案196起,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最大的对华反倾销地区。为了有效维护国家和出口企业的利益应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必须对欧盟的反倾销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本文结合当前欧盟反倾销法发展的新趋势和原因,重在探讨中国应对的策略,从而为维护国家利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世贸组织发布的反倾销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共有39个WTO成员方新发起了190起反倾销调查,比2005年减少11起。从案件数量看,反倾销措施在贸易壁垒中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在削弱,然而,中国仍是全球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者。2006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数为68起,位居各成员之首,同比增加12起。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400亿美元。一、从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看制约我国企业成功应诉的原因(一)“非市场经济地位”不利于我国企业应诉成功一些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仍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体”,即一旦我国企业遭到反倾销立案调查,国外企业将以“第三国”的生产价格或价值来衡量和计算我国企业相关产品的出口价格,以此确定有是否倾销和计算倾销幅度。由于不同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资源储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各不相同,用“第三国”的价格来衡量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既不科学,又不准确,更不公平。另外,有些国家为阻挠外国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故意拖延反倾销调查期限。2006年3月,河北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被印度立案反倾销调查。2006年8月,该企业在印度参加第一次开庭辩论并取...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经常遭遇反倾销调查,给我国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反倾销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企业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反倾销会计是反倾销诉讼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介绍了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就反倾销过程中所面临的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贸易交往的加深,倾销和反倾销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当前,我国是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中国企业的利益已经严重受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机制,来预警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本文从反倾销会计预警的内涵入手,对反倾销会计预警机制的杓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