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鹿海洋 《管理观察》2018,(22):96-97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惨败的基础上,在经济恢复和社会重建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随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大衰退后,管理学家对于日本管理文化研究的兴趣逐渐变弱,但是在日本管理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日本企业发展迅速,所以对日本管理文化的研究会指导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的今天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从宏观上看,日本经济就像患上了严重的“半身不遂”,并经久难愈。而从微观上来看,构成日本经济巨人骨骼和肌体的大中型公司纷纷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3.
世事如棋,上世纪80年代日元经济横扫全球之际,日本企业获得广泛的赞誉,终身雇佣制和集体主义成了国际企业的样板。可当日本经济陷入失落的十年之时,日本企业又因为创新匮乏和反应迟钝成为被批判的靶子。然而迄今为止,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中,日本企业比比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70到 80年代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震惊。日本国内经济欣欣向荣 ,更将经济触角伸向了欧美市场。日本企业为何有如此好的经营业绩 ?1 981年理查德·帕斯卡和安东尼·阿索斯出版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分析了日本经济赶上并超过美国的原因。一、日本企业“内和外争”思想的产生人们将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总结为“内和外争” ,笔者认为“内和外争”并非儒家的“和”与西方的“争”的简单叠加 ,而是有了自己的创新。首先是“内和”的思想的渗透。日本企业不仅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和为贵”气氛 ,强调团队精神 ,还在管理系统与外部…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与日本企业的人土探讨企业文化,你会对他们诧异的神色和茫然的表情感到惊奇,似乎他们对此不以为然。难道他们的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吗?但你分明从他们员工的举手投足间就可感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这又能做何解释呢?这种疑问,只有经过再三了解和深入思考才能茅塞顿开。是的,日本企业没有“文化”,准确地说,没有我们目前所说的和所做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叶芃 《企业文化》2004,(11):63-65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一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它的最早实践 者却是日本人。二战中日本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世人都以为 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不久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当日本产 品相继敲开世界各国国门,特别是 电视、汽车等占领了美国大部分市 场时,美国研究起日本经济发展的 奥秘。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纷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真的不行了吗? 据统计,1990-2000年日本GDP年增长率为1.75%,同期七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与日本增长率不相上下的有法国(1.8%)、英国(1.9%)、意大利(1.56%).大家公认的经济增长"优等生"德国同期增长率也只有2.25%,仅比日本高0.5%.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确实下降了,但人们应清楚地看到,日本仍稳坐世界经济强国的第二把交椅.  相似文献   

8.
《巴蜀质量跟踪》2000,(23):34-36
这是坐落在日本大阪市近郊一所不起眼的简单木屋,人们都忘了现在日本还有这样的地方存在。那里没有精品店,没有咖啡店——真的是什么也没有。这完全不象是接受日本下一波科技革命的地方。但是,当—位白发苍苍、有气喘病的七旬老人健三访友返家时,总有一个短促高亢的声音迎接她:“你回来了,今天天气不错吧?”  相似文献   

9.
贾怀东 《企业导报》2002,(12):43-44
<正> 日本企业向来凭"以合为贵"而著称于世,特别是面临强大对手的竞争压力时,他们更是以"一致对外"为原则团结起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企业局部利益,联手战胜对方。1959年美国施乐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印机,从那时开始,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美国一直保持着在世界复印机市场的垄断地位。施乐复印机关键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企业文化优势与《孙子兵法》盐城晓吾进人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战略跳出原有的模式,开始了新的转换。在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企业竞争优势除诸如资源、技术、人才等外,还应包括文化。企业竞争的胜利,往往取决于文化优势。日本企业界人...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动漫产业很发达,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三支柱产业,拥有世界顶级的动漫制作者。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速度惊人,每年都会有大量优秀的动漫作品问世,这些动漫作品蕴含着日本人的生活精神状态,是他们社会文化的间接反映,已经成为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结合日本动漫作品,对其中蕴含的日本社会文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产品质量世界第一,劳动生产率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其秘密何在?节约精神是日本企业成功秘诀之一;质量管理是日本企业成功秘诀之二;使命比金钱更重要,责任几乎就是一切;他们忠孝、勤奋和敬业,挑战、执着和坚持;以忍为德。  相似文献   

13.
冯昭奎  语泽 《英才》2003,(1):38-38
80年代中期有一位日本老师带着一批只本学生站在长安街上数轿车,其中90几辆部是日本产的轿车。那时候在首都机场有一块广告牌——“有路必有丰田车”。但是,90年代日本汽车在中国就不占优势了,取而代之的是德国大众。这其中有企业战略的原因,因为日本当时在主攻美国市场,而对中国市场放松了投资,即使投资了也是如夏利等一些低端产品,同时,也有日本国内经济的原因。二战后,日本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在西方国家里是最高的,被称为“西方经济的优等生”。80年代,由美国学者写了一本书,名为《日本名列第一》。可是到了七八十年代,就成为亚  相似文献   

14.
“和”的观念、集体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文化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良思想以及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思想的碰撞成为了导致青少年道德危机现象产生的元凶。本文在对日本社会中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作出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的观念与“学业荒废”的关系、“集体主义”思想与“欺辱”的关系以及“武士道精神”的负面影响对日本传统文化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的日本在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之后被西方列强的炮舰强行打开了国门,在经过痛苦的挣扎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民族心理,文化价值观等文化结构中诸多要素与日本近代化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得出结论:日本文化在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走上了近代文化道路,日本文化的近代化,又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使日本迅速走上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日本企业凭借产品的高质量征服国际市场。进入90年代以来,日货日益受到欧美企业的冲击,市场占有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使日本企业不得不逐步改变营销策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上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上,从经营到理念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不但要令顾客满意,甚至要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在服务上时常让顾客有“贴心”和“新鲜”的感觉。这一革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条,日本营销专家们称之为对待顾客的“黄金定律”。一、一切为顾客的企业理念。日本营销专家认为,顾客满意就是企业管理的首要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的神速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国内及其他国家管理学家通过研究总结,认为日本的成功源于其在管理上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根植于日本文化具有明显特色的人事管理,主要表现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二是在生产技术开发中,重视模仿,追求质量上的完美与成本低廉。但是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的经济却出现了倒退,  相似文献   

18.
日本企业向来凭“以合为贵”而称于世,特别是面临强大对手的竞争压力时,他们更是以“一致对外”为原则团结起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企业局部利益,联手战胜对方。1959年美国施乐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印机,从那时开始,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美国一直保持着在世界复印机市场的垄断地位。施乐复印机关键技术的专利保护期限截至1976年。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90年代是日本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而90年代后半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尤为剧烈。其变化的趋向是集中发展高新技术。日元升值后,日本基础产业出口停滞,发展放慢,而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据电通审议会预测,到2010年,日本将铺设全国光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日本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日本式企业管理是美国绝对利润原则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合金文化”。中国的文化和美国的技术传到日本,被改造成“日本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日本大地,并形成日本管理的特色,由此促进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