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松 《南方经济》2005,(2):66-68
央行九年首次加息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央行加息基本内容的考察,深入分析央行加息对宏观调控效应的可能表现和制约调控效应有效发挥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剖析央行加息的政策意义:一方面旨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另一方面将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和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对中国体制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克敏 《特区经济》2004,(10):41-42
<正> 一段时间以来,央行是否加息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各界人士也急于从中考量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形势、社会资金供求量以及中美的利差是决定当前利率政策的3个主要因素。就宏观经济形势而言,加息固然必要,但也必须考虑到未来物价走势可能发生的变化,加息必须十分谨慎,近期升息的可能性不大,连续若干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超5%,央行才可能考虑部分加息,或是微弱升息,以便实现经济软着陆,达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目的,即使经济的增长实现其潜在扩张能力;使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使价格稳定(即货币购买力保持稳定);使长期利率保持在合理状态。 一、近期利率调整走势分析 1.资金相对过剩不支持加息。从资金供求总体上看,目前资  相似文献   

3.
贺军 《中国报道》2010,(11):92-93
此次加息之后,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加息周期,央行在将近3年未动利率之后,开始动用这一实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使得中国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增加了一个影响力极大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4.
在宏观经济回到正常增长路径,CPI超过3%并出现向上走的趋势时,央行宣布加息,出人预料也合情合理。央行加息意味着货币政策从紧,意味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刺激政策正在稳步退出,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回归正常的经济运行轨道,货币政策正在从扩张回归中性,  相似文献   

5.
【香港《信报》2005年5月25日】去年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年,中国政府出台包括加息在内的多项政策,为过热的经济特别是房地产降温,使中国股市大伤元气。今年第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公布后,又有很多经济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仍然过热,须用加息等宏观调控政策加以遏制。中国经济真的过热吗?  相似文献   

6.
李赟 《新财经》2006,(6):62-63
在全球央行加息的浪潮下,中国的加息也如期而至,踏入加息通道之中。兹事体大,央行加息犹如石子入水,泛起的涟漪势必波及深远——宏观经济、产业行业、金融市场等无不处于冲击波之内。对此,中金公司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各有一番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通胀高企、市场流动性泛滥、全球加息氛围渐浓等多重因素夹击之下,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均表示,2011年二季度,央行将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手段,力抗通胀。多数机构预测,未来"三率"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9,(48):34-34
越南央行25日宣布重启加息,该行将从12月起将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由7.0%上调至8.0%,这是该行自1月份以来首次上调利率。越南也成为亚洲第一个加息的经济体。央行公告说,越南正努力维持明年的经济增长,并抑制通胀,加息是为了严格控制贷款和支持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9.
央行的持续加息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中国居民储户负利率局面;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中国企业和房贷消费者的融资成本。持续的加息究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扬 《南方经济》2014,(1):109-113
200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已进入了新的运行平台,出现结构性减速,需要做结构性调整。2009年针对经济危机采取的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是积极的,但是超常规政策的副作用已逐渐显现。经济运行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宏观调控政策也有了一些新的安排。第一是潜在增长率,上限要防通胀;第二是就业,下限要保就业。理论上,好的宏观调控是让实体企业感受不到的宏观调控,专心做技术和市场。而中国的货币政策20年来是被外汇绑架的,发达经济体还在主宰着世界经济。由美欧日主导的跨太平洋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定,多边服务业协议以及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还有韩国和加拿大,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发达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区,而中国和“金砖国家”通通不在内。这个新体系具有排他性,尤其排斥中国。面对这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经济体神圣同盟,我们要有应对的政策,建立上海自贸区,就是一个大的应对国际贸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易宪容 《新财经》2006,(9):22-22
央行终于选择了提高利率,虽然迟到,但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最有效工具目前,银行流动性过剩已经很严重,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作用甚微,而且不能对银行外资金起作用。因此,央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笔者认为,连续加息才是政府目前宏观调控最有效工具。从2004年以来,政府的宏观调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但收效甚微,反而越来越热。究其原因,这几年的宏观调控没有把握到经济过热的根本所在,所以,也就无法采取合适的手段与工具。目前中国经济过热表面上是由于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那么其根源何在?中国经济过热是政府管制下低利率政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以G20国家为主要样本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差异比较显著;相对浮动汇率经济体,政策对钉住汇率经济体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贸易渠道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要标志的退出机制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小挑战,尤其应警惕潜在的通货紧缩和币值下行风险;此外,加息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但对我国股市可能造成短暂的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13.
3月17日央行宣布.自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对于这次央行加息.有人说是“出其不意”.但根据目前的经济数据.央行加息早就势在必行了。从2006年宏观调控后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并没有停止。只要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开发投资  相似文献   

14.
企业关切     
《天津经济》2011,(4):77-79
前沿政策央行宣布年内二度加息应对持续通胀压力在普遍预期之下,市场迎来了2010年以来中国第四次加息,也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的政府在对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取向上如何把握,成为了时下热议的话题。在当前热切的关注之下,"克强指数"和"克强经济学"等作为新词也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并且受到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就从当前我国经济在运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解读现届政府在当前经济宏观调控中所持的态度,并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未来去向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前沿政策     
《天津经济》2010,(11):80-80
央行时隔三年首度加息通胀如未抑制或将再加息时隔34个月,央行再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首次加息。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上半年,由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我国经济在国际影响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上半年港口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并呈现低速增长局面;航运形势相当严峻,企业经营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18.
央行加息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柏 《特区经济》2011,(12):75-77
金融危机后的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趋势日益增强。为了控制这种局面,我国央行从去年10月份开始采取加息的金融政策和手段,来直接影响到膨胀带来的CPI的不良上涨的局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利用加息的手段是不得已为为之的措施。本文通过对我国今年3次加息政策实施,以及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对房地产和股市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加息手段应用的现实效应和利弊,在对目前即将开展的进一步加息政策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2011房势     
《中国经济周刊》2011,(1):50-51
开发商卖楼,政府卖地,房地产是个支柱经济。他想涨,你想降,市场和政策房子更买谁的账?央行加息,保险资金圈地,游资囤房,人人都在逐红利,  相似文献   

20.
言堂 《东北之窗》2011,(9):10-10
无论是影视演员孙兴、莫少聪吸毒,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一审被判死刑,还是济南菜农因菜贱而自杀、个税调整以及严惩酒驾,4月里人们最关心的还是高房价、高物价和食品安全,调控、抑制、严打也成为这个月里的三个关键词。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统计数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创下32个月新高。虽然当前5%左右的CPI涨幅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并不少见,但当前公众对通胀的容忍程度以及对物价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降低。如此,央行今年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能否就此抑制住高通胀,还需要观察。在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央行加息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3月份多数城市的房价也仍在环比上涨。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只有12个城市,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仅有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