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伦伦  吕敏 《财政科学》2023,(8):102-111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全球最低税改革方案确保跨国公司成员实体在各国的有效税率不低于15%,从而对过度的国际税收竞争进行有效治理。全球最低税改革会对各国所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系统挑战,并倒逼各国审视和改革现行优惠政策。本文在总结各国税收优惠显性特征的基础上,阐释了全球最低税对一国税收优惠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全球最低税改革背景下优化我国税收优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其对世界各国的税收机制都提出重大的挑战,关于电子商务税收到底该不该征税,如果要征税那么要怎么样征,征什么税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而世界上相对发达的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欧盟,走在电子商务税收管理的前端,其制定的各种政策都具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洁 《海南金融》2021,(11):37-47,75
经济数字化动摇了国际税收秩序的基石,加剧了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给各国带来的损害,为应对挑战并在国际税收利益博弈中抢占先机,至今已有超过十个国家正在计划或已经开征数字服务税.美国作为全球数字经济产业的领先国,受数字服务税影响最大,为保护本国税收安全、维护税收利益,美国对开征数字服务税的多个国家启动"301调查".美国在调查报告中坚称,数字服务税不具有理论正当性,且缺乏规则合法性.数字服务税的性质模糊,数字服务税规则违反了国际税法视角下的资本输入中性原则、税收确定性原则、避免重复课税原则等,冲击了现行的国际税收制度,影响了国际税收秩序的稳定,自下而上地倒逼国际税收秩序重建.  相似文献   

4.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在世界的蔓延,一场国际“数字税”征收潮也拉开帷幕,除了欧盟外,一些亚太、非洲、南美洲国家也竞相出台“数字税”征收法案,或将引发一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对全球经济话语权与主动权的重新分配. 什么是“数字税” 数字税,又称“数字服务税”,是围绕数字经济产生的一类税收.数字税最早被提出是为了缓解互联网跨国公司对非注册地国家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BEPS,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即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全球总体税负,利用各国税制差异和监管漏洞,通过企业职能拆分、资产内部转移定价等方式逃避纳税义务,从而造成区域税收分配不均矛盾.  相似文献   

5.
全球第四次税收改革浪潮的核心内容是将投资者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整合.作为投资者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息税成为各国税收改革重点关注的对象.纵观学术史,有关股息税经济作用的论述主要分为三种观点:传统观、税收无关观以及税收资本化观.这三种理论观点对现实税收政策是否废止股息税或者将公司所得税与股息税合二为一各有主张.本文回顾了有关股息税的理论观点、相关实证检验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股息税改革经验,最后提出了针对中国股息税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体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换,突破了传统税收征管实体联结度规则“壁垒”.税法领域的相关法律缺失,已不能有效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线上线下税收不公的法律问题.面对数字服务领域的税收问题,世界各国采取的办法或是开征数字服务税,或是修改国内法律,又或是等待国际统一规则的制定.开征数字税的国家在纳税起征条件、税率、征税对象、“安全港”条...  相似文献   

7.
随着有效税务筹划理论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就税收成本、非税成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国内关于税收成本与非税成本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税收成本、非税成本的界定和计量问题尚未解决.归纳、梳理税收成本与非税成本研究文献,对我国税收成本与非税成本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有利于解决税与非税因素在经济决策中的协调问题,有助于开展有效的税务筹划.  相似文献   

8.
随着税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税务机关对现代化税收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税干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税干的素质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国税机关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税干的素质教育包括对税干税收业务能力,税收高科技管理能力,语言字写作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只有将税干这几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我们才能建设一以高素质的税干队伍。针对这一问题,笔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基层国税机关在对税干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给税干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税干素质教育工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欧盟有关税收问题的规定,约束了成员国的税收立法内容,并且已经超越成员国的独立税收管辖权,导致成员国税收管辖权部分转移,出现超越国家的税收管辖权现象。欧盟法律制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消除统一市场的人为和制度障碍,促进共同市场内部的商品、劳动力、资本和服务流动。欧盟在处理与成员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问题上已经取得了有益的进展,但是,税收管辖权由国家向国际组织行使的转变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还存在以生产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区域性税收优惠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税收收入与税源背离增加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诸多问题,从扭曲市场主体竞争和形成地方行政壁垒两大方面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和欧盟的经验,从以下方面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税制结构,进一步推进增值税改革;规范税收优惠,建立税收环境评估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完善跨区域税收分享机制建设;加强横向税收协调统一与征管合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慈善捐赠事业不断发展,但与之相关的慈善捐赠税收政策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梳理我国慈善捐赠相关税收政策法规发现,我国慈善捐赠税收政策体系目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慈善捐赠税收政策体系,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从全局考虑,统筹规划各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各税种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征管共同作用,充分保障捐赠者和受赠者权益,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慈善捐赠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是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地方税体系构建是其中重要一环。当前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税权划分不科学、主体税种缺失、法治建设滞后等问题,本文结合国际相关经验,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Recent reductions in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have meant that the existence of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tax differentials is now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maining causes of distortion to the optimum glob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hence to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debate as to how to reduce such distortion, two mai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emerged. The first believes that this result can be achieved primarily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of corporate taxes. To date, efforts in this direction have not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The second contends that market forces, through tax competition, will spontaneously reduce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tax differentials. In this article, an analysis of recent trends in corporate tax rates supports this second contention: statutory and effective corporate tax rates are continuing to decline and converge. However, recent tax revenue data give little support for the existence of tax competition; the expected shift in the tax burden from corporate profits onto less mobile factors such as labor has largely failed to materialize. Several explanations for these contrasting findings are outlin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4.
我国碳税制度要素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税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政策手段。我国在确立碳税制度框架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碳税经验,通过降低能源税税收负担和开征碳税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从原有相关税种过渡到碳税的制度转换过程。在综合比较碳税制度运行时的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最优的碳税课税主体、课税环节、税率及税收用途,这些碳税制度要素的研究对构建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应小陆 《涉外税务》2007,227(5):48-52
针对纳税人利用资本弱化进行避税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建立资本弱化税制来规制这种避税行为。发达国家防止资本弱化避税的通行做法主要是采用安全港规则和正常交易规则两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的资本弱化避税问题同样不可避免。因此,借鉴防止资本弱化避税的安全港规则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实践,对建立我国的资本弱化税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的改革部署中明确提出了健全直接税体系,提高直接税比重的要求。因此,“十四五”时期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同时实现税收公平目标。对比近两年国外个人所得税发展趋势,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收入占比较低、劳动所得税负较重等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一是将资本所得纳入综合所得计税范围,同时推进现代化税收征管,避免税收流失,以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二是通过完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公平。三是优化高端人才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健全、完善的金融税制是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从韩国金融税制的现状出发,按金融间接税、金融所得税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税的分类,介绍了韩国现行金融税制的设计和开征情况,分析比较了中、韩两国在金融税制上的异同,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金融税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如课税对象的选择、整体税负的设计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楠  刘蓉  卢盛峰 《金融研究》2019,468(6):76-93
税收工具作为财政扶贫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CFPS2012入户调查数据和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运用微观模拟方法测算出家庭的间接税负,在此基础上,借鉴衡量经济“涓滴效应”的亲贫增长指数,构建了识别和测度税制“亲贫性”的数量方法,评估间接税的减税政策能否自发惠及穷人,进一步测算家庭不同年龄层的间接税负代内归宿。结果显示:间接税整体上不具有“亲贫性”,其中增值税的“亲富性”最强,减税能让穷人比富人获益更多;儿童、成人以及老人均是间接税的负税人,贫困家庭抚养小孩而承担的间接税负比重高于非贫困家庭,赡养老人而负担的间接税负比重低于非贫困家庭。据此本文认为,继续推动大规模的间接税减税政策、采取差别化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减免策略、逐步形成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是改变间接税"亲富性"和强化税收扶贫职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投资已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各国间的税负存在差异,受控外国企业越来越成为投资人延迟或逃避本国税收的一种工具。本文在介绍我国现行受控外国企业税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受控外国企业的税收风险,并对完善我国受控外国企业税制、加强税收征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以下简称"两岸")均对餐饮业的经营收入征收流转税、对其经营所得征收所得税、对其拥有的财产征收财产税,对其发生的某种行为征收行为税。由于两岸情况不同,所征税种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首先比较了两岸餐饮业税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提出了完善大陆餐饮业税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