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2007,(6):6-6
5月22日至23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分别作为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的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共同主持了本次对话.  相似文献   

2.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1,(5):4-5
王岐山: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充满变数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在出席"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致辞时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充满变数.王岐山说,当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峻,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二十国...  相似文献   

3.
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6月7日在东京见到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这是两人3个多月来的第二次会面.这次中曾根大臣是中日高层经济对话的日方议长,杨部长则是陪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访日本,王岐山副总理为中方议长.用日本外务省的话来说, "眼下的国际社会直面各种问题,不透明的感觉也日益加深,此时日中两国发挥各自的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崔玲 《经济》2011,(6):52-54
新能源合作是中美利益的共同诉求,但美方单方面受益的心态,是双方合作可持续的薄弱环节备受瞩目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于2011年5月10日落幕。对话在战略框架下取得了48项成果,在经济框架下取得了64项成果。此外,王岐山副总理和盖特纳财政部长还共同签署了《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  相似文献   

5.
"王岐山副总理来了!""顾秀莲副委员长来了!"随着一声声欢呼,21日下午,位于南宁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展区高潮迭起,成了热情和欢快的海洋.  相似文献   

6.
2017年10月19日晚,出席党的十九大的江苏代表团代表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展览现场,两张有关连云港港的照片引发了连云港十九代表的热议.这两张照片分别反映的是连云港中韩轮渡公司的"中韩之星"轮靠泊在港口59泊位使用岸电系统,另一张是装载哈萨克斯坦小麦的火车在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首次过境中国.代表们驻足在图片前纷纷表示:"感到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7.
何懿文 《资本市场》2010,(6):124-124
<正>2010年4月,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再次访问北京,这对中国人来说似乎并不怎么稀奇,因为这已经是保尔森第70余次访问中国了。而在保尔森担任美国财政部长期间爆发的那场金融危机更是从美国波及到了太平洋对岸的中国,中国人深深感触到了那次金融风暴的威力。中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房地产价格的疯狂上涨和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怎样实现转型和突破,以及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 2011年9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它有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标题:《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文章配了一张照片,是一个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国人,戴着一付京剧脸谱面具,藏在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后面.这篇文章的标题和配图的隐喻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仍然在轰轰隆隆地快速前行,隐隐不安的美国社会想知道,中国经济的推动力是什么?中国经济有什么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9.
《商周刊》2012,(12):8-8
近期,一张照片风行网络。照片里,一位皮肤黝黑,衣着朴素的父亲,骑行在滚滚车流里。女儿坐在后面,前面车篮里放着粉色的书包。——如果没有说明,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一位普通工人。但是,他的正式身份,却是芜湖副市长詹云超。  相似文献   

10.
从3月27日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发表"G20应具有超出20国本身的视野"一文,到5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网上的"遥远的邻居",再到5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上的"中英携手应对危机"。短短40天内,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三度出手,在海外著名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令世界政、商、学界乃至普通民众,更加直接地看到来自中国领导人关于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及世界金融新秩序的原则、立场与思考。毋庸置疑,在由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新一轮博弈中,中国能否取得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客观认识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与选择声音的传递渠道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1.
众包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家卫生博物馆的负责人Claudla Henashe曾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图片来配合一次关于禽流感的展览,后来有一名自由职业摄影师Hark Harmel愿意以每张150美元的优惠价提供照片.Henashe原本打算购买四张,但是最后一刻她改变了主意,因为她以每张1美元在一个名为istockphoto的网站上找到了需要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
苏金生 《商周刊》2011,(25):56-56
蓝色、红色、绿色、迷彩色……世界第一批实用性彩色轮胎日前在双星东风轮胎公司生产下线,打破了轮胎诞生100多年来全黑色的历史,引领世界轮胎业步入“彩色时代”。  相似文献   

13.
在1995年的美国科幻电影<未来水世界>中,透过导演的大胆极端假设,公元2500年的地球由于两极冰层融化,世界变成一片汪洋,人类不得不漂流在海上,淡水和泥土贵比黄金.影片的第一组镜头即是海行者驾驶着一叶孤帆漂荡在无垠的蓝色海洋,依靠一种装置将人体排泄物净化来完成内外水分循环.面对触手可及、取之不尽的汪洋,竞解不了人类之渴,不禁让人深思:我们未来的水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4.
1994年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刊登了一张照片,在比尔·盖茨的演讲会上,一位普通的中国年轻人与比尔·盖茨站在一起,手拿盖茨为他题写的”祝你成功!“赠言。10年之后,这位中国青年悄悄占领了微软帝国尚未来得及涉足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15.
<正>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在最近一轮的关系调整中,关系开始逐渐地失衡。经济问题客观存在,各种矛盾总要解决。3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北京路演中心调研新三板推进工作。就在同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提出资本市场吸纳新兴业态和创新型企业面临新需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在面临巨额债务和赤字的同时却依然吸引着大量资本.历经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本位代言人和里根政府的强势美元时代,如今的美国通过展示国家实力夺取了广义虚拟经济控制权.它向世界输出了自己的信心和信用,换回实物产品和资本推动本国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大的一张信用卡.  相似文献   

17.
《流浪母亲》是1936年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兰格拍摄的一张照片。总体来看,《流浪母亲》既是一幅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也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与体现。长期以来,国内对《流浪母亲》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一是将这幅照片误译成《移民母亲》,二是对《流浪母亲》所反映内容的认识比较片面。《流浪母亲》是经济大危机强大破坏力的深刻写照,是美国人民坚强意志的体现,是女性伟大母爱的体现,是改进美国社会不公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8.
石宏 《科技与国力》2002,(1):106-108
美俄两家的水面舰艇是世界海军水面舰艇中最重要的两大流派,地位就好像中国武术界的少林和武当。但这两大流派之间的差异却非常大,熟悉军事的读可能都有这种体验:只要一看照片,立马就可分出哪艘船是美国的,哪艘船是俄罗斯的。因为从外观上说,美国舰艇看上去整洁漂亮,俄罗斯舰艇则显得复杂拥挤。  相似文献   

19.
王璐 《环境经济》2007,(8):66-66
前些天看了一张照片,颇有感触。这张照片是在内蒙古拍摄的,当地人养的山羊全部都穿上了花花绿绿的旧衣服。我想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都会像我一样笑出声来,猜想是行为艺术或是恶作剧。但是如果你仔细地把照片下面  相似文献   

20.
图书推介     
《即将到来的世代风暴:美国经济的未来》[美]劳伦斯·J.克特里考夫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内容简介找张舒服的沙发躺下,闭上眼睛,做个缓慢的深呼吸。假想自己在未来的世界中漫步,缓缓地走到2030年的美国。现在睁开眼睛,你看见了什么?你看见一个老态龙钟的美国:使用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