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生贤 《环境经济》2012,(10):10-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应该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一种返璞归真,把消费看作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做到基本消费适量,舒适性消费适度,不把身心的愉悦建立在消费的感官刺激上,反对奢华和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蔡平 《当代经济》2010,(17):16-17
所谓生态文明,从广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工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从狭义而言,是指其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某一方面,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4.
5.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成了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现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理清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找出研究的薄弱点,从而指出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学界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与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深入的研究。我们在肯定这些积极研究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薄弱点,未来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第一,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第二,正确对待马克思的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第三,关注中国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提倡弘扬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公德。生态公德主要包括:珍惜资源,保护生态;尊重生命,爱护生态;发展经济,协调生态;爱惜水源,呵护生态;广泛宣传.心系生态。人人明了生态公德,人人遵守生态公德,事事以生态为先,时时以生态为念,生态文明的大厦才能高高建起。  相似文献   

7.
"人类安全"观念早在199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HDR)中即已出现,并向世界范围广为传播,是一十分有包含性的大安全观念,可以很好地囊括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中国首先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结合中国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提出的新的文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积极地促进了人类安全理念的实施与发展。这种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中国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14,(Z1):69-72
正中国做出了选择,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它立足于解决经济快速增长而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矛盾,目标指向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  相似文献   

9.
关于发展生态消费力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论述:发展生态消费力,对提高消费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作用很大。接着从消费力的主体、客体、生态环境等方面说明我国当前生态消费力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生态消费力的对策:要培育高层次的生态消费观念,发展生态产业、产品,优化消费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最后提出:发展生态消费力,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作艰难探索。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首先分野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自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贾治邦 《经济》2008,(1):112-113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匡跃辉 《发展研究》2014,(3):107-110
本文通过对十八大报告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将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的最新成果概括总结为:新高度、新理念、新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科学探索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4.
陈世海 《江南论坛》2008,(11):21-23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而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推动我国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的诸多难题的破解,促进中华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强调了低碳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催生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站在时代发展高度,总结以往历史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引领下,汲取人类文明史上的生态智慧,提出了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民族边疆地区的发展要依靠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存和发展方式。它是对应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基础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在新世纪自觉追求和正在建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明形态。21世纪,是世界,也是中国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的新世纪。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将在充分汲取和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逐步走出传统工业化进程中造成的“非生态”困境,走出一条以生态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我国幅员辽阔的民族边疆地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地区,处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  相似文献   

19.
20.
生态问题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设置专门机构,制定了法律法规,采取了多种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说,生态问题依然严重,有些方面,呈日益恶化的趋势.为此,我们应从各方面进行反思,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深化生态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