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生态发展之路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保障体系的确立、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城市生态工程建设以及营造城市的生态文化等城市治理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重要保证。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杭州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局面,其原因与城市治理理念、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人文精神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村的具体实践,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村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方法。希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利用技术来改善和恢复农村特有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自身的生态价值和地域特色,避免建设就是破坏,使农村变为不伦不类的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吴春福 《经贸实践》2016,(4):266-267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就把保护环境提到了新高度,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让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对科学技术认识的三次飞跃近现代,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经历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次飞跃。"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英国的培根提出来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影响持续了几百年,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对此,马...  相似文献   

6.
十三大报告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直接纳入了党的基本路线,其中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对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振兴中华,富国富民,意义十分重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这是从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论断引申出来的。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省委、省政府苏北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苏北要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关注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是21世纪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就必须用发达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手段。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要看到,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就要…  相似文献   

9.
《经济视角》2003,(7):18-20
随着《白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启动实施,白城市的生态建设开始从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转向生态市建设,从生态环境“八大工程”建设转向“七大产业”建设,从单一的生态环境建设转向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明建设整体推进。总体上说,就是启动一个规划。打响一个会战。突出两大工程。抓住三个载体。发展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朱洪亮 《经济月刊》2012,(12):166-166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生态文明其实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发展影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企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世纪之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个重要时期的重要任务:就是推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素——现代生产力、现代体制、现代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生产力——现代生产力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而邓小平对生产力的认识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而是牢牢地把握他的时代性。早在1975年他就针对“四人帮”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大无畏气概,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1988年又更进一步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是马克思所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青年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人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自身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建设美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充满信心和期望。为了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青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素养,增强其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夏光 《环境经济》2013,(1):106-106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一大标志,加强制度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同等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方合林  付秀芬 《经济论坛》2004,(23):114-114
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加速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中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建设。综观我国目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尚存在许多问题,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的不合理、不完善是其中最基本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1.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森林不仅为人们提供生活所需要的木材、食品、燃料、药品及工业原料,而且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遏制土地沙漠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失去森林就失去未来、失去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森林、发展林业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保护和发展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6.
自然生态是生产力之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自然生态是生产力之母”的依据:(1)生产力的所有实体性要素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环境;(2)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速度、规模、结构、布局)都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力支撑和根本制约;(3)大量反面事例证实,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要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生产力,必须树立“以生态为本”的天(自然)人观、发展观;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物经济,壮大绿色生产力;必须为生态保护营造健全的制度体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大力植树造林,加快国土绿化,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的作风,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所以称之为“社会主义”文明,就是因为它代表了当今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因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标志。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近年来我国各个部门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也深入到各种活动之中.本文从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和措施等方面,对如何可持续发展地高速公路建设进行了说明,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