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根据这一战略思想狠抓了企业文化建设,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多年来,公司荣获省、市先进单位和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产销量及品种为全国同行业厂家之最,产值、利税成为柳州市亿元大户之一。其具体做法是坚持"四抓":一抓企业精神建设。从1985年开始,公司领导就从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精神建设抓起。一方面公司广泛发动组织员工,征集"柳工"精神文稿,在认真分析、总结柳工20多年实践经验和职工多数意见的基础上,把"柳工"的发展特点和  相似文献   

2.
尹桂江 《企业文明》2012,(4):99-101
创建学习型企业,全面提高企业与员工整体素质,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是落实国资委提出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强企、国际化经营和和谐发展"五大战略"的必然选择.要加深理解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现实意义,积极投身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实践和探索,持续更新学习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坚持深入持久的学习,并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推进企业持续提升能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五年前,四川嘉祥实业有限公司是个只有12名员工的小企业.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8家子公司的成都市"五十强企业".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认真开展了学习型、文化型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不能正确地对待员工的“牢骚”,采取压制和惩罚手段,来保持企业的“和谐”,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动力,员工士气低落,企业离心力日强,核心员工的大量流失,最终损害企业的发展。只有顺应世界管理人性化、民主化的潮流,改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响应员工的需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我们才能建立学习型组织,获得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一、公司概况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是一家有着近60年历史的建筑企业,主要从事国内外工程承建、地产开发、资本运营、物流等业务,在国内十几个省市和海外二十多个国家设有50多个分支机构。集团连续9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连续5年入选“ENR全球最大225强国际承包商”;2005年获得“全国质量奖”;近年来,公司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各类省级以上荣誉100余项;  相似文献   

6.
智力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现在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智力资源的开发,甚至把企业看成是一种"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不断地接受教育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组织"或"学习型企业"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庄欢 《上海企业》2015,(4):22-25
从为第一批寥寥数家驻华外企提供用人服务开始,到如今为遍布全国2.5万余家企业的139万员工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解决方案,30年间,上海外服不仅成长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获得了85%在华外企的青睐,更肩负起了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推动整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朝着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进。2014年,上海外服再登上海企业百强榜单,并荣居"上海服务业企业50强"第11位、"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50强"榜首,再次印证了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地位。  相似文献   

8.
陈谊 《企业活力》2010,(10):54-57
跨文化整合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关键。我国企业当前在跨文化整合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为企业文化海外认同度低,传播力度不够,在整合中还遇到一定的困难。要在海外经营中顺利完成我国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跨文化整合,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尤为关键。只有用这种软实力去吸引海外员工和社会各界,引起他们的共鸣,我国企业才能更好地提高不同文化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他们的团结。要形成企业文化软实力,减少跨文化整合的障碍,企业首先要建立能被东道国员工和社会所认可与接受的企业文化,还要把我国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中华文化精髓传播出去,提高我国企业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海外形象。  相似文献   

9.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4(10):93-95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是中国500强企业柳工集团的核心企业,其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柳州工程机械厂。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和广西第一家上市公司,柳工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目前柳工已发展成能为客户提供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压路机、  相似文献   

10.
徐凯 《企业导报》2013,(7):193-193
面对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并保持旺盛活力,就要靠员工不断学习、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笔者从思想观念、现状分析及对策三个方面,就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以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建立国际化大公司为目标,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 进一步提升了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快速健康发展。目标:进入世界啤酒十强青啤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在对宏观经济环境、国际与国内竞争态势、公司自身优势劣势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公司总裁金志国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国际化大公司的需要,也是实现对股东回报的需要,更是市场的需要。”1996年以来,青啤公司通过实施大名牌发展战略,并购啤酒生产企业42家,使青岛啤酒的产销规模从1996年的不…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中钢刘塘坊矿业党委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精心打造学习型企业,不断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了公司独特企业文化,有效的激活了企业上下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以人才强企为战略强管理建队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壮大,归根到底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立足点要放在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上,近几年来,中钢刘塘坊矿业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性员工活动,不断提高了企业和员工队伍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网企业又进入了相互竞争的新格局,要适应新形势,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注重员工学习,不着力人才的培养,必将落后被淘汰。国家电网“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的提出,又为建设学习型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共同愿景,通过组织学习,建设组织保障体系几个基本环节,不断加强创建的动力、能力和恒力,创建学习型供电企业才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企业需不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员工需不需要再培训?看看中国培训市场火爆的公开课、内训就清楚了,答案是肯定的。摩托罗拉、HP、蒙牛、四川新希望、金蝶、完达山等等先后建立自己的企业商学院也反映了企业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企业为何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有何益处?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目的是将企业界管理的最新思想、成功经验移植到本企业,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化水平,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含金量。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见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积月累,企业全员不断地学习、不断地…  相似文献   

15.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直译为员工援助计划.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截至2004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有98%以上的企业建立了EAP项目,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来说,EAP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现代管理科学》2014,(1):I0001-I0001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经过五次成功改制发展成为涵盖电缆、医药、房地产、生化和投资五大板块的大型民营股份企业集团,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亚洲品牌500强”企业、中国最佳雇主企业、全国学习型企业。目前集团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陈粲  胡宏峻  王寒 《企业研究》2005,(10):67-69
六、企业大学VS学习型组织我们很多企业都把学习型组织和企业大学混为一谈。事实是,虽然二者在某些方面具备一些共同特征,比如都强调员工的学习能力,但却不完全等同。需要澄清的是,尽管学习型组织可能等同企业大学,但企业大学却决不等于学习型组织,企业不能认为打造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顺便也建立了企业大学。问题的关键在于,打造学习型组织与企业大学的过程并不完全一致。自从彼得·圣  相似文献   

18.
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改革正处在新的历史阶段,部分高速员工在思想素养、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上还不完全适应,迫切需要在工作实践中重新进行深入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成果,以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为此,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全面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并号召全体员工争做知识型员工,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潮商》2014,(5)
正9月23日,第二届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塑造论坛在京举行,并首次发布《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14亚太版)》。中国银行荣登"2014年度中国企业海外形象50强(亚太地区)"榜单,并荣获"2014年度最具海外知名度的金融企业(亚太地区)"称号,是唯一获得上述两项荣誉的金融机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塑造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办。《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14亚太版)》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家特大型军工企业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通过全方位创建学习型企业,促进员工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学习力与创造力不断增强,有力推动了企业持续稳步快速增长.2004年,集团公司取得了连续27年盈利的佳绩,同时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首家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