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政府出台法律从体制上确保农业科技的普及可以落到实处,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每年无偿向农民提供大量科技成果,使普及农业科技的内容不断充实和提高,农协组织等对农业科技普及的成果及时展示和宣传,政府对农民中普及农业科技的能工巧匠进行表彰鼓励。日本把普及农业科技称为“合作农业普及事业”,基本的任务有以下几点:一是支援农业科技应用并在从事农业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二是支援经营管理,三是支援农地活用,四是建立农业从业者的组织化体制。日本政府科研机构向农民提供科研成果与接受农民的要求从事科学研究之间不存在专利问题,也不会让农民出钱,因为政府科研机构由政府拨款研究,主要任务就是把科研成果推广到田间,就是要为农业服务。日本还有很多农业科技的普及组织和网络,常年提供相关信息,开展各种活动,对农业科技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镐澈  金英子 《中国农史》2005,24(2):89-100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了对朝鲜农业技术的殖民性改造与掠夺。本文介绍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对韩国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普及工作,探讨了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政策,分析了这些技术对当时朝鲜农业的影响以及对现代韩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习、普及农业科技,贴近市场和顺应市场,借市场之手为农牧民增收助力,是当前”三农”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说,“科技是生产力”;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对这样简洁、准确、深邃的论断,人们早已形成了共识。但就农业科技和科技对农业增产的作用范畴来说,人们还仍有这样那样的不确切、不积极、不进化的认识,存在三种倾向性的意见:一是认为.农业是传统产业,是个科技含量较低的产业:二是认为,当农业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相似文献   

5.
仄凌 《浙江林业》2006,(9):13-15
“十五”以来,我省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工作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有力地支撑了我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激励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科技强省,省政府于今年6月评选出“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10人、“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101人。我省林业系统方伟、郑勇平荣获“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称号;陈益泰、姚小华、童再康、傅深渊、汪奎宏、蒋平、骆文坚、何钧潮、郑金土、陈余钊、朱志建、华正媛、斯金平、傅秋华14人荣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为展示这些先进工作者的风采,本刊将集中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日本“家族经营协议”的内容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家族经营协议”的内容与模式分析姚洪亮近几年,在日本农业经济中,“家族经营协议”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广。“家族经营协议”是指在日本农业经济中,为培育法人经营、确保务农事业后继有人,确立家族务农者的法律地位而形成的一种民法。它的中心目标是把农业作为...  相似文献   

7.
9月20日,江苏省农业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共同为江苏省农业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揭牌。黄莉新指出,全省农业系统关工委成立有利于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建设;有利于普及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传承“三农”工作者优良传统、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农业带来了什么?认识与把握经济增长环境中农业问题的性质、农业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基本法”农政产生的温床,也是“基本法”农政的课题与责任。通过对“基本法”农政的反思来了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农业发展以及农政三者的关系,对于分...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园区特征与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后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涌现出的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开发的现代农业“板块”,他在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竞争力方面作用显著,近年来已成为各地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再加上决策上的偏差,目前各地园区普遍存在着建设成本偏高、机制不灵活、功能单一等同题,有些农业科技园区甚至成为当地“游人参观园”或“政府的形象工程”。因此,当前有必要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和运行机制进行科学的定位和深入阐述,已达到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普及是发展生产的重要动力。老科技工作者在科普活动中有着知识优势、经验优势和时间优势,发挥这些优势,普及科技知识,是推动当前生产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苏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始终把农业科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组织各种科普活动,为当前生产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探讨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江华90年代的最后四年,是我国农村经济、科技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生重大转变时期,如何选择正确的农业科技政策,促进科技与我国农业经济相结合,提高我国农村的科技水平,不仅对于农业科...  相似文献   

12.
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和服务的热情为重点任务,力求通过大联合、大协作,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全力支撑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具有四大特点:一是上下联动,全面参与。科技促进年活动将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的农业科技快速组织动员机制,通过统一部署、层层发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组织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单位、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方力量,积极投身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3.
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结合发展实际,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深入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探索了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道路,都市农业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当前.“科技入户工程”正在全国有条不紊地开展。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的科技需求,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科技事业中的“双低”,是指农业科技投入低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贯彻《决定》这一精神,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改变我国农业科技事业中的“双低”局面。  相似文献   

16.
发展科技先导型国有农业的系统策划褚金福,章建军,陈水娟,罗庆成面对世界性的科技决胜权的激烈争夺和国内改革的深人、开放的扩大,作为“国有企业”和“农业”这两大难点累加的“国有农业”.怎样才能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和振兴,是急需作出回答的...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三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坚持服务于“三农”,以提高全国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致力于农民科技教育事业,为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面转变付诸了积极的努力,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8.
做活“特色”文章建设“三高”农业欧阳锋江西信丰古以“饶谷多栗,人信物丰”著称。近年来,该县在大力抓好粮食和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紧紧抓住京九铁路开通的契机,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9.
浅谈都市农业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领导报告中经常出现“都市农业”、“持续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等新概念,不时有一些同志询问其涵义,现就这个问题谈点认识。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最初的表述为“都市农业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等。直到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撰写的《日本农业模式》一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得到快速推广,一整套体现标准化生产特征的农业新技术得到普及,一系列提高生产效率的农业新设施得到广泛应用,为农业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