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1985年以来的文献回顾,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比较前人提出的Healy(1985)、ELO(1986)模型等12个估计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不同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时候的考虑,最终评价其优劣.指出适当的盈余管理是存在的并且不会产生经济危害,建议使用收入和生产能力控制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操纵性应计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与非操纵性应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增高管年薪的作用并不显著;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随着高管年薪与报告利润的相关性的加强而加强;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的影响取决于操纵前的利润是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如果操纵前利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没有显著影响,反之,如果操纵前利润没有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能够显著增加高管年薪。  相似文献   

3.
使用动态面板对操纵性应计模型进行估计可以克服截面数据模型的内生性估计偏误。采用1999—2011年中国A股市场相关数据,对动态面板模型和其他模型的检测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对第Ⅱ类错误进行检验时,动态面板模型检测能力显著优于其他模型;在对第1类错误、审计师意见检验时,动态面板模型检测能力与其他模型接近。  相似文献   

4.
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加强,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受到了更多限制。本文侧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以2004~2011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微利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研究发现,微利公司为实现保盈目的,同时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与非微利公司相比,微利公司具有更低的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和异常操纵性费用以及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其真实盈余管理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使用2009—2013年我国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的关系。通过对盈余管理类型及方向的细分,研究发现,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两者关系的传导路径上,真实盈余管理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间接效应不显著。通过调增方向与调减方向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高管股权激励起到双向作用,并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定价产生了影响。另外,调减方向的两类盈余管理都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审计机构更加注重调减方向的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审计定价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6.
袁蓉 《财会月刊》2015,(7):12-18
本文基于2006~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与高管盈余操纵的关系,盈余操纵运用高管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衡量,研究结果如下:1产品市场竞争和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2会计稳健性对产品市场竞争及高管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抑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充分发挥了会计稳健性的内部监管效用;3外部治理水平越高,会计稳健性对产品市场竞争及盈余管理关系的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其实现手段,指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实现手段已从传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并且从企业的透明度、激励和监督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肖永慧  杨继伟 《财会通讯》2010,(12):70-71,78
会计盈余质量一直倍受股东、债权人及其利益相关者关注,我国现行公司账面盈余是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应计质量作为盈余质量表征变量在近几年已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本文利用修正的DD模型,对1999年至2006年我国A股上市的ST公司应计质量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ST公司的应计质量较同期同规模作为控制样本的非ST公司应计质量低,表明被ST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3、2004年沪市A股为样本,以应计项目作为会计盈余的质量特征,分析市场对超常应计项目的信息识别能力。结果发现:在进行股票定价时投资者能识别超常应计项目并作出反应;对于会计盈余表现好的公司,超常应计为正的公司其盈余反应系数小于超常应计为负的公司(2004年数据不明显支持该结论);对于会计盈余表现差的公司,超常应计为正的公司其盈余反应系数大于超常应计为负的公司(2003年数据不支持该结论)。本文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现金流量表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盈余总额和当期现金流量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为了检验应计项目在预测过程中的作用,将应计项目划分为六类,并利用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论表明:当期现金流量和应计项目组成部分比盈余总额的预测效果更好,表明现金流量和应计项目具有较大的信息价值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