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6,(B11):27-3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制度是以量化的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城市政府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取得成效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城考”考核的对象是城市人民政府。《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集中反映全围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2006,(B05):17-31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室):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我局决定“十一五”期间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工作。在对各重点城市“城考”的基础上,在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全面开展“城考”工作。结合国家“十一五”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我局调整了“城考”指标,并进一步规范“城考”工作,制定了有关工作规定。  相似文献   

3.
李蕾 《环境经济》2007,(5):27-30
为有效、整体地推动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在现有的条件下,必须继续完善城市环境管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城考”和“创模”为抓手,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基本原则,分级管理,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2006,(B12):26-31
为便于各地更好地理解“十一五”“城考”和“创模”指标的考核要求,与我局“十一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相衔接,经研究,我局对部分“城考”和“创模”指标解释进行了细化或调整。其中,“城考”与“创模”相同的指标项,对“创模”城市考核要求增加了一些补充规定。现印发给你们,  相似文献   

5.
城市总体形象与综合环境已成为一对重要的旅游资源,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活力及由此形成的旅游综合吸引力。文章从城市总体形象和综合环境这两个概念分析入手,以杭州为例,阐述了城市总体形象和综合环境对旅游城市发展的贡献,并提出了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综合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特别数字     
《环境经济》2007,(5):68-69
国务院部门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06项;“城考”新结果:我国200城市生活污水放任自流;我国地热能年利用量居世界第—位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国内37个代表性城市的人居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总结了影响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条件仍是决定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城市综合宜居水平仍然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环境设计的系统方法与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城市滨水区环境设计的系统方法。运用层次分析原理,从城市大系统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归纳出“城市滨水区环境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陈述建立该体系的条件、构成及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苏省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研究入手,构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991-2011年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月刊》2011,(3):53-53
春节已过,泰安市城管执法局采取多项措施,集中执法力量对泰城的市容市貌和城市综合环境进行集中整治,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06,(4):13-13
近日,迁安市人民政府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递交了《关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请示》。至此,迁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开创了河北省县级市“创模”先河,标志着迁安市继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河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河北省园林城市”之后,其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高强度的城市建设和公共活动影响下,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问题日趋严重,创建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环境也随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对风环境、热环境和声环境的数据综合分析以及城市物理环境与空间形态的耦合优化研究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之一。以物理环境的单一维度转向以多元要素综合研究为基础,并与城市设计实践相结合,阐述了多源物理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对古荥大运河的实证探索,研究城市物理环境数据分析方法在城市设计中的深度介入,据此可建立基于城市物理环境优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布局,通过物理环境优化对城市空间环境品质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提升与设计引导。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国际化是城市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实需要,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从经济实力国际化、枢纽能力国际化、人居环境国际化、人文交流国际化等四个维度共27个指标,构建城市国际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城市国际化开展评价研究,系统分析无锡、苏州、杭州、合肥等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水平及优劣势,并从顶层设计、产业谋划、人居环境、文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最后通过对城市多维度分析,整合城市特色,找准城市定位,因城制宜推动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市容环卫工作是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邯郸市委、市政府以塑造面向21世纪邯郸新形象为中心,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并提出了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力争三年把邯郸建成国家级卫生城。市容环卫局作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的排头兵,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在认真学习威海、合肥等先进城市创建经验的同时,对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标准,逐条逐项找差距,订措施,精心组织,真抓实干,使邯郸市的城市容貌综合治理工作进入全省优胜城市行列。1加大环卫基础建设投入,提高“三清一管”质量。从“八五”…  相似文献   

15.
《经济前沿》2007,(2):I0001-I0003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圳市的“城市管理年”和“基层基础年”。福田区城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城管局(执法局)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环境立区”发展战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真抓实干,顽强拼搏,狠抓“城市管理年”三大工程、七大任务的落实,不断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全面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优质高效完成各项任务,辖区市容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环境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是一个复杂体系,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对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国内学者郝寿义将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划分成6大类、21个具体指标。通过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城市竞争力主要由以下12个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7.
玄成兵 《经济论坛》2000,(18):32-32
改革开放以来,迁安市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人们的城市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拓展,人们渴望看到一个更富有文化韵味、更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风采。这无疑给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目标,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从提高城市品位和营造鲜明的城市个性出发,继续把城市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文化意识、生态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水…  相似文献   

18.
环境建设样板城,是具有国内领先的环境理念、管理制度和环境标准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需要树立以服务行政为基础的绿色政府的执政理念。绿色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政府管理的绿色转型为主要内容。其主要制度包括:环境决策机制、绿色采购制度、绿色问责制度、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对城市(群)1998-2007年知识产权与综合建设进行全面评分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与综合建设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知识产权在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与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在内的城市(群)综合建设水平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对知识产权与城市综合建设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群通过把握知识产权发展方向、范围等提升综合建设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于1973年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在全国推动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1979年颁发了《环境保护法(试行)》。80年代起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3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限期治理”、“集中控制”、“排污登记与许可证”等8项制度。90年代初,中国工业污染防治开始了三个转变(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转变),并开始了清洁生产的试点。在里约热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