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九义”小学语文课本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将三类课文改为两类,把独立阅读课文从语文教科书中剥离出来,单独编成“自读课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笔者认为这一调整有三个“有利于”:(1)调整前,不少语文教师由于对三类课文的编写意图及其特点把握不准。往往把独立阅读课文当作讲读课文来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在这样一调整,  相似文献   

2.
韩阿冰 《魅力中国》2010,(25):296-296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睦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但说明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明确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语文性质更全面定位更准确。《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前两个维度是工具性的一面,而后一个维度则是人文性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语文的工具性即是求真,而人文性则是求善、求美。  相似文献   

3.
1998年,北京大学成立国际MBA,他出任美方院长,2003年、2004连续两年,BiMBA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MBA,2005年,他领导的北大国际MBA在《财富》杂志(中文版)“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MBA”榜单上排名第一,在《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全日制毕业生挣钱最多的MBA”、“中国最有价值在职MBA”和“在职毕业生挣钱最多的MBA”榜单上三项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4.
欧荣辉 《魅力中国》2010,(19):239-23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标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罗敬明 《发展》2009,(10):91-9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而修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也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几十年来,学生“作”,教师“改”,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师对学生作文不但要“详批”“精批”,还要改错别字。结果呢?教师为批改作文整天是手忙脚乱,学生却仅仅是看看成绩、读读评语而已,对下次的作文几乎毫无作用。那么,作文批改的权利能不能交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6.
圈点     
2006福布斯最具价值MBA 日前,《福布斯》(中文版)经过调查,对50年中国商学院及其毕业生进行调查,选出了10个投资回报最高的全日制MBA项目,榜单如右: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相联,密切配合,相辅相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关系密切的最有力说明。从高考角度看,高考命题组的一位负责人曾经说过“应该使读得多而且善于读书的学生发挥其优势”。“多读”“会读”这个导向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培养阅读能力的规律的。今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对于那些读得多,读得广,善于读的学生确实发挥了优势。《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高中各年级课外阅读量有明确规定:初中1—3年级每学年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8.
初中英语阅读一直以来是教学中的难点,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要提高阅读能力”。结合实践,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阅读技巧,是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莹 《魅力中国》2010,(3):190-190
阅读教学,有人提倡“解魅化”(孟祥英《论语文教学解魅化》,《学语文》2003.1),就是要读者大胆质疑,站在书上阅读;有人认为解魅应立足与课本(李朝林《危险的跨越》,《学语文》2004.5),  相似文献   

10.
王怡 《魅力中国》2009,(36):112-11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之一,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了,也是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丽 《发展》2013,(7):124-12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高层目标指向学生个性与人格的培养。基于人格教  相似文献   

12.
王光华 《理论观察》2008,(3):162-163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纷繁世界中完善自我的精神指引。作为社会发展推动力的教育,也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其表现在于民族传统教育早已成为一个民族育人之根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作为核心课程的母语课程更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也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新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蒲朝毅 《魅力中国》2010,(26):164-164
如何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充满魅力,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得出中学语文老师有效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口语交际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而口语交际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张克光 《魅力中国》2014,(21):203-203
中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语文教师要有跨学科教学的意识,熟悉各个学科的教材体系,知道语文的那些课与某个学科的哪些课之间有关联,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其他学科学习的成果学习语文,或者利用语文学科的学习成果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胡天顺 《发展》2009,(6):96-96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注意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实现课内外结合,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合作经济》2008,(1):19-20
2007年11月24日,陕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省级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共有33条,体现了陕西特色,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权益,加快实现男女平等进程,2001年天津市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本市妇女发展的实际,制定并颁布了《天津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颁布实施10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