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内化:知识管理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到来 ,把知识管理这一新的课题进一步摆在了企业管理者面前。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再生产、再传播这一链条的延续为基础的。而企业的使命就在于 ,不断地收集、整理、吸纳各种知识 ,并通过组织内的员工将其内化 ,从而生产出新的知识。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或者一种服务 ,都包含两大组成部分 ,一部分是消耗的物质 ,一部分是它所包含的知识。知识经济时代 ,要求企业用较多的知识和较少的物质 ,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而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 ,从而使得员工自…  相似文献   

2.
实时企业的知识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了实时企业和知识流的概念和价值,根据实时企业的主要特点,建立了实时企业的知识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实时企业环境下的知识流的属性,知识流管理的特点和知识库管理系统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企业中的知识员工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有研究表明,知识员工的流动率远远高于一般员工,而业绩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是造成离职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对知识员工的绩效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一环。然而,在实践中,大部分企业只重视知识员工绩效考评的效率目标,过分地强调考评工具的效度、信度以及对考评者培训,却很少有人关注绩效考评中的公正原则和员工对绩效考评的公正感和满意度。如何改进和完善企业知识员工绩效管理呢?  相似文献   

4.
一个企业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员工的知识以及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做出的业迹.知识大体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多年来,围绕"知识管理"这一议题展开了不少讨论.然而,最近重提"知识管理"大都与技术进步有关.它为企业内部分享和利用知识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已被迅速提到企业家的议事日程,目的在于使整个公司内部加快获取、传递和推广知识的进程,鼓励员工持之以恒地不断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知识的特点,一般把企业内的知识分为“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两大部分。有形的知识是一种可以用语言表达并且可以和他人共享的知识,而无形的知识是一种潜意识的知识,它不能用言语表达或者只能用言语进行部分表达。  相似文献   

6.
林敬学 《活力》2011,(6):67-67
知识员工作为企业知识的载体,发展知识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已成为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的。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员工的管理。一、我国企业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知识型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型员工”,又称之为“知识工作者”“知识员工”或“知识工人”。它是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和知识管理革命而兴趣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新都是依靠企业员工这一载体来完成的,而知识社区的创建,为员工之间知识的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企业员工通过知识社区共享彼此间的知识。同时,企业知识主管还可以通过知识社区将散乱、无序的员工个人知识加以整理加工,使之成为企业的知识,最终为知识应用和创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依据知识的可转移性,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一般是指可以编码和度量的、可以由计算机处理的知识;隐性知识主要是指头脑中属于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也包括在产品等中隐含的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是计算机不容易处理的。知识在企业中是螺旋式发展和转化的,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螺旋型动态转化。知识有四种转化方式:(1)知识社会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得以交流、碰撞,产生新的隐性知识;(2)知识外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从而方便地为整个企业共享和继承;(3)知识转换,使显性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容易被再利用;(4)知识内化,指组织范围内显性知识向个体的隐性知识的转换,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时代企业如何激励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它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的检索、分类、存贮和传输等,对信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出多么特殊的要求。而知识管理则不同,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知识管理     
《财务与会计》2006,(4):50-50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对企业现有的客户知识,产品知识,行业知识以及组织内部知识等进行系统的管理,把知识书面化,将员工脑子里的无形的知识转变成有形的知识,形成一个可管理、再生和散发的知识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建立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刘群 《企业研究》2012,(14):134-135
知识员工是组织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承担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者。组织如何有效地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充分发挥知识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获取长久的竞争优势,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在知识员工管理上的问题,提出了知识员工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的探讨,首先要对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加以界定,在对其特点的理解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构建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体系的五大方面:工作激励、环境激励、组织激励、知识资本化激励、文化激励。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到来,把企业对知识员工的管理提升到空前重要的位置。而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企业发展的推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知识员工的培训显得犹为重要。原因是:进入21世纪,信息和知识成为绝大多数企业前进的推动力量,而培训则常常是为员工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知识员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创造知识的中坚力量,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得上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已经被提到和资本、土地等一样重要的位置,知识就是财富。在企业中,知识的传播与生产的重要载体就是知识员工。他们具有和传统工人不同的特点,因此对知识员工的管理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全新的课题。正如知识管理专家达尔-尼夫在知识导言中所说:“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企业已不能通过用低技能、低工资的雇员不断重复生产商品来保证增长。”所以,企业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取胜,必须在知识员工的管理中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正由对实物的管理转向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是对企业知识生产、分配、传播、整合、应用、评价、改进全过程进行管理,其实质是通过对企业中所有员工的经验、知识、能力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最终完成知识价值的转化。因此,通过建立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网络文化,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传播、知识共享和知识运用,就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说。智力资源是其存续与发展的动力引擎。企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其所发掘的智力资源的质量和资源应用机制,而知识员工作为智力资源的载体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激励他们创造性地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而知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则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工具。一、知识员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浅析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特点,分析了知识密集型组织和知识技术型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7,(3):83-90
基于创新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考虑,选取知识分享意愿这一典型个体心理因素,并引入知识治理这一客观情境要素,通过跨层次研究,分析了知识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知识分享意愿部分中介知识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而知识治理,可区分为正式知识治理机制和非正式治理机制,在分享意愿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它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建议:企业领导应有意识地结合企业目标和个体愿景,进行知识分工、知识制度的安排和工作岗位的设计,并积极协调内部知识冲突,帮助员工跨越资源壁垒,引导员工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分享和创新中,这是知识领导力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绩效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服务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服务品牌的建设已经成为品牌管理的一个新兴主题。对于服务企业而言,构建强势品牌不仅仅在于品牌的外部传播,必须从平衡的视角,致力于品牌的内部建设,通过与顾客接触的员工的品牌态度和行为,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服务员工品牌内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服务员工品牌内化的概念模型。研究认为服务员工品牌内化体现在服务员工品牌态度和品牌行为两个层面,驱动服务员工品牌内化的要素包括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和工作特征三个方面,研究为服务员工品牌内化的定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品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