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物医药产业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的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云南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的扩大,对资源量和质的需求日益提高,实施中药现代化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民营企业如何围绕重点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在促进重点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壮大,这是当前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中应重视研究的问题。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尹星月 《河北企业》2023,(12):72-74
生物医药产业是河北省重点主导的产业之一,河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有雄厚的历史沉淀与专业基础,省会石家庄因有大量医药制造业聚集,也被称为“药都”。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尤其重视,近些年来有大量的政策支持,河北省内也建立了大量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以便强化产业聚集力。除了省内医药行业五朵金花——石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以岭药业、神威制药、石家庄四药五大强企外,也产生了大量的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促进了河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排名在全国呈下降趋势,因此,基于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药物流、产业聚集性等方面呈现出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已近2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是江苏经济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表示,创造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4.
生物科技园产业功能区分为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药物制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非银行金融服务、专业中介服务等.  相似文献   

5.
吕海平  刘毅 《价值工程》2013,(11):10-1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的作用和潜力日益显现,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未来谁拥有生物技术创新优势,谁就能占据生物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掌握未来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对于我省的生物产业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由西方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已对我国造成了极火危害,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冲击更为严重。在危机面前,企业要积极应对,加快企业转型,提升技术含量,改进产品结构,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在国家层面上,要重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支持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过程中,要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把发展中小高技术企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化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整体高技术产业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石家庄在经济转型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现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石家庄的第一主导产业。石家庄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经过发展已形成了五大生物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以化学原料药制造、现代中药和民族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产业集聚形成。2014年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复了石家庄市《高端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方案》,为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石家庄承接北京、天津的相关产业是趋势。因此,以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球新药研发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快我国药品管理政策、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等显得尤为迫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步晚,差距较大,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力量,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在药物研发创新方面如果能得到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这对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层声音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防范网络和系统,构建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为基本公共卫生保健普惠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先进可靠并可共同分享的技术支持,提高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能力,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日前,苏州工业园区已经获批国家级纳米技术产业和创新基地,将重点发展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纳米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这是记者在苏州开幕的生物纳米合作论坛上获得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战略     
《新远见》2013,(10):24
工信部五方面扶持生物医药发展4月25日,工信部消费品司有关官员表示,今年政策层面将在五方面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包括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发展专项和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其中,除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发展专项为新增内容外,其余四项均延续去年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医药产业是在医药领域综合利用生物技术的产业,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制药、诊断试剂、抗体药品、血液制品以及疫苗等。近几十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企业有700余家。随着新医药、生物育种等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3.
论文基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竞争等文献研究,发现由于创新主体分散、联盟创新动力不足和缺少研发经验积累与资源共享,导致中国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不足,致使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品牌企业利润微薄。论文提出要加快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明确核心技术突破方向与关键零部件创新目标,借助合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协同整合各种创新主体,建立广泛国际与国内技术联盟,加快研发资源共享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跟踪国际前瞻性研究,集中资源构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体系,培育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生命现象和生物规律被人们所挖掘,加速推动了生物产业在工业、农业、食品、医药、环境、能源等多方向的发展。2013年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在天津举办,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上各国争相研发的热点,我国作为正在谋求快速发展的大国,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积极创新,迅猛发展,逐渐缩短了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一些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政策     
国务院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要求,各地和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要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生物产业集聚,促进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加速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经济》2016,(2):153-157
产业集群是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是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头羊。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心城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江西省在南昌、赣州、宜春等区域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也形成了明显的集群发展趋势。21世纪生物医药面临市场扩大、技术突破、各地竞相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江西必须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更多集群种子、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等措施,促进生物医药集群快速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7.
王丹凤 《企业导报》2013,(9):100-101
现今,产业创新不论在国民经济发展,还是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技术创新则是产业创新的内在基础。本文重点研究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具体机制,并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策     
国务院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要求,各地和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要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生物产业集聚,促进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加速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发展最活跃和最具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美国波士顿、圣地亚哥等生物产业集群的成功表明集群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世界》2006,(11):17-17
前不久,北京海淀区出台了创新六措施。 一、推进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自主创新。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发展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培育创意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突破移动通信产业、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数字媒体产业、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开发基于TD—SCDMA标准的3G产品和SCDMA的无线市话产品。围绕IPv6的产业链初步形成,着力发展围绕IPv6产业的重大新技术领域。并以奥运为契机,开发一批服务奥运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