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间隔年旅游是一种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由生活方式改变而延伸出来的旅游方式.以间隔年旅游者为研究主体,借用现象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方法从间隔年旅游体验的角度对这一新兴的旅游现象进行解读.结果发现.间隔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在生活世界的推力和来自旅游世界的拉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旅游者在旅游世界中主要通过旅游观赏、旅游交往和旅游参与三种方式来获取体验;并且旅游者通过间隔年体验与经历开始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兴旅游消费者的越发成熟、有主见和独立,旅游供给者也需更好了解旅游者需求,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创新。一反以往把旅游者主体与客体独立分开的观念,从主体与客体互动角度分析旅游者如何感知"意义",即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感知。既突出旅游情境的物质性,也强调其精神性。结合已有文献和编码分析,得出旅游情境中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八大因素:主题/故事、氛围、物理环境、纪念品、关系、价值及个人因素。同时依据旅游者赋予要素的不同体验意义,提取出3种平遥古城旅游情境:历史情境、休闲情境和新奇情境。然后运用定量验证不同旅游情境感知对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分析旅游者不同属性对旅游情境感知及二者关系的不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旅游体验成为衡量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辽宁省博物馆是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作为省内知名博物馆类旅游产品,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民众的喜爱。以辽宁省博物馆为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利用ASEB分析法,分析旅游者的参观活动与活动收益,可以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并给旅游场馆开发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桂林龙胜平安寨为案例地,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推-拉"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旅游者到平安寨出游的旅游动机的潜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到民族村寨进行乡村旅游的主要推力因素为"探索与发现"、"放松与提升"和"回忆与守望"等旅游需求;主要拉力因素为"乡村人文景观"、"乡村自然与生活"和"乡村历史文化"等旅游吸引力。最后提出保护传统民族文化景观,展现真实民族村寨;提升乡村休闲度假设施,满足游客深度体验;加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促进城市居民出游等建议,希望能够见微知著为其他地区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旅游词源学意义出发,对旅游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解释。认识与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应该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与旅游之后的最终感受。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是一种在异地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分析和探讨旅游的特征,应该遵循从旅游者视角出发的原则和体现旅游整体的原则。旅游主要有暂时性、异地性、休闲性、消费性、社会性、综合性特点。对旅游的本质与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业的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新时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以重庆主城为旅游目的地案例,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提取旅游者对重庆旅游体验感知的高频特征词,并对提取出的高频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从而深入分析游客对重庆形象的感知属性;通过对游客游记内容的分析,从旅游者的认知和情感等方面挖掘重庆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结果表明,重庆的"都市景观"和"美食"给旅游者的感知印象最深,"文化"感知较弱,对"旅游环境"和"公共设施"存在消极感知。  相似文献   

7.
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诠释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的现状与动力机制;探讨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的若干误区与困境;揭示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的趋势:竞争仍然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主流;对“无障碍旅游区”建构的关注,恰恰说明行政区域利益分割,对于旅游者所构成的旅游障碍的真实存在:价格歧视、服务疲软、信息不对称、通行不便、安全隐患、对财产权的关注而忽视旅游者和目的地社区公民的权益,基于“以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为本、建构旅游和谐体验环境”的价值目标取向,中国区域旅游将迈向权益保障与质量竞争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游人对此趋之若鹜,专家、学者们也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多有著述。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这无疑不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研究。在分析文化与旅游、旅游文化、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者、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9.
海峡旅游共同市场是在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下,在"一国两制"制度框架的指导下,以海峡两岸的"五缘"优势为链接,实现海峡西岸(福建省)与海峡东岸(台湾省)的旅游对接,其特殊性和新颖性决定了其营销模式必须有别于传统,可以从政府整合营销、企业体验营销、旅游者口碑营销、工作人员营销和创新营销方式五个方面构建海峡旅游共同市场"五星"营销模型.  相似文献   

10.
潘长宏  张勇  王寅 《全国商情》2011,(8):8-9,14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当下人类经济活动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文化旅游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旅游者的个性化消费特点和旅游商品针对顾客量身设计的开发法则。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充裕的文化资源,为其开展体验文化旅游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研究体验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试对扬州开发体验文化旅游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意见。  相似文献   

11.
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2个概念交错复杂,把握时有很大的难度,在学术界研究中,也有把两者混淆的现象,对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偏重于旅游资源文化研究,将旅游资源文化的内涵等同于旅游文化来表述。在界定2个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指出旅游文化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上,旅游文化的教学和实践也不能只停留于表面层次,概念的厘清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对旅游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梳理国内外有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活动的分析,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的情绪反映,是在旅游过程中一系列的具体体验的集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旅游体验由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存在人—地、人—人、人—物三种旅游关系,并且这三种旅游关系对应着不同的具体体验,即人—地关系主要是审美体验、人—人关系主要是服务体验、人—物关系主要是认知体验和娱乐体验。最后归纳得出旅游体验是具体的、无形的、多样化的,是旅游心理完善和修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对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一些建议,以期寻求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学一些基本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不清晰,直接影响了旅游科学研究和旅游学科体系的完善.在分析已有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业产品的构成和旅游吸引(物)的概念,提出旅游业、旅游业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定义,认为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旅游业是旅游的组成部分,旅游产品由旅游业产品和目的地公共产品构成.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旅游消费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可持续旅游消费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旅游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旅游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旅游消费.它具有适度性、公平性、和谐性等基本特征.它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同时又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持续推动力和活力之源,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现条件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的全球化与我国旅游教育的国际接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日显端倪,全球化意味着竞争的加剧,而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知识的竞争。我国旅游业也将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浪潮中,因而为迎接挑战,我国旅游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旅游业全球化内涵和特征、国际旅游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我国旅游教育与国际旅游教育接轨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是旅游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组概念。目前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通过引入旅游对象这一概念,来整合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以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促进旅游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导致了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相继出现,两者彼此相异又交互重合,概括两者的起源背景,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两者的概念、特征进行剖析,有助于辨明两者关系和深入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同时对目前低碳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充实并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旅游、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桂林旅游业看旅游宏观经济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桂林市1998年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有关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旅游业对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关联带动的途径、方式和范围,从关联带动的直接、间接效益、旅游投资及创汇效益、旅游业对社会的就业贡献等方面,对旅游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边缘效应与城市边缘地区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边缘效应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边缘效应影响下的近郊地区的旅游往往不被重视,针对目前中心区域旅游业出现的非理性化发展,分析了近郊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近郊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