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从行业角度的研究较少。运用面板数据从行业的角度实证研究不同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行业差异,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但环境规制对中度及轻度污染行业技术创新影响作用不显著,要充分保障环境规制给创新产业带来的应有收益,政府应引导创新动力不足行业的技术创新,同时,被规制行业应主动实行环境战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环境规制,这一结论为行业环境规制政策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02—2010年面板数据,在扩展的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估计方法(FEVD),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我国五类污染密集型商品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发现,严格的内生环境规制可以显著提升五类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但用环境规制强度(ERS)和CO2排放强度分别测量的外生环境规制对五类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同时外生环境规制二次项显示,外生环境规制对造纸和纸制品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制品加工业这两个行业商品出口的影响呈U型,而对其余三个污染密集型行业,外生环境规制对其商品出口的影响为倒U型,与前两个行业相反。因此,从长期来看,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会降低本国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竞争力的担忧是不必要的,相反,适度地提高环境规制水平有利于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程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构建环境污染强度、环境规制强度指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强度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各地区是否存在。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强度,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所存在的污染避难所效应除了与不同的污染排放物有关以外,还与实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的地区有关,且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单一的一致关系。本文还发现中国各地区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U型关系,虽然目前仍有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强度会随地区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但多数地区处于拐点右侧,因此对环境污染物的强化治理依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3—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检验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的空间依赖性,并构建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边际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轨迹表现出倒"U"型态势,拐点之前呈"绿色悖论效应",拐点之后呈"倒逼减排效应";地区碳排放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临近趋同性。为了达到环境规制的预期效应并促进碳减排,除了适度增加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以及选择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还要充分考虑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分成命令型、市场型和自愿型三类,以核密度估计分析碳排放分布的动态变化,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不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7—2017年中国三种环境规制与碳排放量变化表现同步增长,碳排放区域差异明显,命令型环境规制占据主体,市场型环境规制波动性变化特征明显,自愿型环境规制稳步增长;碳排放和环境规制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且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碳排放减少或增长的影响能力增强;三种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均存在空间溢出,相比较而言,市场型环境规制的正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不同环境规制影响的区域差异特征表现为:命令型环境规制"东部>中部>西部",市场型环境规制"东部>西部>中部",自愿型环境规制"西部>东部>中部"。  相似文献   

6.
我国碳排放量情景预测研究——基于环境规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 《经济与管理》2012,26(4):27-30,41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估算1994-2009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环境规制强度数据,将环境规制因素纳入到Kaya公式中,构建改进的人均碳排放量分解计算公式,情景预测2010-2020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不同情境下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增幅有较大差异,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8—2020年中国重污染行业相关数据得出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路径,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能源消费结构、企业规模、行业竞争力、行业利润率对重污染行业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碳生产率间的变动轨迹存在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企业规模、行业竞争力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和能源消费结构、行业利润率的抑制作用均存在行业异质性;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选用1998-2012年我国农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Eviews 6.0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从其相关关系出发进行回归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当前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随着经济增长先上升后缓解,当人均GDP为27 472元时达到拐点,目前仍处于倒U型的左侧。因此,我国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10.
探究环境规制与区域碳排放的关系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层面并选取2005—2019年数据,从异质性环境规制角度出发,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影响的关系进行探究,并进一步采取中介效应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1)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的效果呈现“N”型特征;(2)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的效果呈现倒“N”型;(3)命令型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影响能源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抑制碳排放,激励型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工业发展水平、资源协调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与能源发展水平进而抑制碳排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按照生产要素密集度行业划分标准,将对华FDI主要来源地划分为三大类,依据1997~2013年不同来源地的FDI数据,对不同来源地FDI与我国碳排放的相关性进行了再检验,以此论证中国是否成为碳排放的"污染者避难所"。结果发现,来自我国港澳台地区的FDI加剧了我国的碳排放量,证实了"污染者避难所"效应的存在,而来自欧美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地的FDI对我国的碳排放却具有较强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界学者开始探索造成企业环境污染的因素,试图通过技术改进减少污染。尤其自1991年"波特假说"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以"波特假说"为理论背景,基于中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以研发人员数量为控制变量,深入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强度对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激励作用;在增加控制变量后,环境规制强度对于提高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加显著。可见,"波特假说"适用于我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根据我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现状,提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和产业研发投入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因素分解法,结合计量分析方法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4、2008和2012年三个时间点的数据,定量测算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三种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为正,技术效应为负,在第二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负,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负,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检验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碳减排,但是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中国中部地区的碳减排,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碳减排影响不显著;(2)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为中介促进了碳减排;(3)环境约束力度的强弱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强约束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5.
贺三维  张臻  甘杨旸 《经济地理》2022,42(4):178-189
隐性经济作为制度监管的漏洞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然而目前仍缺乏应对隐性经济及雾霾污染的长期有效的治理措施。文章采用MIMIC模型测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隐性经济规模,结果表明各省份隐性经济规模年均值介于11.74%~17.35%之间,并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基于对雾霾污染空间相关性特征的检验,文章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异质性(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隐性经济及其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隐性经济的存在会弱化本地及邻近地区正式环境规制的治理效力,甚至使其无效化。非正式环境规制的规范性压力抑制了本地的污染性隐性经济活动,是治理隐性经济及雾霾污染的有效工具,但其并未对邻近区域的隐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与隐性经济的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据此,文章从规制工具及隐性经济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成本上升从抑制工业类FDI流入、改变出口企业生产粗放式生产方式以及改善出口贸易内涵结构三个方面对减少出口贸易碳排放产生倒逼影响。中国1990~2011年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和技术进步与中国出口贸易的CO2排放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则与出口贸易CO2排放正相关。由于技术进步的溢出和扩散具有时滞性,因此劳动力成本上涨对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碳减排的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2002—2013年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技术进步综合指数并基于技术进步视角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长三角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对就业先起促进作用,当环境规制强度到达临界值后对就业有抑制作用,即环境规制与就业之间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2)目前长三角15个城市的环境规制水平全部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此时增加环境规制强度能促进就业;(3)在倒U型曲线的左侧,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国2006—2015年21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清洁行业中,FDI前向技术溢出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在污染密集行业中,FDI后向和水平技术溢出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论是清洁行业还是污染密集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均会促进FDI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提高环境规制会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但在清洁行业和污染密集行业中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信息规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度,以便督促企业积极履行环保责任。但是政策实施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能否被投资者解读及解读效果如何尚不清楚。文章从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视角切入,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环境信息规制政策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信息规制政策的实施会加剧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这种冲击效应仅在政策实施当期、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样本中存在。(2)由对象锁定和敏感信息锁定引起的投资者非理性情绪是环境信息规制政策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表明环境信息规制的信息效应不存在,只是短期内被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效应所掩盖。因此,相关部门应紧密结合中国资本市场背景,加强投资者教育和舆论引导,有效缓解和消除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避免投资者因环境信息管制力度加大而“谈环色变”,进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环境信息披露规则和指引,加大执行力度,推动企业切实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和信息含量,以便充分发挥环境信息规制的信息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