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供给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长期以来,由于资源补偿机制的缺失和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合理,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如何让资源开发价值对西部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来,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现行的资源税费体制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耗竭补偿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协调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不断加大政策向西部倾斜的力度.论文从资源补偿法律制度、产权制度、税费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五个方面对当前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加快矿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理顺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法定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优先受惠权,提高矿区居民参与当地资源开发程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龚高健 《江南论坛》2013,(10):18-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的制度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是制度约束的经济,其开发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它主要包括:法律约束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的依据;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形成和实现的手段;生态补偿机制是最终目标,生态经济开发就是要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其生态补偿体系中的各补偿主体(中央政府、矿产企业、西部与东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多重利益诉求等原因,致使现存的补偿机制失去操作平台,进而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极度恶化。为此,在构建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中央政府需要切实加强环保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干预强度,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资源税费等配套改革,同时还应设立西部生态补偿基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拓宽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资源性大省,现行资源性产品税费体系主要由“一税、四费”构成,即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业权价款,“税费并存”且“费多税少”,现行税费分享体制已制约了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对于省内经济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改革相关税费制度,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健全资源性产品管理体系,是保障资源有序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条件。介绍了黑龙江省资源性产品现行税费制度,阐述了资源性产品税费管理体制的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相关税费规制与管理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强度日益加大,日常排污及其突发事故造成的海洋油气污染呈加重趋势。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作为解决生态成本的外部性问题和协调各相关方利益的有效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受制于政策供给、法律制度、管理体制和多方监督方面的现实困境,为促进海洋油气资源合理开发的同时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突破困境,厘清并提出完善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作为矿业大省,生态形势日益严峻,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以税费为主的经济补偿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制约了生态环境补偿效果,有必要通过专门性制度,树立经济补偿和行为补偿并重的理念,扩大资源补偿的范围,凸显补偿措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建立资源移植、占补平衡等预防机制,确保企业生态补偿责任的承担。推进分类生态补偿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助推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义务的履行,构建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多元生态补偿机制,以有效实现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8.
我国湿地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朱 《发展研究》2009,(12):40-42
湿地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中的一种类型。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既与其他限制开发区域有共性,也有独特之处。其基本思路是:保护第一,从严控制开发行为;为确保湿地生态功能供给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支持;妥善安置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为此须建立湿地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即建立纵向与横向交错的转移支付补偿机制,加快立法进程,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配套与生态补偿机制相适应的生态税收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韩丹 《当代经济》2018,(2):124-125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性问题,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基础.但当前为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意识薄弱,针对生态补偿的政策也缺乏完善.致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突出矛盾,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制约经济高效发展.为此,要全民树立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资源保护理念,形成完善的立法体系,建立合理资源税费制度及资源市场价格体系,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水土保持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内学者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补偿主体、客体、标准、途径、方式等机制构成要素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然而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突出表现为补偿主体和客体界定不够明确、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区际补偿难以实现、生态税费制度不够健全、长效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承武  蒲春玲 《经济地理》2011,(7):1152-1156
由于现行资源开发体制和财政税费制度的原因,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税费制度、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补偿法律制度层面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要理顺中央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资源地区对属地资源的收益权,建立资源属地收益和异地有偿使用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对资源地的补偿,使新疆尽快走出"富饶的贫困"。  相似文献   

12.
进行适当的税费改革,通过提高征收资源税费的水平,对资源税实行从价征收、实行扬税抑费政策,把政府相关部门征收的资源开发费用合并为税费进行统一管理、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这样就会形成良好有效的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生态补偿等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3.
资源价格和收益分配关系的长期扭曲,使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约束日趋严重,并且集中反映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过快地走向"矿竭城衰"的问题上。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文章试图从矛盾的聚焦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入手来探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概念内涵与框架构建。首先,将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给出了机制的科学内涵,并将其与资源开发历史补偿机制进行了概念厘清;其次,基于资源价值及其构成的理论探讨,深入剖析了建立该机制的两大要点"资源价值完全实现"与"资源收益合理分配"及其内在逻辑;最后,就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与资源税费制度重构这两大基本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框架性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4.
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市场失灵”,政府会通过制度安排来加以管制。但制度的不合理会造成经济当事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效率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受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导向作用,当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中产权、价格、税费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经济当事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仍然存在产权不明哳、资源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及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所以在建立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时,应该要考虑建立长效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激励机制,如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实行自然资源开发权拍卖制度,建立开发权交易市场;建立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建立押金抵押返还政策等。  相似文献   

15.
胡盾 《经济师》2010,(6):63-65
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问题的提出入手,对我国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对由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不存在真正意义的生态补偿,即便是具有补偿性质的资源税费也不具有补偿环境生态功能减损的性质,充其量不过是对矿产资源的资源价值的经济补偿而已。因此得出结论:制度的缺失是造成当前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不能充分解决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上述分析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补偿进行了法律界定,同时认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实质是在矿业企业、受益地区和受损的矿区环境及矿区居民不同主体的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和生存利益与发展利益之间进行的动态协调,并具有预防环境问题的产生、引导矿业企业把环境损害纳入生产成本、约束矿业企业保护环境减少损害的功能。接下来文章从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入手,认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矿产品定价不合理的问题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问题。并得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可持续性原则和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应该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07,(9):6-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常纪文近日提出,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存在四大缺陷,应该同步建设环境税费制度,并在修订环境保护法时对这些缺陷进行弥补。他认为,目前我国环境税费制度主要依靠两种手段来实行,一是征收排污费;二是污染税费、资源税费或生态补偿税费,其中包括资源收费、生态补偿费、生态恢复保证金、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等。此外,有关环境关税也出台了一些调整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日益严重,促使加快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在价值理论、耗竭性理论及可持续发展财富观理论基础上,对矿产开发中的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矿产开发中完善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补偿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缓解了全国的资源需求,新疆已经成为我国矿产资源的战略接替区.然而,资源开发也会造成资源所在地的资源枯竭以及生态失衡,建立利益补偿制度应是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发展的必然.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实施情况的阐述,从产权结构状况、政策法律背景、公民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阶段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问题,提出在现有体制下应充分根据环境资源产品的客观特征划分环境资源产权、考虑法律政策设计中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吸纳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