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主要是农民环境权的缺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包括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2.
农民环境权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农民环境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农村环境立法,建立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充分农村集体组织的职能,保障和促进农民环境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国各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起,农业生态旅游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加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农民环境权受到严重侵害。文章从保护农民环境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农业生态旅游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农民的环境权,两者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要想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法律法规、政府监管、生态补偿、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对农民的环境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农民环境权直接受到侵害.由于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环境权利一直得不到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从而使农村和农业发展及农民环境权的保护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文章拟从完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农民环境权得以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
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其融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中国是农业大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民生态行为受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经济利益和生态执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农民生态行为就要加强农民生态教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农村生态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6.
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角度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但目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1)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的重视,而农村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当今时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极其尖锐,不仅涉及到农民的身体健康,还阻碍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当今我国的必然选择。对新农村生态文明问题的探析,对解决当今农村经济社会资源问题,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对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构造和环境组成等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是生态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本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共生共荣的新生活,关键在于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全面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环境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放在首要的位置,因为农村环境治理的好与坏直接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在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必须从农村的现实状况出发,村民联合起来,积极行动,要妥善处理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在环境治理的同时使农村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农村的环境治理,对于我们的广大农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有助推作用,使农村的人们生活在天蓝、水净、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空间中.  相似文献   

10.
海西战略下的福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当前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也对福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做到在加快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在此新形势下,文章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为指引,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符合福建省情的五种基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希望能为福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工具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文章从环境弱势群体农民环境权的角度出发,主要从宏观——行政主管部门、中观——社会中间层、微观——农民利益分享三个方面阐述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环境权保护存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而提出生态旅游主管部门协调机制、社会中间层组织职能完善、农民利益分享激励机制的具体对策,意使农业生态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农民环境知情权的保护是保证农民对环境事务的参与,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将环境知情权放置于中国农村社会这样一个特殊场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法律制度在保护农民环境知情权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包括对农民环境知情权保护的相关规定缺位、农村环境执法体制不健全等。通过分析环境知情权的内涵和价值,指出对农民环境知情权保护的重要性。要实现农民环境权的保护,就必须根据农村社会以及农民的具体特点,在农村环境立法、信息公开和执法监督层面加强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国家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研究解决具有核心意义的关键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法治保障,补齐农村生态建设短板,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关键靠法治、根本是创新,并分别阐述了下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治理和改善农村环境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农村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宏观指导环境治理;树立整体意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培育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民参与农村生态保护是参与式民主理论、生态正义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民参与农村生态保护的现状表现为参与意识低、参与缺乏组织性、参与范围狭窄等方面;在法律上存在立法上未确立农民的生态权、我国农村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环境资源的产权关系未明晰等困境。因此,需要从立法上明确农民的生态权、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明晰农村环境资源的产权、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切实保障农民参与农村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在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构建各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文章通过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0—2019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空间相关性以及敛散性。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整体的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各地区之间仍存在差异,也基本稳定在没有低水平发展区的局面下。长三角地区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并未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特征。其中,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生态文明发展起显著正向作用,并基于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环境资源法的不足,国家应当为生态文明立法。生态文明立法应当是宏观指导法、政策框架法、引导促进法和补白创新法。生态文明立法应以"生态文明促进法"命名。生态文明促进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融入原则、生态善治原则、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原则。生态文明促进法的重点制度包括绿色GDP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低碳发展促进制度、污染集中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积累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根据河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指出河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物质、制度、文化、行为四个层面分析探讨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系统性地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应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基础上,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规范生态文明行政、司法关系、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重视和加强新农村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丰富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保护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建立科学、有效的新农村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机制,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