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国外学者和知名智库以国家为对象开展了人才吸引力评价相关研究,对于科学构建我国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全球人才指数、世界人才排行、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人才吸引力指标四个人才吸引力评价相关的指标体系,并从人才类型区分、吸引力定义和评价维度构建、数据类型选取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系统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文章从土地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基础设施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6—2014年的历史数据,对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和城市综合承载力供需指数比的变化趋势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4年,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总体呈现逐年向好趋势,但土地承载能力不足影响着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法的江苏省城市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城市创业环境评价的显示性和解释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创业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各个城市创业环境的综合指数。由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综合指数高度相关,说明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对城市创业环境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林晓言 《技术经济》2011,30(12):64-69
从协调发展、供需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界定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经济和谐的内涵,建立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DEA等方法,以协调发展指数、潜在均衡指数、资源配置效率指数为输出结果,全面反映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程度。最后,以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实证分析样本,利用其2007年的数据,得到各城市两者间的和谐评价指数和排序结果。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的和谐度: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均衡供求关系;优化配置城市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5.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的、全面的城市可持续性指数指标体系,并将"软创新"的理念纳入该指标体系中。基于所构建的中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的主因子,并对选取的36个城市的城市可持续性指数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以期发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对中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提升的重要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因素对于提升中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至关重要;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是提升中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海洋经济可持续评估指标体系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强调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的质和量两个方面,从海洋经济、海洋科教、海洋生态文明支撑力、综合管理能力和社会发展基础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市级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构建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基础、设计原则予以描述,并提出了基本框架和具体指标内容,为广东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发展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得到生态化综合指数.采用线性加权法,得出综合指数.对十堰生态市指标体系以及生态市建设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各类城市绿地公园的 规划建设。对城市公园系统综合质量的科学评价关系着城市开 放空间品质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水平的进步。以ParkScore指数为例,对美国城市公园综合 评价系统的建设过程、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系统介绍和特 征评述,总结分析其在城市规划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提出我 国应完善城市空间数据库建设、引入以人为本的评价指标和加 强指标体系建立过程的有效性等建议措施,旨在为我国城市公 园综合评价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标,探讨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与模式、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及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标,探讨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与模式、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及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例,借鉴国内外城市综合低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5大主题层包括17项具体指标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碳排放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上海市碳排放评估,计算了上海市2005—2015年的低碳化发展指数,以及四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综合低碳化发展指数。历史回顾评价显示,上海市的低碳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同时预测未来在资源环境效率持续改善的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朝着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建议上海市采取降低总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段丹彤  李锦 《经济师》2023,(9):130-131+134
城市韧性能力评估有助于规划者了解城市系统的韧性状态,并识别出提高韧性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从生态、经济、制度和社会多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在多源数据的支持下,对关中城市群中各城市2016—2020年的韧性能力指数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变化。旨在为提高关中城市群韧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金融吸引力评价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金融吸引力,是一个城市对欲进行区域突破的银行的吸引力。其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可从多维度考察,分成核心指标体系、基本指标体系和扩展指标体系等。研究方法主要分成三类,即指标处理方法、指标权数赋予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运用阀值法进行指标处理,并用修正德尔菲法进行指标权数赋予。在此基础上,可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城市金融吸引力进行等级划分,衡量城市的金融可拓度,为银行决策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3,(9)
文章在分析城市创新系统层次结构和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AHP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升城市电力应急管理能力,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系统及可操作的城市电力应急监测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遵循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结合城市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城市电力应急管理的行业特点,采用现代评价研究方法,提取了反映城市电力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电力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创新系统对促进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城市创新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08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创新综合能力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价和排名,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静态创新综合能力得分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创新综合能力的特点,在对典型城市的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系统分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郑州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仿真模型。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分析了2003—2025年郑州市综合承载能力。结果显示:2003—2016年,郑州市综合承载能力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总体趋势,到2016年处在略微盈余状态。2017—2025年,设定的4种方案中,协调发展型发展方案基本能够满足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指标的需要,但同时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型发展方案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实现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郑州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5个方面构建生态经济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3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对指标客观赋权,从评价者对生态经济评价趋优考虑的角度,构建趋优融合下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江西省各地市的生态经济综合指数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各区域不同维度下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类:Ⅰ类城市:南昌市、景德镇市和萍乡市;Ⅱ类城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和赣州市;Ⅲ类城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创新指数指标选择研究——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创新指数是反映城市创新水平进步程度的一个相对数,有利于衡量和评价城市创新水平及进步情况。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国内外著名创新评价体系,寻找确定核心指标,研究创新指数指标的选择。并根据杭州城市发展的特点,构建杭州创新指数指标体系,供国内同类城市开展创新能力评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城市生态位相关理论特别是城市生态位态势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生态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于SPSS软件,对环渤海经济圈相关城市的生态位状况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城市生态位的构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