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琳 《时代经贸》2007,(3Z):39-40
21世纪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真正进入了全球共存与竞争的时代,以WTO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为先导的全球化进程已经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后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接踵而至,不可避免地带来法律全球化。事实上,法律全球化不但是经济、生态、政治文化全球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本身又推进全球化向其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充 《经济问题》2007,(12):3-5
世界正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转变.伴随这一时代转折,建立在传统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学正面临着研究范式的挑战,因为它已经不能适应以高科技为先导,以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其研究范式急需进行整合与超越,交往实践观为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新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且二者都有赖于科技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立适宜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制约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自然壁垒和制度壁垒减少,作为一定区域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城市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间的跨国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城市在调整和竞争中正在形成新的等级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城市的竞争力,尽快提升我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次,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为此,21世纪我国城市应进一步扩大内内对外开放、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进城市信息化等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的南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视角》2003,(2):29-32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是冷战后),世界贸易飞速发展,国际投资大幅增长,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实行对外开放的国  相似文献   

6.
7.
“智带”的出现使得全球制造业“大本营”正在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回迁,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逆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倚仗。本文在梳理促进欧美智带形成的关键技术、总结智带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剖析我国智带发展的困境与挑战,并针对智能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形势变化提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988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简称“旧水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时期,但旧水法存在诸多方面的弊端,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重开源轻节流和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与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知识经济迎面而来,世界经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在这新时代背景下,当代产业组织及其政策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研究这些新变化有助于我们从全球整体的新视角重新审视局限于单个国家及其市场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促使产业组织理论与时俱进,进而从实践上对产业组织政策做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与以往相比,全球化时代的性质、结构和趋向正出现重大转折。多元共生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将成为跨世纪的主体,作为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理论核心——交往实践观,因此成为当代全球主题、全球问题和全球趋势的共同指向。建立在传统工业文明基础上的旧经济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它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所遇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其研究范式急需进行整合与超越,交往实践观为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新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1.
<正>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趋势,即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为了趋利抑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建立一整套相互配合、连贯一致、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加强人才立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人才立法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①现在我国人才流失严重,大多数留学人员不愿意回国工作,这是一种倒置的技术转让,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探究他们不愿回国的原因。千方百计地留住人才。人们一谈到留住人才,往往采取高薪或封官许愿的简单作法。这种作法可以吸引部分人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薪的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万盛  刘涛 《开放时代》2009,(7):142-158
我们应当有这个自信,在全球化时期,如果没有中国资源的带进,对于西方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缺失。所以真正的全球社会一定是中国智慧可以发挥影响力的时代。因此要努力去发展一个主体性的中国学术,去培养进行制度创新的使命感,这对于中国今天的学术界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不仅是生产、投资、金融和贸易的国际化和自由化,同时,它也是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和重组的过程。因此,全球化本身就意味着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口流动。”事实上,全球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的跨国流动。2002年10月,联合国公布的移民报告指出,从1975年以来,世界移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2000年已达1.75亿人。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三者的国际流动中,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最困难的,特别是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在现代条件下已经难以像商品和资本那样容…  相似文献   

14.
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重新抬头,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欧元区财政危机等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长期持续,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多,特别是,最近贸易限制措施的性质不是以往的对应危机的临时性措施,而是为了通过这些措施保护自身国家产业.随着变质成对该产业形成主要成长动力的长期性政策,许多专家担忧贸易保护主义的模式化.本文在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况、形式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贸易保护主义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新道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严峻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新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严峻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严峻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有关警察权的性质争论.警察权的定位较为模糊,由于警察权对于警务人员执行职务时所秉持的职业理念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警察权的性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 入 2 1世纪 ,冷战阴云已散去十年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 ,在这个大背景下 ,资本主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呈现出与冷战时期不同的许多新特点。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新特点 ,分析其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从而做出恰当的战略应对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一 )科技革命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美国因而被称之为进入“新经济”时代。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解释 ,“新经济”即表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使经济运行出现了持续增长和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并存特征的传统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健康经济形态。除美国外 ,西欧、日本虽然没有出现新经济特征 ,但也在 2 0世纪 80至 90年代相继跨入了知识经济的门槛。高科技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加现代化和“高级化” :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已大大下降 ,不到 3 %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降至 3 0~ 40 %间 ;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有关警察权的性质争论.警察权的定位较为模糊,由于警察权对于警务人员执行职务时所秉持的职业理念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警察权的性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