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4):F0002-F0002
4月,农垦总局环保局副局长武勇、自然保护科科长杨锡臣一行四人,来我场调研集中养殖畜禽粪便治理措施,武局长一行重点对我场口鑫奶牛养殖合作社进行调研,对畜禽粪便处理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并要求我场为垦区规模养殖畜禽粪便治理起到示范作朋。  相似文献   

2.
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江苏省作为畜禽养殖大省,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条件,探索出一种针对不同养殖规模和类型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本文从畜禽粪便排放量测算出发,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了当前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模式,探寻了资源化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防治设施建设、资源化利用模式选择、技术开发、政策支持、政府服务、市场等多个方面对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是农业环境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该文尝试构建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理论框架,通过5省754户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畜禽健康影响认知、环境保护法规认知、技术培训、产业组织情况、教育程度、养殖规模、风险偏好程度以及家庭年总收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基于研究结果得出政策启示,提出加强宣传力度,加快技术推广以及鼓励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2012年湖南省14 81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为数据样本,以土壤表观养分平衡理论为依据计算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便环境适宜负荷量,并以此为标准估计湖南省各地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便当量负荷警报值,由此判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威胁程度,结果发现城镇地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对耕地生态污染程度最为严重,进而提出了协调畜禽规模化养殖与耕地生态污染两者之间冲突的对策建议。最后,根据研究得到的警报值为依据估算了湖南省各地畜禽养殖的最优规模。  相似文献   

5.
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技术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本质上看,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处理模式不外乎三种:还田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和工业化处理模式。因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大多建在离大城市较远的地区,饲养规模不大,粪污处理应优先考虑还田利用,并以自然处理模式作为补充,由此达到废物利用最大化,处理费用最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山区面积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协调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文章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分析历年畜禽养殖量及粪便排泄量的基础上,针对果园生态系统的废物处理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以期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平谷区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较快,2006年畜禽粪便的排泄量已达133.86万t;而果园生态系统在对畜禽粪便的消纳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果园生态系统消纳畜禽粪便的物质量已经由1997年的24.52万t增加到2006年的52.42万t,消纳量增加了98%,平均每公顷果园每年消纳畜禽粪便166t猪粪当量。消纳畜禽粪便的生态服务价值逐年递增,到2006年已达43 620.35万元(2008年现价),与1997年相比增加了21 549.81万元(2008年现价)。  相似文献   

7.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畜禽粪便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区域畜禽养殖农户和有机肥企业的实地调查及年鉴数据为基础,概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对比畜禽粪便和施用化肥所含养分总量,分析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结果表明:研究区畜禽粪便资源总量为129.23万吨,商品化有机肥资源仅占总量的8.13%,农民直接购买用于传统肥料占总量的55.87%,闲置丢弃畜禽粪便约达36.00%,有机肥资源浪费较大,畜禽粪便污染较为严重;从2006~2012年畜禽粪便所含养分量与同期施用化肥养分量的平均替代率为55.55%,畜禽粪便资源化发展潜力巨大。基于此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农业活动中各个生产环节的碳效应进行深入剖析,确定相应环节的碳减排或固碳潜力,并在充分回顾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低碳农业技术进行梳理,试图筛选并构建一套低碳农业技术体系,为实现农业活动中各生产环节的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效应主要来源于耕作、灌溉、施肥、施药、农膜使用、农业机械使用、秸秆处理、畜禽养殖、畜禽粪便处理和林草地保护十个农业生产环节,文章以此构建了低碳耕作技术体系、低碳灌溉技术体系、低碳施肥技术体系、低碳施药技术体系、农膜低碳使用技术体系、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畜禽低碳养殖技术体系、畜禽粪便低碳处理技术体系和林草地保护技术体系共9个方面的低碳农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4个市、10个区/镇、20个村的682家养殖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对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农户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和行为,其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对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农户资源化利用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养殖业规模化养殖近年来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尤其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村.但随之而来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已经成为农村污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COD总量已超过工业和社会区域类污水COD的排放总量.沼气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漫长,阻碍了沼气技术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林口信源养殖场粪便处理技术的研究,通过改进工艺以及保温设施的研究,确保沼气系统稳定运行.有效的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243个规模生猪养殖场(户)的实地调研,文章对样本养殖场清粪工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从降低畜禽养殖废弃物化学需氧量(COD)、提高氨氮去除率视角,对规模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进行界定,并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样本养殖场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猪养殖场粪污/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式单一,主要为还田;粪污处理设施一次性投入较大,降低了养殖场购建积极性;生猪养殖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大规模养殖场投入产出比显著高于中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户;大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均显著高于中规模养殖场及专业户,但专业户的生态效益平均值最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日益突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法律法规虽然出台,但相对污染的严重性却远远滞后,本文结合甘肃省畜禽养殖污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点具体的污染防治的环境管理措施:(1)合理规划,杜绝区域污染;(2)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环境管理,落实"三同时";(3)散养型的粪便资源化规模式研究和推广;(4)加强环境管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一、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牧业小区畜禽养殖牧业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全国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畜禽养殖牧业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统一建设的有一定养殖规模的较为规范、管理严格的畜禽饲养场所;小区远离村庄(或居民生活区),专门从事某一种  相似文献   

14.
从政策与机制因素、技术与设施设备因素、资金与市场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四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制约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DEMATEL方法,求得组合权重值,并定量分析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得到制约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原因因素、结果因素和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养殖户生态认知与专业知识不足、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能源产品竞争力不足、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和转化率不足以及政府监管政策和法规不健全对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关键制约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对农户环保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山东省龙口市、寿光市和河北省磁县、张北县共计240家农户调查资料及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负责人访谈资料,分析农业产业化对农户施用化肥、农药和处理畜禽粪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的磁县和张北县,农户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意识较为淡薄,农户施用化肥时遵循的原则是成本节约,施用农药则是药效至上;在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龙口市和寿光市,龙头企业的直接干预使农户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施用化肥和农药时遵循的原则相应转变为作物需求和低毒高效;随着养殖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户向环境中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的行为相应增加,龙头企业却大都对此没有采取限制措施。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内在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从龙头企业入手解决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污染的生态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新疆昌吉州牛粪管理方式微观调研数据,采用IPCC(2006)推荐的畜禽粪便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方法,对牛粪管理方式改进前后CH_4和N_2O的综合排放因子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原有养殖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改进牛粪管理方式后,甲烷综合排放因子由17.13降为8.86,二氧化氮综合排放因子由0.99降为0.46,总体达到596.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潜力。要综合考虑养殖规模、养殖户经济能力、政府环评规制及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改进牛粪管理方式,采取差异化减排策略,建议山区散养以草地自然消解为主,平原大中规模养殖户加强沼气工程管建,小规模养殖户规范牛粪堆肥操作,以期达到较好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1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肉鸡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渐形成了规模,它在我国的家禽乃至畜禽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肉鸡的产业化发展还对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求有着十足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肉鸡养殖区域的现有布局进行研究,迎合当下最新的相关养殖政策,主要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对肉鸡养殖业的发展及布局情况进行研究与阐述。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概括现状并提出了对京津冀地区现阶段肉鸡养殖发展及布局进一步调整的方向性建议,理顺养殖与加工环节的关系,使之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完成肉鸡产业的整合与升级,从而对京津冀地区家禽养殖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控制畜禽粪便类固体废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需要对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与再资源化。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农村地区的中小养殖场畜禽粪便类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收集方式和利用情况采取了文献研究、座谈访问、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其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的潜力、利用方式、利用程度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促进畜禽粪便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的社会策略的效果和移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随着农业和畜牧业大规模发展,荷兰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针对农业生产中过量的畜禽粪便和氨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荷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环境政策,以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荷兰政府农业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控制和稳固阶段。在此期间,政府建立了畜禽粪便生产和粪肥使用许可证机制,对生产和使用数量制定了一定的标准。凡是从事畜禽饲养业的农场和公司必须登记人册,并申请粪便排放许可。一旦粪便排放超出标准,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罚金。同时政府还协助建立了畜禽粪便的卖方和买方市场,对…  相似文献   

20.
《经济论坛》2006,(10):147-147
一、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优势区域布局、标准化生产。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养殖、规模养殖。全县形成了奶牛、肉牛、蛋鸡、生猪、肉鸡、肉羊、珍稀动物七大畜牧特色养殖产业;形成畜禽养殖大镇7个、专业村62个、专业户8646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猪场9个、年出栏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1000个,存栏100头以上牛场4个、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上的养殖户375个,存栏100只以上羊场10个、年出栏肉羊20只以上的养殖户2312个,存栏5万只蛋鸡场6个、1万只以上蛋鸡场60个,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户102个,饲养量在1000只以上的珍稀动物养殖户540个。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