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更是越来越频繁发生(如:南方的大冰雪和几个省的持续干旱,北方的大面积暴雪及持续高温等),在2004年中国气象局就发布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2007年6月12日正式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2010年国家制定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国气象局根据此预案制定了新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警报发布办法》(2007年有个旧版本).  相似文献   

2.
宋鑫陶 《商周刊》2011,(4):32-33
“十年九早”,干旱似乎已是我国北方大地冬春季节的常态。切实地走在田间库边,记者才深切的感受到去冬今春的干旱度。眼前的景象早已不是往昔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是皲裂的土地,干涸的水渠,枯黄的麦苗……持续的干旱,将可能终止我国连续七年丰收的好景,更会给北方这片我国冬粮的主产区带来大面积的歉收。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连年出现旱情,河水断流,湖泊干枯,导致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缺水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近30年来,降水持续减少、大风增多,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常发生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沙尘暴究竟能否根治?文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朔天运河引水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问题,彻底治理北方荒漠化和沙尘暴灾害。  相似文献   

4.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山洪、干旱、大风、冰雹、寒潮、暴风雪、沙尘暴、雪暴、浓雾、高温、冷害等灾害,还包括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大气污染、病虫害、森林(草场)火灾等次生灾害。气象灾害是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国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6亿人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  相似文献   

5.
对于美国人来说,未来不仅仅是玉米在本地的超市里变得有点贵的问题了,其他食品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是玉米、大豆和小麦的最大出口国,其中玉米出口占全球出口量将近一半。然而,持续不下的高温与大旱,让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推上高位。某种程度来说,美国这次大旱危机,对于世界其他国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可能比美国自己还要大。足够的湿度对于玉米生长至关重要。然而,2012年罕见的干旱天气,让美国的玉米产量受到严重损害。在美国最重要的谷仓中西部,正遭受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侵袭。根据帕尔默干旱指数,美国中西部严重干旱覆盖了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我国东部和南方大部地区频遭阴雨天气和水灾危害,而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却是持续干旱少雨,水资源更加紧缺,导致土地荒漠化更为加剧的另一番光景。西北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草场承包到草场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牧业经营方式逐步发生了转变,从改革之初的草场承包发展到现在以资源整合为目的的草场整合。草场整合作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是对草场承包的否定,而是在草场承包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草场整合将对传统牧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牧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草原的生态保护和草场的可持续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秉龙 《商周刊》2011,(4):34-34
对旱情不必太忧虑与去年西南五省区的大旱不同,现在北方八省区所出现的旱情,是我们国家粮食,特别是小麦的主产区,占到全国小麦生产面积的80%。这八个省区受灾的冬小麦的面积已经占到了36%,而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目前看这种旱情的发展还不会对这些地区人畜饮水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现在还是刚刚开春,冬天出现旱情,小麦还没有进入返青期,虽然出现了一些干旱,现在还不能得出定论,形成灾害。  相似文献   

9.
2010年岁末和2011年新年伊始,严寒、干旱、洪灾轮番上演,甚至"扎堆"出现.北京遭遇"冬旱",近80天无有效降水,整个中国北方也旱情严重;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洪水滔天;欧美国家则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极端气候泛滥,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香格里拉县地处长江上游,其草场资源利用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进程影响,当地草场(草山、草坡)使用是一种国有森林草场"自由、共用"与农村集体草场"社区共管"并存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这种形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公地悲剧"已初现端倪,草场载畜过重,草场严重退化,影响着草场(草山、草坡)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草场使用理念;选择新的经济收入方式,形成新的农村经济格局;依托林业科技发展经济林木;积极发展旅游业;有效推进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加快乡村城市化、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一、2004年浙江电力供需状况 2004年以来,浙江省供用电始终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用电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省内现有电力资源严重短缺,发电、用电负荷调节能力趋于极限,省外购电十分困难。进入夏季后,持续高温干旱进一步加剧了电力供应的紧张状况,电力缺口不断扩大,全省各市拉电情况严重,已经形成全面性、持续性的深度缺电局面。  相似文献   

12.
宁夏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黄河流域上游,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562万人,回族人口占1/3。宁夏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省区,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多年平均降水量292毫米,蒸发量1300毫米,处于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除国家分配的耗用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外,当地水资源奇缺,多年平均总量11.7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09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量60立方米。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0%以上。水资源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水就是一片绿洲,无水…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镶黄旗把生态建设作为保持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坚持数年治理水蚀荒沟,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使43条水蚀严重的荒沟被上了绿装,有效遏制了因水蚀而造成的草场沙化问题。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草原南部,是一个纯牧业棋。草场是牧民赖以生存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但由于境内山多,地表土质松软,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全旗有水蚀沟3000多条,其中1km长3m宽以上的沟1100多条,近一半的草场严重退化,直接威胁着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为此,旗委、政府把治理水蚀荒沟,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牧区最大的基础工程建设项目,从1…  相似文献   

14.
宁夏是我国欠发达的省区之一,地处西北干旱带,降水稀少,当地水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根据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大体可分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干旱风沙区,北部引黄灌区三大区域。  相似文献   

15.
2022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目前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打破观测纪录,我国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2022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气候,与此同时,我国内蒙古、辽宁等北方省份降雨量却较往年明显偏多。目前气候变化已导致我国降雨呈现“南方不减、北方增加”“雨带北扩”的趋势,同时最新研究还发现:未来我国遭遇骤旱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到2050年,一些南方湿润省份的骤旱风险将增加至40%。这些真实案例和科学结论都充分证实了我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6.
正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南正遭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严重干旱,水稻枯萎、耕地龟裂、河床裸露,中部和南部地区受灾尤为严重。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事务办公室表示,持续的干旱使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受到严重打击,预计经济损失将会超过1100万美元。鉴于越南严重的灾情,中国政府宣布,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缓解越南的旱情。此次越南  相似文献   

17.
一、加速林业发展可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生态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迅速扩展,沙尘暴和洪涝等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草场大面积退化,野生动植物物种破坏严重。解决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严格保护森林和草场,大力恢复林草植被,实施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尽快建立稳定、和谐、良性循环的大生态,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1.实行以粮换林的替代战略,可以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和粮食能源问题。加快林业发展对我国生态环境、生态安全关系极为密切。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青海湖周围几十万亩草原被开垦为农田,造成了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环湖草场沙漠化日趋加剧。近些年气候变暖、干旱以及农田灌溉用水增多,使得注入青海湖的水量明显减少。目前,青海湖周围85%的河流已经干涸,其中较大的布哈河、泉吉河、哈尔盖河、黑马河也时而断流,青海湖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2厘米。专家预言,如果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相似文献   

19.
特别数字     
《环境经济》2012,(5):67-67
干旱致云南400万人饮水困难直接损失达125亿截至目前,三年连旱使云南省15个州市近780万人受灾,近400万人饮用水困难,九大高原湖泊水量减少近3亿立方米。截至4月下旬,除滇西北、滇东北和滇东南的边缘地区外,云南大部分地区均出现气象干旱。去年汛末至今,云南全省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常年偏少五成,已有368条中小河流断流,500座小型水库干涸;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明显下降,部分地区旱情严重。三年持续干旱给云南造成严重损失。云南省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5亿元。  相似文献   

20.
浅谈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为满足剧烈的人口增长对粮食和燃料的需求,大量垦荒毁林,使草原和林地大幅减少,农业已完全转入以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为主的发展道路,畜牧业片面追求牲畜存栏,超载过牧严重。本来比较脆弱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林地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与生态互为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加快宁南山区生态建设对宁夏山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