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蒲青 《中国电业》2005,(10):30-31
2005年8月24日,国投集团年会在兰州召开。作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控股企业。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承办了此次年会。位列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70位、中国服务企业500强第74位的国投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控股公司,本次年会的地点选择背景,与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创造的优秀管理成果——“靖远管理模式”不无关系。如何评价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的管理模式.如何看待作为《中国电业》本年度推出的重点典型报道——“靖远管理模式”,国投集团的母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副总裁冯士栋9月13日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2.
构筑人才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建筑企业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必须抓住人才这一关键。要把人本战略作为第一战略而优先实施,通过多种途径,加快构筑人才新优势,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张渝 《中国电业》2005,(6):14-15
当来自甘肃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的电子邮件,被我们下载打印为厚达91页的“靖远管理模式”文稿时,我们对地处欠发达西北地区的一家发电企业能有如此作为心生钦佩。  相似文献   

4.
包国宪 《中国电业》2005,(10):35-35
优秀的企业文化。靖远二电将“日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改革创新,不断超越和争创一流,达到企业员工每天进步一点点,企业就会进步一大段。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都面临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匮乏,员工知识滞后得不到及时"充电",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问题。新形势下,企业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重要资源理念,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人才资本的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企业科学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6.
杨德生 《中国电业》2005,(10):39-39
“靖远管理模式”是发电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管理、营造优秀企业文化的学习楷模。通过对“靖远管理模式”的认真解读和实地考察,靖远二电管理成功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系统、透明、和谐、创新。  相似文献   

7.
顾干 《中国电业》2005,(10):37-37
“靖远管理模式”不仅有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而且有成熟、先进的管理文化,而这个文化渗透到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全方面、全过程,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来统领企业生产力。因此,靖远二电的实践称得上是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8.
吴润华 《中国电业》2005,(10):36-37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追求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靖远二电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前提下,形成了以“日亲”文化为统领,以现场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模式和资源管理模式为支撑的“靖远管理模式”,从而培育出了靖远二电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实践对于电力企业,特别是对于通辽发电总厂这样正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发电企业,无疑是一个值得剖析并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胡福存 《中国电业》2005,(10):36-36
“靖远管理模式”的突出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日新”文化。而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靖远管理模式”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始于悟化 滁州供电公司(简称滁电)是中一型国有供电企业,国有资本投入相对小。在资本密集、人才密集、竞争激烈的电力行业要做大做强,滁电管理高层认为管理的最高形式是对“心悟”的管理,这是一种居于文化价值观的管理,必须从文化整合入手才是上策。  相似文献   

11.
梁钢 《中国电业》2003,(6):50-51
兴建于20世纪末的甘肃靖远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拥有4台2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的现代化大型火力发电厂企业。作为连接陕、甘、宁、青四省(区)电网的枢纽,甘肃靖远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年发电量占甘肃电力近20%。截止到2003年4月底,累计发电量为513.35亿千瓦时,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电源基地之一,并正在为西部开发建设输送着强有力地电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内部必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强化“三个基础”即:业务管理基础,队伍稳定基础,宣传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神华蒙西煤化公司党委坚持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实现创新创效的强大动力。活动中,神华蒙西煤化公司通过坚持“四个突出”,积极推进企业创新高、上水平、促转变、增实力。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企业发展战略性资源,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成功的企业,必然是能不断聚集和持续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企业。培育人才的结果,就企业而言,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增强,就员工而言,是工作生活质量和人生满意程度的提高。面对繁荣的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持之以衡的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衰球六建公司以创建“五型”班组和“工人先锋号”、“铁人先锋号”为载体,大力强化班组建设,为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工程建设企业奠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余化良 《中国电业》2005,(10):34-34
靖远二电通过《中国电业》这一平台刮起了“西北风”让人感受到,靖远二电取得目前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而在我看来,“靖远管理模式”最出彩、最闪光的地方就是,细节意识,执行文化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业》2007,(8):24-24
靖远二电于独立运营之初,为了顺利完成向现代一流发电企业转变。公司管理层决定从组织管理结构入手,改革原有的中层管理体制,在下属的八个部门实行单一首长负责制,各部门只设1名中层管理人员,不配副手。改革后拥有员工近千人的靖远二电高中层管理人员数目降至11人,其中1名总经理,2名副总经理,8名部门经理。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免征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新购置的公共汽(电)车的车辆购置税;依法减征或者免征公共交通车船的车船税。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为城市公交企业进一步减负,为"公交都市"的建设以及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奠定了基础。推动公交都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靖远管理模式”近距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渝  蒲青 《中国电业》2005,(6):16-19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美国第一中华电力合作有限公司、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和甘肃省电力公司分别按50%、30%、15%、5%的比例投资建设。“中美合资组建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的合同签宇仪式是1995年7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了签字仪式。”2005年5月24日下午,靖远二电总经理王维东在位于兰州长青大厦的公司总部接受了《中国电业》专访。和在宣传上行事低调的大多合资企业一样。王维东总经理在交谈中一般不涉及一些经营上的数据。“这是公司的商业机密。”王总笑称。而此次王维东总经理接受《中国电业》长达数小时专访的主要诱因,是这家地处西北落后地区的发电企业花费很大力气.策划、实践、提升并最终成就了富有实效的“靖远管理模式”。“很多模式运行成功与否其实不在于技术环节,而在于管理者的决策。”王维东说。或许正因为如此,王维东才愿意将“靖远管理模式”作为案例加以剖析,并与更多的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20.
朱成章 《中国电业》2005,(10):32-32
读了“靖远管理模式”以后,觉得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的电厂管理内容很丰富,并且已经形成系统。以“日新”文化为统领,现场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模式、资源管理模式为支撑的“靖远管理模式”,确实使发电厂的管理进入了现代化管理轨道,堪称发电厂管理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