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今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动荡加剧,油价一度逼近50美元。有人因此担心会发生石油危机。应该看到。尽管石油价格频频飚升,可是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可以预见,只要石油供应不发生中断,发生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就很小。但石油价格的波动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两次石油危机对各国经济、对各经济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影响。虽然第一次石油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但其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今天,回顾一下世界经济近十年的发展过程,分析一下石油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是很有必要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像1977年5月沙特阿拉伯的阿卜凯克油田发生爆炸,这次由于伊朗政治动乱引起伊朗石油供应缩减等等这类使石油消费国提心吊胆的事件不断有所发生。由于伊朗的政治动乱,人们担心“石油危机的再度发生”。本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以第四次中东战争为导火线,从1973年秋季开始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年以伊朗革命为转机的“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反复冲击,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世界能源的供求结构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1)一次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1982年夏天,人们询问过一些国际能源经济学家,问他们有哪些未来的事件会使未来的石油供应中断?其中一位简单地回答说,“最有可能在将来使石油供应中断的事是发生石油危机,否则就可以太平无事”。而且完全可能发生触发另一次严重石油危机的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贸易和国际收支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贸易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显著提高了。石油危机以前的1971年,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是:出口贸易额214亿美元,进口贸易额115亿美元,在世  相似文献   

7.
1978—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再度招致了猛烈的原油价格上涨。就原油价格的暴涨这一点来说,虽然是两次石油危机的共同现象,但就“石油供需关系”看,这一次的石油危机却和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原油  相似文献   

8.
1979年爆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9年,西方世界刚刚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中复苏。此时,在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暗中领导下,伊朗发生了推翻巴列维国王统治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政治动乱从1978年初开始,逐步蔓延到全国,严重影响了石油生产。伊朗当时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1977年的石油日出口量为521万桶。由于  相似文献   

9.
自从控制着世界大部份石油储量的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和将油价提高四倍给予美国和其他主要石油消费国以沉重打击,从而使工业化国家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以来,已经过去五年了。在事件发生的当时,石油消费者普遍不相信那次石油危机是真正的石油危机,有人甚至怀疑油轮是故意停留在海上。因此,石油消费  相似文献   

10.
郭旺 《广西电业》2007,(6):15-15
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以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为寻求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投入大量经费,动员高科技产业,利用计算机、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和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中国许多资源的人均本国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要进口大量资源而成为资源净进口国,这势必会加剧世界资源市场尤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需求压力,持续下去则世界性石油危机将不可避免。转变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刻不容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非碳氢化舍物的能源和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实施鼓励节能与环保的政策导向,是当前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以来,全球共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由于种种原因,国际油价持续走高,至8月19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价格收于48.70美元,在刷新原油价格历史记录的同时,直逼每桶50美元的心理“大关”,我们有理由担心,第四次石油危机会爆发吗?  相似文献   

13.
日前,国际能源组织(IEA)执行理事田中伸男表示,全球正面临石油危机,该组织已做好开放紧急库存的准备。不过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巴德里却否认有石油危机。田中伸男称,任何主要油田发生事故,均会造成原油供应受阻。一旦发生上述情况,作为油市监督机构的IEA,将随时做好准备,呼吁成员国开放战略性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14.
李沛林  陈亮 《冶金财会》2004,(10):40-40
在全国电力供应紧张,不少省、区(市)闹电荒供电紧张的形势下,2004年国家发改委电效改造工程项目汇报暨亚太电效新产品发布会于9月15日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会议从回顾全球发生四次石油危机的历史和分析我国在能源生产、消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杨扬 《中国电业》2010,(12):72-74
电能信息采集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石油危机首先提升了社会和人们的节能意识,其次助推了配电网自动化和负荷控制的发展,随后80年代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发展又为采集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技术手段。目前,整个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综合配电线自动化和用户自动化两个领域,并包含其他功能的配电网综合自动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陈福民 《化工管理》2011,(10):81-82
<正>以"酒"兑油的故事发生在巴西。巴西的汽车工业发展较早,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巴西国内的汽车即有较快的普及。到了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那年巴西政府多支付40亿美元用于购买石油,这  相似文献   

17.
海湾危机最终以伊拉克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而宣告结束,但它对国际能源形势的深远影响不可低估。本文仅就今后10年乃至下世纪初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看法,以祈共同探讨。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将由以石油为主转向以石油 略占优势的多能互补 世界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石油、石油消费过度依赖海湾是70年代发生两次石油危机的根源,也是90年代初爆发海湾危机与海湾战争的深层原因。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普遍选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国际油价始终处在很高水平,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世界舆论一度曾担心是不是会引发全球第四次石油危机。本文描述了2000年国际油价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油价居高不下及大幅振荡的原因,并对2001年国际油价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国际煤炭贸易流向和我国的对策山西省煤炭进出口公司董卫伟一、国际煤炭贸易流向特点自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以来,煤炭作为仅次于石油的重要能源,在全球交易中一直保持着增长速度。据统计,1994年世界煤炭海运贸易量3.83亿t,是1981年贸易量2.085亿t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国开始构建综合性的石油危机应对机制.历经30年的发展演变,这一机制已经相对成熟和完整,成为美国能源安全的可靠保障.就应对机制自身而言,这一机制在管理机构上采用联邦政府统领、各州政府密切协同配合,垂直管理与矩阵式管理相结合的多元模式;在构成上,包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与投放、国际能源机构为核心的能源集体安全体系、燃料转换、需求限制和国内紧急增产等单元和具体应对措施.这一机制还包括广泛的国际协商、与产油国及石油消费国的对话、灵活的媒体宣传以及必要时政府全面介入管制等内容.不断自我学习、调整和改善的内在特性在美国石油危机应对机制建设和运作的实践中得到体现.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我国应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石油危机应对机制的确立和建设.研究美国石油危机应对机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应尽快建立综合性、权威的能源领导部门,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积极扩大国际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