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今天残酷的就业市场,临时雇员已经成为一个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繁荣的行业、一个拓展雇员技能的合法渠道  相似文献   

2.
一、雇员 雇员是在公司中利益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一类利益相关者群体。公司的各项工作是依靠雇员来完成的,公司的形象也与雇员的各种行为密切相关,雇员满意是建立公司声誉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公司必须重视雇员的感受。雇员在公司的基本利益是得到长期雇佣,就是要有安全感,但是即使有了安全感,也并不能够保证雇员满意,公司还应该能够满足雇员的情感和自我实现等多种需求。根据赫兹博格的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安全感只能算是保健因素,公司还必须同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满足雇员的深层次需求才能使雇员满意。  相似文献   

3.
广告媒体业注重复合型人才某猎头总裁表示,从去年底开始一个很突出的变化是,媒体广告行业开始大规模使用猎头服务,包括客户总监、媒体策划等职位的高级人才都是这个行业急于猎取的对象。具体说来,从事媒体广告行业的人才应该成为“创意+外语”的广告人和“网络+专才”的媒体人。媒体人才现在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拥有新闻专业知识,同时需要掌握另外一门学科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此外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也加快了网罗此类人才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正> 港府认为应该“拆墙”“松绑”,消除现在所有的限制,取消针对内地专才和优才设置的过高门槛,日后所有从内地输入的专才的条件及携眷的待遇,都会与海外专才完全看齐,达到既“聚才”也  相似文献   

5.
无论你希望保持现状抑或另谋高就,旧的一套工作戒条己不再适用。为了生存,你必须抛弃旧有的守则,以新的观念和方法应付现今的工作环境。掌握多方面技能旧守则:要令自己成为所处理业务范围的专才,使公司不能失去你。新守则:掌握多方面的技能,这样当遇上公司削减经费或裁员时,你也有能力兼任不同范围的工作。今时今日,公司最重视的是那些“面面俱圆”  相似文献   

6.
刘戈 《中外管理》2007,(10):72-73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让很多希望与雇员保持“临时关系”的企业如临大敌,实则新法是帮助企业打造雇主品牌的有效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让雇主和总裁们夜不成眠的事情是什么?”在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对全球2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进行的跟踪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紧随其后的就是“如何留住主要雇员”。如今,“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猎手”和“留住主要雇员”的“狙击手”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反击“猎头”和竞争对手的侵扰,保住自己关键性人才,已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享信任     
广告创意专家戴维·奥格威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告诫所有的企业家:“如果我们总是雇佣那些不如我们的雇员,公司将逐渐成为侏儒;只有当雇佣的员工总是超越我们,并让他们放手施展才华时,公司才会成为巨人。”  相似文献   

9.
McCorMick公司成立于1889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调料公司。全球有7500多雇员,在中国广州也有生产厂家。公司坚信:雇员最了解公司情况。在此观念指导下,公司50多年来一致推行鼓励雇员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独特项目——“可轮换的管理委员会”。一、McCorMick公司的经验(一)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1.委员会的构成委员会完全是员工自发组织,最少9人,最多不超过18人。任何部门经理以上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都不能进入委员会。在每个较大的分支机构都有委员会,有时会根据机构的规模大小,适当扩大委员会的人数规模。各委员来自不同部门,尽量使委员…  相似文献   

10.
《新前程》2010,(2):10-10
薪酬下降、红利消失、工作不再长久,公司制造的临时雇员时代何时能够结束呢?单身妈妈塔米&#183;史密斯每天早上6:40在送完大女儿上学后,就回到家里开始接线员工作,其薪酬是每分钟25美分。作为一个体的“经纪人”,史密斯没有健康保险、没有退休金、没有病假、没有带薪休假,更没有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彼得·德鲁克:企业要关心临时员工2002年2月,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哈佛管理评论》中撰文指出,随着劳动力巨大变化,企业在管理临时性员工和协议员工时,应像对待传统员工一样地关心他们,并对他们负责。他说,要把他们看作“人”,而非“雇员”。  相似文献   

12.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梁国标社长早在2004年就指出,报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报业最需要两类专才,新闻专才和经营专才。而普遍情况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营人才严重缺乏,必须加以注意。梁国标社长上述观点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指出了报业人才结构调整优化问题。2006年8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通报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也专门指出,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加快培养和引进适应报业结构调整、战略转型需要的紧缺人才,优化报业人才资源结构。这同样表明报业人才结构调整优化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过去,很多公司常将前雇员排除在招聘计划之外,但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实际情况往往是重新雇用一个前雇员的成本仅仅是招聘一个新雇员的一半;再次受聘的前雇员可以在上班前三个月内比以前提高生产率40%,而且他们也会倾向于为公司提供更长期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河北企业》2005,(3):10-12
<正> McCorMick 公司成立于1889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调料公司。全球有7500多名雇员,在中国广州也有生产厂家。公司坚信:雇员最了解公司情况。在此观念指导下,公司50多年来一直推行鼓励雇员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独特项目——"可轮换的管理委员会"。McCorMick 公司的经验(一)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1.委员会的构成委员会完全是员工自发组织,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监督国营商店商品易,监督租赁柜台难。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北京市朝阳区技术监督 局偏不信这个邪。这不,他们一行来到机场附近一家新近 开业的商店的出租柜台部。 商店里宾客盈门,熙熙攘攘。几十家租赁摊点经营着 几十大类商品,却无一明示“出租柜台者”。检查人员在商 店有关人员陪同下将初步判断有问题的高档服装和名牌 表分装成袋,加以集中待测。 在一间临时改成的检测室里,局执法监督人员和有 关质检站的专业人员展开了仪器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中外企业文化》2005,(1M):13-13
备受关注的新华保险营销体制改革试点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云南新华保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新华保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7月9日、12日先后宣告成立,国内首批专属保险代理公司问世标志着中国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云南和重庆新华保险代理公司分别将原新华人寿昆明分公司和重庆分公司个人业务营销员全部剥离出来,成为新华保险代理公司的专业销售人员,即营销人员成为专业代理公司的“雇员”。  相似文献   

17.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梁国标社长早在2004年就指出,报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报业最需要两类专才,新闻专才和经营专才。而普遍情况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营人才严重缺乏,必须加以注意。梁国标社长上述观点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指出了报业人才结构调整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国平 《企业文化》2012,(11):28-30
从一个在1869年创建于地下室、只有一个雇员的公司到2008年发展成为坐落在全球金融中心华尔街、在全球开展业务、有着32000名雇员、年净收入11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高盛的成长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金融公司之一。  相似文献   

19.
自从马克·赫德成为惠普新任 CEO 以来,将要执行规模性裁员计划的传言一直没有平息过,有权威分析师更透露:“包括赫德在内的惠普高层一致认为惠普雇员数量臃肿,预计惠普将裁员10%。”惠普全球雇员数量为151000人,裁员10%意味着将有15000人离开公司,身处不赚钱的电脑业务的员工自然是高危对象。原因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电脑厂商的惠普,面对的是全球电脑制造业的70%的利润被戴尔攫取的事实。华尔街公认“成本大师”的赫德绝对不会坐视不理,惠普的电脑业务肯定要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20.
北电网络:出差少坐头等舱 安泰保险:咖啡茶水要收费 施乐:打印纸张两面用 一年前,签约就可分红和享受内部按摩服务等都是公司吸引新雇员的把戏。但是今天,由于经济动荡不稳,一切又回归“刀耕火种”:公司关心的只是工资、奖金和人员等基本问题。 为了避免裁员或进一步裁员,许多公司都发展到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地步。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说:“新经济使人力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产;然而矛盾的是,公司发现无法在动荡时期负担大批员工的固定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