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要求政府必须作为市场交易的中立者,中立的规制者。""所有旧的城镇化还是土地的城镇化,没有变成人的城镇化。""进行城镇化就必须经过征地,如果继续按照这种思路发展,就不会有新型的城镇化。"现在看来,在城镇化一系列需要改革的制度中,土地制度应该是当前最紧迫的改革之一。过去的土地利用模式问题比较多,出现了很多纠纷和冲突甚至社会悲剧。归根结底是土地的公有制导致国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过大,通过资源交易产生的城镇化不足。我们的城镇化都是政府在其中起作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城市发展不符合人们需要,导致大量鬼  相似文献   

2.
现在新城镇化炒得非常火热,但是大家都习惯于把它跟房地产联系起来,我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误解。城镇化最基本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所有对新城镇化的设想和考量都必须建立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之上,否则都只能是伪命题。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那么按照这个说法,主体应该是农民,农民有权利对土地进行开发处理,但是我们都知道实际情况并  相似文献   

3.
"减量规划"求解城市土地饥渴症新型城镇化全国规划即将出台,不少省份的城镇化规划纷纷揭开面纱,有的抱团城市群,有的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撤县设市,有的准备建设一批批特色小城镇。全国规划中重点强调通过户籍、土地、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改革,推进城镇化有质量地发展值得期待。但无论怎样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这个载体。而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已  相似文献   

4.
观点"土地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消除现有土地制度中不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障碍。""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市场流转,必须使土地价值得到变现,避免农民财产的隐性损失。"城镇化是一种结果和现象,不是可以通过"造城"来实现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结果。必须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前提,否则很容易造成泡沫甚至鬼城等后果。工业化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城镇化却不同。现在很多人认为通过推动城镇化就可以盘活土地资产、拉动经济增长,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在城镇  相似文献   

5.
市场上由不同机构完成的有关城镇化推进的报告有很多,最近一份名为《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的报告,因撰写人为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等人而备受瞩目。徐林参与了目前还在制定中的城镇化发展规划,该报告因此被视为"全面改革版"的城镇化发展规划。5月24日发布的《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报告(下称《报告》),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今年内部重大课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一揽子方案》五大子课题之一,《报告》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下,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描绘了极其详尽的顶层设计的建议。课题组成员包括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重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国家的稳定,城镇化最终问题是要让农民进城,要城乡一体化,要把现在接近3亿农民在接下来15~20年时间里面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同时也把土地从农民手里释放出来,现在大部分的土地还都在农民手里还没有转化为建设用地,不是农村的宅基地就是农用地,这个生产要素不从农民手里解放出来整个城镇化无法推进,没有土地的城镇化无法推进。  相似文献   

7.
关于"土地保障"问题有人认为土地私有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土地首先归集体所有,进而过渡到私人所有。事实上,现在的土地问题和其它很多问题一样,仅强调私有和公有的区别意义不大。因为讲到公有,就有一个所谓"公"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土地占有面积的世界大国,其土地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当前的土地管理格局也在逐渐逐渐地显现出种种弊端,对于这些问题,人们都纷纷地将希望寄于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上。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在本质上是现代的一种土地改革。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必须是指土地问题国家政府各个部门齐抓齐管,而不仅仅是由国土资源部门独立承担,这是大家的互惠利益,同时也是社会安定和国家发展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所以,如何改变当前的土地管理体制、如何建立完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就成为了当今中国举国上下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京津冀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瓶颈"之一,在分析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城镇化科学发展视角,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模型,对京津冀区域13个市辖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不同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差异显著,因此应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案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些地方政府造新城、要政策支持来推动城镇化,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这是对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最大误解。"政府来推动就会有大问题。"在李铁看来,中央的政策非常清晰,就是要把城乡之间原来的门槛给砍掉,是进城还是留在乡村,要尊重农民的选择。中央要制止的、坚决要矫正的就是地方政府喊着"我要推动城镇化"。"城镇化的国家规划中,从来没有‘政府推动’这个说法。"以下是本刊记者对李铁的专访。  相似文献   

11.
文涛 《中国房地信息》2014,(Z1):154-155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新型城镇化成为地产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机遇。中小城市区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板块。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是否成功,将决定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经济战略的未来。我们认为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的房地产市场中存在几大主要需求:首先是一级土地市场的投资需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大量土地的流转配置。目前地方政府普遍缺乏足够的土地以及整理和收储资金,使市场熟地供应量严重不足,这就为开发企业进入到一级土地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2.
观点"要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新’,关键是要打破土地财政。""提升城镇化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轻消费,重投资的经济失衡格局。""要尊重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土地产权,要在农村土地确权赋能的基础上,让农民也参与到土地征收的谈判和博弈中。"新型城镇化契合中国渐进式的改革思路,阻力会相对较小。依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城镇化高于30%之后便进入加速阶段,我国现在刚好处在这个阶段。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载体,拉动投资的持久动力,提升城镇化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轻消费,重投资"的经济失衡格局。  相似文献   

13.
观点"中国需要学习德国在规划方面的超前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对待环境、城市、人民的态度。""既要考虑市场竞争的原则,也要顾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中国的城镇化最大问题在于:人民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土地制度过于落后。"如果要回答哪个国家的哪种城镇化模式最适合中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即便是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也存在"好"、"较好"和"不好"的差别,他们都在城镇化、郊区化和郊区乡村发展上留下了许多值得汲取的教训和经验。德国的城镇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乡村建设,仍然  相似文献   

14.
观点"至2020年,各个区域基础设施投资10年间将产生42万亿元的资金需求。""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土地和资金三要素的流动,房地产是以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生产要素是土地和资金,房地产行业就是在三个要素之间寻找机会。""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从生产型城镇化更多转向消费和居住方式,转变为人的城市化服务。"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各需要多少投资?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未来3~5年城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主线。没有实体经济支持,盲目城镇化又是非常危险的。城镇化无疑将产生多方位的资金需求,无论是今后土地的城镇化还是人口的城镇化,最终都将会带来投资以及资金的需求,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需求清况,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要素和乡村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日趋强烈,城乡交错带逐渐成为我国土地利用问题最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的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该地域范围内土地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观点"城镇化的过程除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规模扩张的过程,更应是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生活方式变迁、现代城市思维的培育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城市在公共服务中基础设施投入过多,而对于城市居民真正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太少。""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会从土地上被吸引出来,土地集中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前我们很多人对此理解不深,但随着中国建筑房地产行业黄金20年的逝去和国家政策的调整,行业内的我们,现在都能很好理解地这句话的涵义了.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接个工程、拍块土地"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不是企业战略不行,而是时代切换了,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观点"政府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不能事事都讲政府主导。""哪些地方需要发展,还是要看市场指示的方向,这不是简单的把资源向大城市或是小城镇倾斜的问题。""需要一个能够跨区域协调城市群发展的权威机构,突破行政壁垒,跳出各自地方局限,系统考虑问题。"城镇化对我国30年来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按现在的统计数字,农村还有将近6亿多人,实际上劳动力还是过剩的。大量被"滞留"在农村的人口,是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仍然可以为经济增长释放动力,且潜力巨大。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城镇化还存在着很多  相似文献   

19.
行业说     
《中国房地信息》2014,(Z1):184-185
乔润令: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热点城镇化的机会在全国不是平均受力的,是非均衡发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中西部的城市群是下一步国家支持的重点也是下一步城镇化的重点。朱中一:市场化是调控的改革方向我们既要认识到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健全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制度的完善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成熟有效的制度体系需要若干年的时间聂梅生:内需和消费重塑行业价值房地产十年调控形成一个巨大的问题,绑定了一个"铁三角"。在中国特殊的土地金融中,有四万多亿的土地贷款在银行抵押,一旦土地不再涨了,马上银行就会出问题,这是房地产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导致房地产大而不倒的核心原因。  相似文献   

20.
观点"城市群、城市带正在逐渐崛起,未来的主战场将会逐渐从一线城市撤离。""我们的判断是一线城市正在郊区化,二、三线城市的中心还在集中化。""如何合理有序地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如何把这一笔巨大的资源变成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力量,事关整个城镇化的格局。"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史无前例的历史阶段。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再把农民继续束缚在土地上了,农村人口正在像洪流一样快速地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已经由2亿增加到6亿,未来很有可能接近10亿,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的城市人口还要增加4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