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产能过剩问题:表现、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中国多个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在总量、结构、对外贸易等方面都有表现;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效需求不足等。为了消除产能过剩带来的不良影响,国家必须在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大力度;商业银行也必须在防范产能过剩引起的系统性风险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多个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在总量、结构、对外贸易等方面都有表现;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效需求不足等.为了消除产能过剩带来的不良影响,国家必须在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大力度;商业银行也必须在防范产能过剩引起的系统性风险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双过剩"下国有银行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能过剩及其度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日益过渡到过剩经济。产能过剩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和最重要表现。产能过剩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适度产能过剩、严重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产能过剩是大多数行业的正常现象,比如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90%之间;严重产能过剩则是该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产品库存增加,设备利用率下降,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严重产能过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经济危机则是全社会普遍的产能过剩扩张到经济无法承受的程度后,…  相似文献   

4.
产能过剩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产能过剩,是指一国或一个经济区域某类产品当前、拟建和在建产能超过实际需求的情况。目前,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我国钢铁、汽车、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7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4个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笔者认为,产能过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家》2013,(11):13-14
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有针对性的信贷指导政策,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对未取得合法手续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放贷、发债、上市融资。依法保护金融债权。鼓励商业银行按照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期在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对产能过剩行业明确叫停的背景下,各家银行不约而同地提出从产能矛盾突出的行业退出。本文件深入分析当把大量资金贷放到钢铁等产能过剩的行业中时,银行将面临的风险,以及对银行信贷部门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使银行业科学、合理把握信贷节奏,强化贷款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近期在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对产能过剩行业明确叫停的背景下,各家银行不约而同地提出从产能矛盾突出的行业退出.本文件深入分析当把大量资金贷放到钢铁等产能过剩的行业中时,银行将面临的风险,以及对银行信贷部门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使银行业科学、合理把握信贷节奏,强化贷款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新厘清了产能过剩的内涵,发现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产能过剩更为合理且产能过剩程度也相对较轻;理论上企业出于对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会保持适度的产能过剩。理解中国的产能过剩需结合政府、市场和行业特征综合分析,产能过剩行业既受到政府管制、又允许市场竞争的行业特征,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在化解产能过剩政策执行方面激励不相容的特点是理解中国长期产能过剩的关键;最后本文从产能过剩的统计、理解、产业政策方面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奚霞 《时代金融》2013,(23):251-252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部门和经济学公认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2012年12月份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浓墨重笔强调,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重点。回首2012年,全国除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氮肥、电石、氯碱、甲醇、塑料等一度热销的化工产品也因为产大于需而销售困难;铜、铝、铅锌冶炼等有色行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现。甚至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产品也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向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发函,书面提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指出,我国部分行业供过于求矛盾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  相似文献   

11.
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就选择了产能过剩,适当的产能过剩可以促进竞争、增强产业竞争力。但因落后产能淘汰不了、新增产能低层次重复而频现产能严重过剩,则会妨碍产业结构升级,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产能过剩是市场中单个企业生产有计划、与整个社会生产无计划所带来的供给超过需求的现象。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就选择了产能过剩。过剩可以促进竞争,竞争有利于消费  相似文献   

12.
李凤民 《河北金融》2020,(10):24-26
唐山市作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钢铁产业龙头,面对产能过剩和粗放经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高耗低效等问题,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通过实施产业整合、退城搬迁、升级改造等推动转型发展。此举,优化了产业布局、提高了核心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魏国雄 《银行家》2013,(1):23-27
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显得更加突出,不仅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出现大幅下降,也困扰着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如何来认识产能过剩,如何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引发的信贷风险,支持经济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认识产能过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然伴随着产业(行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行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经济依托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以及在加入WTO后的进出口快速增长,使中国的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煤炭、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西煤炭行业持续下行,产品滞销、库存加大、价格持续走低。煤炭产业作为山西省的经济支柱,煤炭经济下行对山西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明显,金融支持煤炭行业也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分析还原了当前山西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危机现状与成因,从金融视角提出了化解和防范行业产能过剩和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支持煤炭行业健康发展,防范和避免行业产能过剩危机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任健  肖丽 《投资与合作》2004,(10):20-20
只有中、高端产品出现产能过剩,才是汽车业面临危机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提出产能过剩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阻力,也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我国政府于2015年推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而"去产能"正是五大任务之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产能过剩,包括周期性产能过剩与非周期性产能过剩两类。一般而言,西方国家出现的产能过剩是周期性产能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产能过剩的治理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信贷配给的视角考察了产能过剩企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及其经济后果。论文研究发现,产能过剩企业的信贷获取显著降低了非产能过剩企业的信贷资金,即存在挤占效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产能过剩企业对非产能过剩企业信贷资源的挤占在政府干预越强、金融市场化程度越低地区及货币政策紧缩时期表现得更明显。最后,就经济后果而言,由于产能过剩企业的低效益,其对非产能过剩企业信贷资金的挤占,降低了非产能过剩企业的经营业绩,并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阻碍。  相似文献   

18.
一、产能过剩行业基本情况(一)五大行业产能过剩总体情况。欧美国家对产能过剩的评判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在79%~83%区间为正常值,85%左右为产能得到充分利用,超过90%为产能不足,明显低于79%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从全国来看,钢材、汽车、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47%、76.96%、77.78%,参照上述标准都存在产能过剩;纺织、电力行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产能过剩自上世纪90年代即产生,二十多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及国内经济发展中各种的矛盾外化作用,产能过剩不断升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整个经济随时面临系统风险。我国政府在整治产能过剩问题过程中曾采用了多项措施,但是产能过剩仍旧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突出矛盾。针对愈来愈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不能再以过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予以解决,因为我国产能过剩涉及的范围、影响程度已经体现出系统性、全面性、严重性等特点。如何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机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点,本文从战略的角度阐述从深层次解决产能过剩的对策,试图通过内外的合力作用破解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机遇 中国经济需要关注产能过剩。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但是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具体的体现一是产能过剩,这些过剩的产能并不是落后产能,都是符合技术规范、符合环保标准、比较先进的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