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三十多年来,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教训之一,是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忽视生产建设的经济效益。由于没有下功夫研究最佳的建设规模、投资分配结构和林业建设布局等重要的林业经济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使林业长期成为国民经济的短线。建国以来,我国人工造林的规模和速度居世界之冠;人工造林累计面积达15亿亩,接近除我国以外的世界各国人工林面积的总和,平均每年造林面积为5000万至6000万亩,高的可达7000万亩。即使按造林面积占全国原有森林面积的比重来看,我国造林规模也远远超出世界各国的水平(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或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率高、机动性大、适应范围广和不误季节等特点,我国12亿亩宜林荒山中,适宜飞播造林的约4亿亩。我国自1958年在四川省西昌、凉山地区试验大面积飞播造林成功以来,全国已有23个省区的500个县、市采用飞播造林,累计飞播面积达1.8亿多亩,保存面积约7000多万亩,居世界首位;保存率约40%,占建国以来造林保存面积15%,其中5000多万亩已郁闭成林,2200多万  相似文献   

3.
一建国以来,我国国营林场建设发展很快。全国现有国营林场3,900处,经营面积 6.9亿亩,培育森林3.9亿亩,蓄积量11.6亿立方米。现有固定职工37万多人,在场职工家属43万人。历年来人工造林面积已达1.34亿亩,保存面积1亿亩,保存率75%;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9,000万亩;生产木材7,000万立方米,其中规格材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生产的发展,兴办了一批国营林场,为我国培育后备森林资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湖南省已兴办165个国营林场,总经营面积为1,061万亩,总蓄积量达2,459万立方米、楠竹4,600万根,历年人工造林保存面积为549万亩,人工林蓄积量达1,048万立方米,占林场总蓄积的46%,年产木材(包括非规格材)达30万立方米,占全省产材量的13%,年产值为4,800万元,其中盈利为630万元。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来,湖南省为国家提供了木材5,500万立方米、楠竹三亿多根,生产了茶油2,200万担、桐油790万担、松脂840万担,人工造林面积已达3,596万亩,共上缴利润和税收10亿元,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人工造林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以来,我省人工造林取得显著成级,光后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绿委、林业部多次表彰,荣获“全国荒山造林绿化先进省”、“平原绿化先进省”、“造林成绩优秀省”、“造林质量优异省”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全省现存人工造林成林面积达4300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4.4%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龙岩地区6个国有林场地处各县(市)的边远山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林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现经营总面积达4.6万 hm~2,林地面积4.46万 hm~2,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92万 hm~2,达到速生丰产林的面积近7000hm~2,占人工造林面积的34.8%;林木总蓄积量254.52万 m~3,其中用材林蓄积量245.35万 m~3;竹林面积1773.3hm~2,毛竹株数408.066万株;多种经营项目25项,年产值403万元,利润49.8万元;年产木材4.57  相似文献   

8.
川西高山峡谷原始林区于1950年开发,经过广大职工的努力,已由过去单一的原木生产发展成为现在的营林更新、综合利用、原木生产的综合性企业。全局现有职工3,477人,其中,营林更新854人,综合利用294人,原木生产2,236人,基本建设93人。截至1979年底止,采伐面积48.9万亩(其中,皆伐面积43.9万亩);更新林46.3万亩(其中,人工更新41.4万亩,天然更新0.8万亩,荒山造林0.1万亩);更新成效面积42.3万亩(其中,郁闭成林7.7  相似文献   

9.
农场动态     
<正>构筑"绿色屏障"再现"秀美山川"黑龙江省共青农场防护林带达90余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4万亩,45万亩农田全部防护林网化,森林覆盖率16.3%。农场"老龙岗"移动沙丘被锁住,有效地改善了境内农田生态条件,按12%的粮食增产幅度计算,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宁德市坚持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立足实际,努力拼搏,顺利完成了年度林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市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资源监管不断加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要素保障高效有力、林业改革持续深化、种苗科技进步明显.现将林业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林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情况 (一)营林生产 1.造林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市已完成造林绿化42万亩,占总任务39.5万亩的106.3%.其中:人工荒山造林17.7万亩,人工更新2.0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5.0万亩,非规划造林5.7万亩,疏林地补植补种10.6万亩,林冠下造林1.0万亩.  相似文献   

11.
一、必须加强人工更新造林的质量管理(一)加强人工更新造林质量管理是国情的需要。我国是个少林国家,森林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不足2亩,居世界第121位。这一资源状况加深了林业的主要矛盾,即社会对森林资源的总需求同森林资源可提供的总供给之间的矛盾。为了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国家注意了造林工作,建国以来全国造林面积达13亿亩,但保存率只有30%,这一现实,使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只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2.
当前,贵州省农村已涌现出林业专业户和重点户2.8万多个。“两户”的兴起,对加速绿化贵州高原起了重要作用。在今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487万多亩中,林业专业户、重点户共造林196.2万亩,占全省人工造林总面积的40.3%。据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780个专业户、重点户的统计,平均每户造林118亩。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06,(6):48-48
泰兴市现有林地面积32.3万亩,定植意杨6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7.5%。在现有30.7万亩成片林中,股份合作造林10.7万亩,占35%;独资造林4.5万亩,占15%。2006年新栽意杨290万株,成片造林2.53万亩。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一直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1997年江总书记做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批示以及1999年朱总理提出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十六字措施后.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四期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下,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各项工程开局良好,成效显著.1999年以来,我省共完成退耕还林(草)801.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568.42万亩,宜林荒山造林种草233.38万亩;天保工程共分流人员4 557人,完成人工造林57.92万亩,飞播造林160.88万亩,封山育林184.97万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新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五个,四个国家级保护区和一个珍稀动物饲养抢救中心的二期规划和可研报告已经国家林业局审批,扩建初步设计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新丰县黄(石示)林场创办于1975年冬,现有山地面积6500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6000亩,森林覆盖率86.5%。林场创办12年来,在管好原有林木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全场共造用材林25600亩,种植经济林279亩。活立木蓄积达32775立方米,林木总产值估价为1000多万元。林场现有场员47人,建房面积146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10万元以上,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6.
<正> 龙岩地区林业用地面积2358.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6%,有林地面积1886.4万亩,森林覆盖率66.8%,活立木蓄积量7415.3万立方米。改革开放十四年来,全区林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1989年实施“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以来,三年完成宜林荒山迹地造林210万亩,提前一年完成了基本消灭宜林荒山造林任务,它标志闽西林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近年来着重抓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全区林业经营已形成了以国营为骨干,集体为基础,个体为补充的多形式、多成分、多层次的造林育林的新格局。按经营形式划分,国营(林场、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江都农业结构由粮油主导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采取“压粮扩经”“、压常规扩优质”“、抓新抓特”等措施,逐步构建以花卉苗木、优质蔬菜为主体,特畜特禽、优质水产、优质稻米为支撑的农业产业格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规模农业发展迅速。花木“两区一带”和宜武蔬菜产业带已初步形成。全市成片造林面积达13万亩,花木面积12万亩,花木年销售收入5亿元;常年菜地面积10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3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3.5万亩,其中特水面积8万亩。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近年来,江都按照…  相似文献   

18.
西昌市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林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几十年来,西昌市利用林木生长的有利条件,精心管护和组织人工造林,使全市的林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1992年,全市人工造林5719.5亩,1991年新造飞播林成效面积15.3万亩,1993年人工造林2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4%,远远超过全省19.2%和全国13%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营林业现状随着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营林业得到长足发展,由过去个体群众经营为主转到以国营、集体经营为主;由直播扦插造林转到挖穴整地实生苗和机播造林;由过去的零星分散、粗放经营转到集中连片、相对比较集约的经营,特别是九十年代引进世行项目造林以来,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林业生产与管理方法,更是有力地促进了我县营林业的发展,面积核实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达90%以上。据调查统计资料:我县解放以来人工造林面积105万亩(截止1991年底数据),约占林地总面积324万亩的三分之一,营林业成了林业产业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浙江省杭州市休闲渔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初年就有人工辟地蓄水养金鱼。近年来,随着我市渔业的快速发展,都市型休闲渔业在渔业结构调整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休闲渔业的面积已经达到3.2万余亩,其中专业垂钓面积已达3000亩;观赏鱼养殖面积达2000亩,养殖数量1000万尾,养殖品种有各种金鱼、锦鲤、日本红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