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开发利用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并决定着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矿产资源开发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西部地区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密切.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应适当延长矿产品加工产业链,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矿产资源开发应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西部是我国生态脆弱带,该地区生态退化的形成是由人类活动诱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交互作用、不断恶性循环的结果。其中地理环境条件构成了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因;人口急剧增加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构成生态退化的社会诱因;政策的负面影响是生态退化的制度诱因。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退化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西部是我国生态脆弱带,该地区生态退化的形成是由人类活动诱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交互作用、不断恶性循环的结果。其中地理环境条件构成了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因;人口急剧增加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构成生态退化的社会诱因;政策的负面影响是生态退化的制度诱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生态经济的本质是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指导社会经济建设,而中国西部农村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研究其区域之间的生态经济差异尤为重要。[方法]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尺度,分析1998~2012年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经济的时空变化及差异特征。[结果](1)从时序特征上看,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经济整体上波动下降,但各省份存在"稳定型""缓慢增长型""缓慢下降型"的不同变化趋势;(2)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波动中减小,而相对差异由扩大向稳定的趋势演变;(3)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四川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的格局,而且农村生态经济等级比例从"中间大两头小"向"头重脚轻"发展,有利于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经济的整体提高。[结论]中国西部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空间差异小且发展最好的区域位于西部地区的东南部,并呈现向东、北发展的趋势。空间差异大且等级变动大的区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的西北部,并均向更高等级方向变动,说明该区域在西部大开发中农村生态经济的整体上升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西部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西部地区特有的地理和区位条件,决定了西部地区以退耕还林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于西部地区大多数相对落后的省份来说,尤其对云南省来说,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进行产业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生态——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其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目标,  相似文献   

7.
迫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西部地区经济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新常态下,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成为,西部地区经济转轨的现实问题。在"一带一路""四化"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国家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需结合多种外力来共同促进地区发展。分析了现阶段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现实困境,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其中农业发展落后是社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生态农业建设.本文主要论述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加快其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西部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缺陷和西部地区“三农”问题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完善西部地区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西部农村在生态建设中实现脱贫致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县级经济受中心城市制约和经济辐射力的影响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浓厚的民族经济特色.加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县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1.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繁荣我国西部地区不少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或多民族的杂居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要消除这些差距,就必须使少数民族在经济上有较大的发展,以提高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水平.大力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实现从区域梯度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其影响将是极其广泛和深刻的。中央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的有效增大 ,优惠政策的显著倾斜 ,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等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 ,将给经济增长滞缓的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应当清楚地认识到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滞后既有地理条件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直接原因 ,也有自然生态方面的深刻根源。就总体而论 ,西部地区既是生态脆弱区 ,又是生态屏障区 ,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会直接导致自身生产能力的显著下降乃至丧失 ,而且…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处理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为了西部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事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 ,影响到国家和全民族的长治久安的大战略、大思路 ,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无疑遇到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新形势要求的巨大挑战。在新形势下 ,如何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振兴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 ,已成为我们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一、西部地区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战略西部既是一个地域概念 ,又是一个社会经济概念。从地域概念讲 ,西部是指中国版图方位的广大西部地区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8 % ;从社会经济概念讲 ,西部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14.
实证计算发现,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大于东部,西部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非常强,融资能力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西部融资特点分析后认为,市场化不足是造成西部地区融资能力与东部地区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央财政政策对西部地区的融资能力的扩张起着重要的培育作用。中央财政应该通过优化财政政策提高西部地区发展的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文明不断向乡村扩散,城市成长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过程。本文从城市化的涵义出发,简要分析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演变过程。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以及制度创新四个维度对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培育和重构。  相似文献   

16.
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经济上的落后。为此,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为西部经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把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关系着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和西部人民的未来。但是,在我国现行资源所有制条件下,西部的自然资源更多的是廉价或无偿的提供给国家。目前,能够解决这一症结的现实有效措施就是建立并完善各种能源的补偿机制。另一方面,西部又集中了我国众多重要的生态功能服务区和生态脆弱区,对其进行有效的生态补偿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决定了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高成本性、可持续性、全面性和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在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消费,让市场引导生态产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西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在分析西部发展生态消费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消费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实证计算发现,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大于东部,西部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非常强,融资能力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西部融资特点分析后认为,市场化不足是造成西部地区融资能力与东部地区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央财政政策对西部地区的融资能力的扩张起着重要的培育作用.中央财政应该通过优化财政政策提高西部地区发展的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包含了经济持续、生态持续以及社会持续,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便要求实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持续增长。这关系着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也是挖掘生态经济价值的必然要求。为促进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还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提升劳动力素质,强化居民生态意识,发挥地区政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西部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主要障碍因素。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本文从建立绿色国民账户和绿色GDP考核制度、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补偿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产业模式、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体系和监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