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走近农民工——江苏农民工就业、生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苏省进城农民工的劳动、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不久前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在13个省辖市和5个县级市中对1536个农民工作了面访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报酬待遇、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所改善,境遇也好于同期全国农民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广东省农民工调查数据,梳理当前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分析就业歧视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合广东省农民工就业政策经验,提出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根据西北四省(区)936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t回归方法,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特征例如年龄和婚姻状态对其工作满意度有负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状况例如合理的劳动强度、安全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对其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因素例如务工动机和对城市生活方式的态度也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发展导向的务工动机、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认同有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禀赋中,良好的家庭条件、在本市务工对其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曹冲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3):21-25
文章采用随机街访、定向抽查和逻辑回归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对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190户农民工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年平均收入、自尊和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和人格特征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2011年针对辽宁省沈阳市964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利用最优尺度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前接受培训情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显著因素.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水平、不同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队伍的不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国内专家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基本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消费水平及结构、社会保障、进城务工原因、农民工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以及户籍制度等问题。很少基于个体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可就业能力,所以本研究主要就是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农民工流动与城市定居意愿分析——基于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职业流动是否对其城市定居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辽宁省沈阳市农民工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职业流动与其城市定居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职业稳定性、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老家离打工城市距离和务工城市中是否有亲戚都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农民工职业流动因素中职业稳定性与定居意愿呈显著正向关系,即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期间其每份工作的时间越长,其城市定居意愿越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流动的类型对定居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农民工选择回老家的城市定居,城市化意愿强烈,县城和地级市等中等规模城市是农民工选择定居的主要城市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社会融入程度、来源地与定居地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举家外出打工、婚姻状况以及来源地发展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定居地的城乡选择意愿以及城市类型选择意愿。本文还发现,外出打工时间对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双重弱势群体的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生活边缘化问题是中国农民工家庭迁徙的重要阻碍。在政府多次强调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背景下,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上,使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方法,揭示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政策因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评述目前国内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政策因素的研究特点,提出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政策因素的理论方法提升空间。旨在丰富女性农民工就业管理领域的研究理论体系,拓展劳动力就业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学科发展,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对女性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政策设计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韩青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4(3):368-375
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是提高其人力资本和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北京和宁波两地农民工的实证调研资料,运用Linear probability model对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工个体差异会影响其培训需求,农民工的迁移意愿对其培训需求的影响更为突出。进而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制度因素对农民工迁移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制度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生存状况实证分析——对南昌市897位样本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南昌市897位样本农民工,从性别、年龄、学历、行业分布、外出打工时间、收入水平、工作稳定性、工作安全、居住状况、就医看病、精神文化生活和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满意度12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分析说明,当前的农民工生存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社会和政府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是实现城市化的关键,通过对河南省843名农民工样本及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并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公共服务与政策扶持等四个方面分析评价了当前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状况,最后,提出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人文关怀等路径逐步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关键因素之一。解决此隐患的最终途径就是如何解决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就不得不谈劳动力转移,文章运用2007年底射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基于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对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首先分别对两代农民工的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就业状况等进行对照描述性统计;其次采取独立样本假设F检验、T检验、区间检验等方法,验证两代农民工在工资及待遇、兼业性、未来就业预期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利用品质相关分析,验证年龄代的不同是否对农民工流动动机与目的、就业渠道、就业遇到的最主要困难等存在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代农民工在务工月工资收入、兼业性、工作经验、流动动机与目的、就业渠道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的出口、外贸、就业等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许多农民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失去了工作,回流到家乡.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去的今日,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如何,出现了哪些新特征,这些都很值得关注.本研究于2010年中期对河北省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就业工资待遇还处在较低水平,社会保障覆盖面也不够理想,工作时间过长、以体力劳动为主,主要分布在服务业等特征.同时,农民工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和工作经历不长的状况造成他们人力资本相对较少,这也构成了上述现状的主位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