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耘 《农业经济》2018,(2):22-24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利用乡村发展优势与城镇化协同发展。乡村旅游是充分利用乡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同时,城镇化发展又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关系为主要研究脉络,分析了二者相互关系,并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与我国乡村旅游需要在人文环境、生态理念、旅游产品开发以及政府部门协同等方面完善互动机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度,发挥人口聚集、产业集群的发展合力,能够加快乡村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同步转型。所以,应当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制度所给予的利好条件,促进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旅游业变革的协同发展,提高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营造开放、协调的旅游市场环境,从而助推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既满足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又平衡了城乡协调一体发展的目标,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结合中国的现实和历史进程阶段,提出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融合发展的路径建议.本文从理论和现实层面解释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逻辑联系,并且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制度等五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现实路...  相似文献   

4.
5.
李晟  徐翠剑 《山西农经》2022,(22):35-37
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协同发展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领先乡村发展的现状导致城乡人力资源出现城市人才虹吸效应、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不高、乡村人力资源结构持续恶化、乡村体制难以吸引城市人力资源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从人力资源视角提出完善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强人力资源流动性、创新就业形态、优化人力资源分布、活用数字技术等措施,以期推动城乡人力资源更好地协同发展,提高两大战略双轮驱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可以不断发展下去,如何在旅游资源充足且丰富的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工作,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表示以后城镇化发展要进行转型,努力找出能够帮助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方法,以此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争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途径、环保技术为支撑,满足乡村发展的生态经济需求,深化绿色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之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二者相互促进,其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城乡融合。分析了阻碍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提高协同发展水平,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之下,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效益是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契合点。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削弱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需要从政府调控机制和产品创新机制两个方面寻求乡村旅游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CNKI收录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信息,依托CiteSpace软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两者互相依托、相互统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协同性、相关性和全面性,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协作,形成拉动效应。通过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把握研究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为政府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村发展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了城乡经济的融合;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可见,二者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带来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关键是要保护和建设好农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吉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景区、资源驱动和政府引导及企业的角度出发,为吉林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新型城镇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的要素内容非常丰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提升文化水平,彰显区域特色,提高城镇生活品位。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我们需要形成文化元素与城镇品质提升的联动效应,把推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城镇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重视城镇发展的动力培育,注重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协调联动。沈阳市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可采取的对策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产业集聚要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产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与载体。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二者之间之间存在着科学的融合机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境遇出现改变,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以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高质量融合,释放出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无限潜力。  相似文献   

17.
河南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将为今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统筹发展相关政策的提出提供理论参考,将有利于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构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熵值法对2007—2016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格局演变分析,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1)2007—2016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均呈递增趋势,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总体快于乡村振兴,且区域差异较为显著。其中2016年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分值为0.862,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南阳市和商丘市的评价分值较低,分别为0.230和0.223。鹤壁市和郑州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分值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0.566和0.517。平顶山市的评价分值最低,仅为0.346。(2)2007—2016年各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郑州市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其他各市不断向更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过渡。[结论]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今后应针对地区优势,不断优化乡村建设规划,加快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过渡。  相似文献   

18.
19.
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依托协同理论,可以将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理解为乡村振兴大系统的两个重要子系统。由于建设内涵的开放性、建设过程的动态性、发展目标的同一性以及发展效益的整体性,使得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两大系统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借助研究构建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驱动—状态—响应”(DSR)动力机制模式,可以清晰认识到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是一个多层传导驱动力、多次调整状态、多级行动响应的复杂过程,需要从产业、环境、文化、管理、利益等方面,通过做大做强美丽经济、整村推进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活化利用、提高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建立农民共建共享利益机制等完善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以丘陵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关联指标体系,评价四川省南充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方法]运用熵权综合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方法,分析2007—2016 年南充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时空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运用GeoDa软件计算南充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特征。[结果]南充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不协调,呈“高耦合,低协调”状态; 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偏低、发展缓慢; 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不一致,呈“反向”分布态势; 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较弱,各县域单元临近区域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性,没有显著的空间关联。[结论]南充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水平低,发展慢,空间集聚特征不显著,关联性弱。丘陵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应充分发挥丘陵地形优势,提升乡村品质发展丘陵沟谷乡村游; 发展河谷江滩乡村游构建养生养老体系; 延续丘陵文脉,优化乡村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