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玉婷 《南方农村》2012,28(7):35-38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紧迫的农村工作要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推广城乡互动和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应该以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重新调整农村社区各自治组织的职能,明确广大农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政府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城乡的统筹发展,失地农民数量不断激增,在这个过程中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村民自治制度必然发生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变迁.必须加强失地农民社区自治制度变迁途径,这就要改革当前县级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促进制度管理的解压,短期内实行有限的乡镇大社区自治制度,长期内实行村级社区完全自治制度,同时配套实行“议行分离”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共同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得以不断重构,农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趋势也初见端倪。因此,在农村社会更加开放化的背景下,农村社区已不再处于孤立存在的自然状态,因而亟须探索有效的治理策略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自治单元下沉在提高基层社区治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事先划定固定地域或者空间作为自治单元的思路有局限性:一是无法保证紧密共同利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治组织的"悬浮";二是仍然存在被行政化的风险。H省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实践及效果说明,紧密的共同利益而非更小的自治单元是基层社区良性自治的决定性因素。最好的基层社区治理方式是能与群众的共同利益保持紧密一致的方式,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可能会成为基层社区居民自治的另一更优路径。因此,应以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为基本形式,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曹洪  何代忠 《农村经济》2006,2001(3):96-99
我国农村社区正处于向城镇社区演进的转折点,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物资资源极度匮乏,村民自治改革缺乏深度,原本稀缺的人力资源因居民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而流失严重等障碍。只有加大政府在农村社区发展的主导作用,才能推进我国农村社区 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河南省新乡市将现有的3571个行政村合并规划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新乡市的实践证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途径。拆村并居后建立的新型农村社区使得村民自治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需要建立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构建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将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第三次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城乡社区功能定位,改善城乡社区工作环境,提高城乡社区自治水平,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依法治理农村社区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近年来,上海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三集中",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化建设,引导散居村落的农民集中居住,逐步形成新型农村社区。这些农村社区的异质性、开放性、流动性与多元化更为突出,在此背景下,依法推进农村社区自治是农村社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相互参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进程.农村村民自治既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又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汲取经验促进了自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表现出专业化、自治化、多元化、源头化、常态化等发展趋势,当然也面临机制尚不健全、方法较为局限、主体建设不足、资源配置较不合理和外部环境未能改善等困境。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对比城乡社区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方面的经验异同,寻找典型经验,是构建以法治为核心的矛盾纠纷矛盾化解机制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制的推行,使得离散型多村庄转向同质型自治共同体,在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实现农村集体资产集约利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现实中多村庄的撤并不彻底,就地内生农村城镇化动力不足。厘清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合村并居场域"和"资产统合场域"两个子场域内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由此提出"大村庄制"模式下农村社区复合治理建设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上海郊区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重心和产业布局正在快速向郊区转移。与此同时,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指导下,上海较早出现了新型的农村社区。这些存在于城市及市镇周边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既不同于传统自然村落或行政村组,又不同于城市社区,是介于传统农村社区(行政村)与城市社区之间的一种新的农村社会形态。当前在如何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上面临许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破解农民建房难题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相衔接,推进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启动旧村改造195个,通过农房改造共撤并自然村121个。推进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在满足农民基本居住需求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合法宅基地置换高层公寓、标准厂房、仓储物流、商业用房、商务楼宇或者货币补偿,实行多村集中联建,推动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致使资金、土地和财政等资源主要向城市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甚大。实现从城乡非均衡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历史跨越,必须首先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重大的民生问题抓起,通过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创新,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已经逐渐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适度分离而又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体系.文章从村民自治的自身资源特质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大背景出发,重点分析了村民自治组织主体系统的结构与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建议,以利于推动农村村民自治和农村各项公共事业与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历经萌芽与生成—发展与繁荣—衰落与调适—重建与复兴—整合与合并五大发展阶段,跨越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城乡一体化转型期,嵌入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固化、解冻和一体化加速转型的体制变迁中,其改革变迁经历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多元探索与制度变迁失效—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主体从基层自发探索到顶层政策设计,参保主体从农民社员到全体农村居民,筹资分担从社区互助共济到社会统筹分担,保障内容从初级保健向基本医疗保障升级,建制形式从自治章程到社会政策再到法制,制度结构从残缺到完善,治理方式从基层社区自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法治化、社会化治理。展望未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性制度,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与城镇医保全面整合和统一,并加速全民医保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居住向社区集中”是江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农村的“居住向社区集中”,在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但是,如何使居住向社区集中的规划更好地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相协调,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当前各地的规划在时间的要求方面,有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它似乎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对于居住向社区集中的长期性还缺少必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桂玉 《农业经济》2015,(2):55-57
新型农村社区的品质是趋于现代性、保持开放性、容纳多元性、连同外源性、包容差异性。农村新型社区化内含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工农、城乡、邻里关系,内部治理过程中涉及多元关系的整合,可能遇到体现在资本的转变、惯习的转变、适应性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和文化的转变等方面的张力,会带来一定程度社会资本的衰减。农村新型社区化过程中要注重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构建农村新型社区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社区逐渐兴起。如何构建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本文首先通过阐述现在农村社区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标志着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在我国城乡全面展开。为确保社区和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能得到落实,提高打防控效能,公安机关在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中,应对传统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