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我国土地信托登记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托法》确立了信托登记制度 ,但有关规定过于简单和含糊 ,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也没有关于土地信托登记的具体规定 ,导致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在分析信托财产的法律性质、信托公示与物权公示 (土地登记 )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我国土地信托登记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起草过程中,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以及高校、信托公司等社会组织和公众都提出要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以现行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为基础,借鉴抵押登记的做法办理信托登记,这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可操作性强。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的必要性不动产信托登记是对《信托法》和《物权法》相关规定的具体落实。《信托法》第10条规定:"设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信托制度。《信托法》为我国现代信托业奠定了法律和制度基础,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银行存贷款利息特别是贷款利息的降低,信托更 是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信托业必需重新定位,进行“二次创业”。 一、信托业具有光明的前景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信托业是与银行、证券、保险并称为金融业的“四大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历时8年制定的《信托法》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了20年…  相似文献   

4.
信托制度源自英国,20世纪初由美国传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信托业务曾被停止。1979年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年,第一家信托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翻开了我国现代信托业重新崛起的一页。2001年我国颁布的《信托法》为运用信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极大地促进了信托业的发展。一、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现状(一)信托法律法规滞后。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信托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相对信托实际业务的需求仍显滞后。但比起信托业发展初期,已发生了明显改善。2001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地信托中的权利失衡与制度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中国农地信托制度对农地所有人实行偏向性保护,直接导致农地信托制度运行中的权利失衡,需要对现有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研究方法:法律实证分析、比较分析、法律解释。研究结果:(1)中国当前农地信托中存在权利失衡现象;(2)农地信托权利失衡的原因在于立法对信托人的过度保护;(3)农地所有权、自主管理权和收益权的分离运行是实现权利重构的方向。研究结论:中国农地信托应当在信托财产独立的前提下,将农地信托人主体权利从控制性转向监督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信托公司外部经济环境及监管形势的多重重压,传统信托业务的发展遭遇瓶颈,业界开拓信托制度本源价值,追求信托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逐年凸显。这时,慈善信托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信托回归制度本源价值的主要类型。最初慈善信托并未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下称《信托法》)中,《信托法》仅对公益信托进行了简单的规制,虽然慈善信托可以看作公益信托的特殊类型,但是直到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称《慈善法》)的颁布,才算正式开启"慈善信托元年"。此后,《慈善信托管理办法》于2017年出台,同时各地针对慈善信托相继制定了规范性文件。至此,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慈善信托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与此同时,信托行业多年来积累的高净值客户已相对成熟,慈善信托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为信托回归制度本源价值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大陆地区并无土地信托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06条使用了"不动产信托登记"的概念,首次将土地信托登记制度带入人们的视野。在办理土地信托登记过程中,是否应同时办理土地物权变动登记,涉及登记模式选择问题。对此,有"二重登记"与"一重登记"之争。我国台湾地区土地信托登记属于"二  相似文献   

8.
农地信托作为呼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落实"三权分置"的重要实践,对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创新农地流转融资而言具有巨大促进效应;但我国目前相关制度建设尽付阙如,法律壁垒仍然存在。结合益阳、桃园、宿州实践经验,农地信托建设一方面应有效厘定政府权能边界,在政府严把信托公司准入及监督关口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效能;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夯实农地信托法律制度根基,尽快明确受托人主体范畴,合理配置责任义务并给予制度激励保障。  相似文献   

9.
何虹  许玲 《农村经济》2013,(6):44-49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临农地权属争议、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应完善登记效力,明确农民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制定《集体土地登记法》,实现农村土地的权利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阐述了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内涵及其促进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意义;从农村土地信托责任主体问题、农村土地信托标的物财产权及农村土地信托业务信息透明等方面揭示当前农土信托制度的缺陷;给出完善农地信托法律制度,规范农地信托业务运作机制和建立农地信托信息公开机制等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2021,(4):48-54
推进农地资本化进程中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与自由是贯彻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应有之义。农地商事信托可以实现统合农地资源与精准扶贫的价值目标。但实践中的农地商事信托却将农民排除在信托法律关系之外,法律上也并未明确农民在农地商事信托中的收益请求权,"无名"又"无实"的境况造成了农民利益保障的现实困境。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公共利益理论的双重解构,反映出农民利益保障应予以倾斜式考量。为此,可从优化法律规范的内容联动,完善受托人信义义务与激励机制,确立信托协同监管的治理体系,提供委托人权利救济路径为规则展开的进路选择。  相似文献   

12.
信托作为一种投资和管理财产的制度,源于衡平法,后为大陆法系的日、韩等国继受。信托制度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和发展,在财产管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和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1985年,给信托业以承认并规定相应适用法律的海牙公约案得以建立,随后一些原先并没有信托法的国家对其予以批准,目前对该公约的批准过程仍在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于2001年10月1日生效,中国人民银行又相继颁布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 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从而确定了信托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农地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以《农地法》为基础的五部基本法律,它们对日本农地制度的所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内容涉及耕作者法律地位、农业规模经营制度、农业振兴地域制度、农地流转制度、土地改良制度等。日本农地法律制度体系具有系统性、明确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日本农地法律制度体系对我国农地法律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地信息不仅是国家干预农地资源配置的决策来源,亦是市场机制配置农地资源的核心元素。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应当以信息规制为路径,成为连通市场横向层面与国家纵向层面之间农地信息的制度平台,实现农地信息的有序流动。但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解析之后发现其存在多种缺陷,导致农地信息失灵。由此,我国应当从制度理念、破除身份属性桎梏、登记生效模式、流转登记类型、登记内容等方面对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农地金融制度最早试点开始1988年的贵州湄潭,主要试点形式包括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土地资产证券化、农地信托和农地金融合作,但整体推进乏力,反映出在我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过程中的多种障碍,表现突出的包括:农地法律依据缺乏、农业保险缺失和社会保障不足.为了破除障碍,需要政府尽早修改相关法律、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加强农业保险建设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受托人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法律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受托人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信托目的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以及农村土地资源安全,但目前我国受托人制度极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农地有效保护的考量,对受托人的法律界定、主体适格、权利义务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受托人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中日两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日本的农地信托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一种创新形式已发展60年,其完善的农地信托制度体系在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农地信托发展过程和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农地信托发展模式与突出问题,从日本农地信托经验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登记制度的欠缺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土地登记制度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土地登记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土地登记法律效力存在缺陷;土地登记的法律概念存在缺陷;土地登记的法律意义不统一、不明确。为我国土地登记法律制度能符合经济发展,尽快走上规范化并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轨道,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在民法中对土地使用权的意义和性质进行科学界定;在民法和土地法中设有专门条款规定土地登记的法律效力;建立统一的房地产管理机构,使土地登记法律制度成为能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以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然而,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其中既有法律规定的缺失,也具有封闭性和债权性等非市场化倾向,在流转主体、流转条件、产权界定等方面限制过多或界定模糊,成为制约我国农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法律机制,以法律机制助推农地流转市场的形成,成为破解农地流转法律难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信托税收法律制度,存在信托税收调整不合理、信托收益税负不明确、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我国信托课税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信托导管原理所蕴涵的指导思想,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信托税收制度提出一些建议,以完善我国的信托税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