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情感诉求在广告中说服和传播效果的加强,感性广告已成为现代广告创意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国外服装品牌线上情感诉求式广告作用机制,为提高感性诉求广告的传播效果和进行成功的感性诉求广告创作打下科学和实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关注消费者的体验营销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是体验营销中价值创造的主体,其感性诉求是体验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体验营销过程中,企业必须始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重视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和分析,及时回应消费者的感性诉求,灵活运用人性化体验营销的策略,达到营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政敏 《中国市场》2012,(31):14-16,25
本文首先论证了在消费日趋理性环境下消费者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二者关系及变化的特点;依据这个特点本文运用归纳及演绎方法,并结合跨国公司及本土公司广告诉求成功的案例,论证了在同一则广告信息内,广告诉求必须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及符合消费者的逻辑判断的基础上以品牌属性→品牌利益→品牌价值的理性层级递进形式推理判断出体现感性诉求点的价值符号并形成重点诉求,从而引发消费者的情绪情感,产生购买行为。也许该结论可以为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广告诉求紊乱的现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性诉求广告是现代商业广告策略中的一把利剑,本文阐述了现代感性诉求广告的形成、创作的新思维及其应遵守的一般原则,以期在今后进行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感性诉求在房地产广告中的运用着手,以实证案例解析房地产感性诉求包含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徐利刚 《中国广告》2009,(1):107-111
在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和市场推广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以整合营销传播作为新的营销传播范式。本文讨论了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阐述了整合营销传播的特征。接下来本文讨论了如何在将奥运元素与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匹配起来,最后分析了李宁公司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的整合营销传播应用的成功案例,为我国企业今后整合营销之路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张不扬 《品牌》2008,(Z1):73-75
<正> 很多企业想对外"说"自己的品牌,往往不是无从说起,就是在"搭车营销"和"造车营销"越来越昂贵的费用面前却步。我们从本土品牌中找到几家,它们用故事作载体,收获了不俗的传播效果。当然,并不是每个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经典故事,谨作品牌传播之参考。李宁:看到洋品牌的心理触动几年前,李宁亮相媒体时,总伴随这样几  相似文献   

8.
《中国流通经济》2015,(11):87-95
近年来有关广告诉求有效性的研究较多,但关于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哪一个更能导致积极的购买行为并无统一定论,且对各种广告诉求方式的适用条件也缺乏深入探讨。文章以我国某所大学的年轻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与问卷测量实证研究不同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不同产品类型和产品涉入程度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且广告理性诉求通常情况下会比感性诉求效果更佳。产品类型对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产品涉入程度,当消费者购买实用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高时,广告理性诉求会比感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理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而当消费者购买享乐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低时,广告感性诉求会比理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感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6,(5)
由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深受文化影响的广告也发生了变化。广告诉求是广告中的核心内容,目前学术界对全球品牌在中国和日本的广告诉求的研究发现,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全球性诉求与本土性诉求在两个国家并存,但现有研究缺少对单一全球品牌在中日两国使用的广告诉求及广告效果的对比分析。本文基于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全球性诉求与本土性诉求的学术定义,采取定义中的客观指标,包括信息时长占比、广告语言、模特国籍、主题,作为判别标准,分别对汽车行业中的两个全球品牌(奔驰vs.奥迪)在中日投放的部分广告的广告诉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两国广告中,奔驰偏好采用感性诉求,而奥迪偏好采用理性诉求,且只有奔驰在日本市场采用本土性诉求。在广告效果分析上,本文利用奔驰与奥迪在中日市场的年销量与年销量增长率进行分析发现,相比在中国市场,本土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在日本市场的广告效果更好。本文研究结果为全球品牌的跨文化广告策略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创建20周年纪念日之前半个月,李宁公司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形象,频密的电视和公交站牌广告,宣告着“李宁”全新的口号和标识。此次换标行动所引发的关注,不亚于李宁个人在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  相似文献   

11.
纪辛 《国际广告》2010,(9):33-35
在创建20周年纪念日之前半个月,李宁公司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形象,频密的电视和公交站牌广告,宣告着“李宁”全新的口号和标识。此次换标行动所引发的关注,不亚于李宁个人在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  相似文献   

12.
彭璐珞 《商业研究》2012,(10):161-168
从企业广告的角度,研究在华经营的日本企业如何降低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产生的消费者的敌意、强化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正面感知、进而提高积极态度和购买意愿。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两个影响消费者对日品牌态度的核心变量——原产地效应和消费者敌意,分别对消费者态度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理性诉求、国际性诉求和个人主义诉求,避免感性诉求、民族性诉求和集体主义诉求,以强化原产地效应的正面影响,并削弱消费者敌意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改善消费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品牌广告诉求对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对品牌承诺的关系,研究发现:广告诉求与品牌类型对品牌承诺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当广告诉求为理性诉求时,消费者对能力型品牌的品牌承诺更高,而当广告诉求为感性诉求时,消费者对温暖型品牌的品牌承诺更高;品牌关系质量在理性诉求对品牌承诺的影响中发挥...  相似文献   

14.
似乎是从味千拉面的骨汤门开始,品牌企业在近两个月集中被围剿。肯德基、永和豆浆、海底捞、山西陈醋、血燕、李宁、阿迪达斯等众多品牌企业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正在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骨汤门、勾兑门、豆浆  相似文献   

15.
以查阅文献资料为主,对李宁产品广告的传播方法和方式进行了解和研究。从其广告的信息融合、主题语沟通及其广告推行策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李宁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中国观众逐渐认识并开始熟悉电视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同其他广告一样,其目的是让目标受众接受。电视公益广告的诉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性诉求,偏重于运用声音和画面直接诉说;另一类是感性诉求,即通过广告中表现出的某种情感、愿望、体验等,切中受众心理,达到诉求的目的。感动受众,并不是一件易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公益广告中的感性诉求,也是对人性的充分挖掘。感人肺腑的故事,怦然心动的刹那,是以感性诉求为主  相似文献   

17.
周建波 《商业研究》2006,(12):168-172
感性信息的基本原理是和谐规范广告信息冲突的有效方法。广告信息本身和广告信息行为都存在着二元冲突的问题,即战略性真诚信息与战术性功利信息的冲突;营销真实信息与广告诉求信息的冲突。运用感性信息的熵值大数原理和冗余小数原理,研究广告信源创意、广告传播内容和广告传播方式中二元冲突的和谐规范方法,从而以感性信息规律的角度和谐地规范广告信息二元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目前的感性诉求广告研究还较单一,特别是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角度进行的研究甚少。以当前广告界热点探讨的"中国元素"为切入点,突出中国感性诉求广告的发展须与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心理特征、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中国元素"精神层消费心理特征相结合,这将为感性诉求广告的研究开辟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现代社会,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电商广告逐步发展。电商广告诉求方式分为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两种,利用合适的广告诉求点,灵活运用诉求方式,进而影响广告效果,实现广告诉求。  相似文献   

20.
伊西科 《商务周刊》2011,(Z1):78-82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李宁重重地坐在地上后,立即站起来微笑示人。他一手创办并成为最大本土体育运动品牌的李宁公司,这一次能迅速站起来吗?一则公告引发的股价雪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