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化是指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人口转变实际是现代化过程在人口发展中的体现,完整意义的人口转变,除涉及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等内容外,还应包括人口构成、人口素质等方面内容.从欧美国家实现现代化情况看,人口转变完成的主要标志是,人口城市化进程、非农化进程结束,人口进入零增长.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前期,现正向工业化中期逼进,中国目前不仅没有进入人口转变时期,更谈不上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  相似文献   

2.
徐莹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27-28
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错综复杂,目前对人口转变所处阶段仍有不同观点,但不可否认中国的人口转变有其特殊性: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转变是一个快速的过程且低生育率带有外生性。中国的人口转变问题在给我国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①。人口发展就是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内容丰富的发展过程。随同工业化一起进行的人口转变,也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内涵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这种转变主要归纳为人口数量增长转变、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人口空间分布转变、人口社会结构转变等“四项”转变。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转变。这四项转变和人口的三大变动(自然变动、机械变动、社会变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不可替代。每一项转变都是三大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大变动,又都受四项转变的共同制约。人口的这四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梳理了中国的人口转变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得出中国的人口转变已经进入第四阶段,而城市化进程还位于第三阶段的结论。根据陈彦光人口转变和城市化互动对应关系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滞后于人口转变的结论。而且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已经放缓,不能盲目推进。  相似文献   

5.
从人口转变角度审视和分析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形势,提出中国的人口转变有一个独特的阶段,即低生育稳定期。分析了低生育稳定期的阶段性特征。这个时期问题复杂,趋向明朗,是主要矛盾转换期和生育政策调整期。还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的转换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人口转变角度审视和分析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形势,提出中国的人口转变有一个独特的阶段,即低生育稳定期.分析了低生育稳定期的阶段性特征.这个时期问题复杂,趋向明朗,是主要矛盾转换期和生育政策调整期.还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的转换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分析了这一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及演变原因。立足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转变新阶段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分析了这一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及演变原因.立足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转变新阶段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人口红利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人口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相应地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高位均衡”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位均衡”转变。从长期发展趋势看,现代人口转变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得整个社会的人口抚养负担下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丰沛的“人口红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当代台湾人口转变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我国的台湾地区完成了第一次人口转变 ,接着很快步入第二次人口转变阶段。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 ,台湾的人口转变具有早且快的特点。本文运用人口转变理论分析战后台湾人口转变的过程 ,探讨其发生的原因 ,对我国大陆未来人口政策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照与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上海少子·高龄化的劳动力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了上海少子·高龄化的劳动力效果及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出迅速发展的少子·高龄化 ,将使上海从 2 0 10年开始出现劳动力减少和供给不足矛盾 ,并导致劳动力流动性下降 ,失业风险增大 ,影响经济增长 ,不利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海应该未雨绸缪 ,从现在起就要采取措施 ,力争缓解少子·高龄化矛盾 ,适应少子·高龄化社会 ,实现将来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五保养老制度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集体供养”和“国家供养”两个阶段。五保供养制度建立和变革的过程体现了两组变化:一是国家与公民关系的“革命性”变化;二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内卷化”变革。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五保养老的制度要“以保障五保老人的自由发展为方向”、继续推进“创新性”与“内卷化”变革”,促使政府行为从部门行政走向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地区差异;自然地理条件的殊异;以及民族文化的反差,是影响东西部人口再生产及其转变的重要致因,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东西部人口再生产状况及其转变差距。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整体利益增进的预期,制度变迁的本质是通过利益的再分配建立起更富有激励机制的利益格局,从而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制度变迁的理想结果是所有人都受益,而变迁结果往往是在增进整体福利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受损。利益受损的根源在于产权残缺。对受损者的正当利益进行合理、适时、适度的补偿,有利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制度变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孩子成本效用的拓展分析及其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微观人口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孩子在家庭内的成本效用及社会总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揭示出家庭意愿生育水平与社会期望生育水平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内外部成本效用的不对称。认为生育政策加速中国人口转变的作用机制在于政策的执行改变了家庭内孩子成本效用的对比关系 ,从而有效地影响了家庭生育决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产权制度变革,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已悄然发生变迁。要保持区域制度变迁的“比较制度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体制变迁,满足区域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建构基层民主秩序。基层民主的制度安排的价值并不在于选举制度本身,而是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制度结构中“精英主导和民众缺位”,逐步实现制度变迁过程中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民众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与社会同步转轨的重要阶段,公共决策作为一切行为的先导,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应通过对公共决策含义的分析,分别从决策的原则性和具体方面进行展望,从而明确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决策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8.
入世五年过渡期结束后,WTO成员方频频针对我国启动争端解决机制,国际贸易环境日益严峻。与过渡期内我国被诉情况相比,过渡期后的被诉情况呈现出众多特点。面对这一现状,我国应当抓紧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方案,积极应对过渡期后我国频繁被诉于DSB的窘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